法规库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工作要点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5]14号

颁布时间:2015-03-27 00:00:00.000 发文单位: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14年,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黔府发[2013]26号)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编制项目规划,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全面强化调度督查,组织开展项目观摩,确保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完成投资408.1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29.4%。其中,小康路完成投资181.9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38.8%;小康水完成投资60.9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12.9%;小康房完成投资96.6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38%;小康电完成投资33.9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02.7%;小康讯完成投资8.8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23.6%;小康寨完成投资26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28.2%。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深得民心,广受欢迎。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15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3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5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工作要点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全省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六项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重点打造、连片推进、争创品牌,重点在城乡统筹、突出特色、产业培育、融资运营上下功夫,创新建设理念,丰富建设内涵,加大整合力度,着力提质扩面,强化调度考核,主打“美丽乡村贵州游”品牌,重点打造100个省级综合示范村和一批省级单项示范村,加快建设设施完善、产业发展、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魅力独特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一、目标任务

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黔府发[2013]26号)确定的目标任务,今年六项行动计划要确保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

(一)小康路行动计划。完成投资139亿元以上(村以上115亿元以上,村以下24亿元以上),实施通村沥青(水泥)路建设项目1.5万公里、县乡道改造项目372公里、通组(寨)道路8000公里、人行步道6400公里,全省建制村通畅率、通客运率达75%以上(武陵山片区建制村通畅率达75%,乌蒙山片区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建制村通畅率达70%)。

(二)小康水行动计划。完成投资58亿元以上,解决300万农村人口及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发展耕地灌溉面积92.68万亩,新打机井2125眼,配套机井2375眼。

(三)小康房行动计划。完成投资60亿元以上,确保改造农村危房35万户,建成小康房2.5万户。

(四)小康电行动计划。完成投资17.5亿元,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7座、变电容量87.7万千伏安、线路355公里和10千伏及以下线路5243公里、配变1821台。

(五)小康讯行动计划。完成投资5.8亿元(通信5亿元,邮政0.8亿元),新增2200个行政村通宽带和1100个自然村通电话,实现99%以上的自然村通电话和行政村通宽带,658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上半年全部移交运营,完成117处危旧网点改造和195辆投递车辆更新,设置快递服务网点200个,力争完成564处村级邮件接收场所设置。

(六)小康寨行动计划。完成投资24亿元以上,实施“十县百乡千村”示范试点工程,重点建设10个以上示范县、100个以上示范乡、1000个以上示范村,八大工程项目覆盖到8600个村寨。

二、重点工作

(一)推进城乡统筹。围绕实现我省约500万人就近就地城镇化,推动“六个小康”与全省基础设施大网络、“5个100工程”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有机结合,着力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县为主体,整村整乡推进六项行动计划实施,对“六项行动计划省级综合示范点”邻近、“两高”沿线、“5个100工程”周边的乡村,按照“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开展集中连片打造。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村寨布局和人口规模、功能定位、发展方向,推动乡村规划与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园区规划、旅游景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相互衔接,形成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系列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的乡村规划体系,努力实现县域范围内城乡规划全覆盖、要素全统筹、建设一盘棋。配套推进农村改革,在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改革试点上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二)突出山地特色。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项目建设要功能配套、贴合需求,不搞大拆大建,善做山和水的文章,保护好溪流、林草、山丘等生态细胞和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等文化元素,传承好传统文化、耕读文明、田园生活,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主打美丽乡村旅游牌,推动村景共建,重点把传统村落、民族村寨打造成精品旅游景点,把著名景区周边乡村打造成配套旅游景点。坚持规划“一盘棋”、建设“分步走”、成效“全覆盖”,把分散实施的“景点”串联成“景区”、“盆景”打造成“园林”,确保年内在“两高”沿线、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示范小城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周边建成一批美丽乡村旅游特色景点。

(三)强化产业培育。坚持美丽乡村建设到哪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就跟进到哪里,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特”扶持计划,打造一批特色种养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乡村特色旅游基地和农超对接基地,现代山地高效农业项目要向六项行动计划示范村倾斜。强化经营乡村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商贸经济、劳务经济,推动建设基础设施向经营美丽乡村提升。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资本,把六项行动计划示范村优先打造成人均收入超过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过百万元的“双超村”。制定实施鼓励农民创新创业办法,“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3个15万元”政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项目优先安排在六项行动计划示范村,打造一支农民经纪人、高素质职业农民和农村创业带头人队伍,培育一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企业加农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四)加强资金筹措。坚持多元融资,加强与国家各部委的沟通,争取国家在现有资金渠道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我省的投入力度,并力争将我省六项行动计划项目列入国家“十三五”专项规划。省市县三级财政要将六项行动计划财政投入资金纳入预算,将省贵民公司代融入的六项行动计划建设资金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省财政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等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六项行动计划项目,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分配到县,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统筹利用好中央和省里的相关专项资金,允许县级政府以项目打捆方式,推动资金整合。省贵民公司要密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发挥好国债资金的投入放大效应,争取更多的银行资金投向六项行动计划。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广泛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加快项目资金下达,省级各部门在收到中央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后,要在6月底前下达50%、9月底前下达90%到市县,市县两级要确保在收到上级资金的30日内落实到位。省审计厅、省财政厅要切实加强六项行动计划投入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五)规范建管运营。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为主,建立六项行动计划项目建管运营一体化机制,确保各项设施正常运转、永续使用。以县为单位,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机制,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与公益事业维修保障相结合,农村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村(居)民委员会具体负责建立以村规民约等形式为主的村寨管理制度,构建县、乡、村、户四级联动、规范运行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全面推行“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开展乡村文明创建活动,推行农村“网格化”管理,加大生态村、文明村、平安村、民主法治村等创建力度,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重点推进。由省农委牵头,会同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通信管理局、省邮政管理局、省旅游局、贵州电网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一个小城镇带动多个美丽乡村的镇村联动示范点和中央计划下达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点,制定2015年美丽乡村“百村大战”实施方案,于4月底前提出今年六项行动计划100个省级综合示范村名单。各市(州)、贵安新区、各县(市、区、特区)也要结合实际,确定一批综合示范村。坚持雪中送炭,六项行动计划项目、资金要优先投向基础设施缺失、群众诉求强烈的乡村,切实解决好路、水、电、讯到乡、进村、入户的突出问题,年内要建成一批省级单项示范村。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会同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环境保护厅、省民宗委、省文物局、省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六项行动计划项目整合投向传统村落的工作方案,列出项目名单,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二)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政府主要领导每半年调度一次、分管领导每季度调度一次,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六项行动计划牵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方法,保障资金投入,及时向政府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三)强化工作协作。六项行动计划牵头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搞好协调,确保项目资金以县为单位同安排、同下达、同实施,做到多方出力、同点受力、提高效率。省财政厅负责六项行动计划资金总协调、总调度,督促各级、各部门和单位抓好项目资金下拨、管理,指导各县将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整合使用。

(四)强化考核调度。建立六项行动计划建设标准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将六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列入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六项行动计划牵头部门要强化工作调度,组织开展项目建设专题调研和现场观摩,发现解决问题,推广先进典型。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督查室要强化调度督查,按季度提交调度和督查报告。

(五)强化宣传引导。省内主流媒体要开设美丽乡村建设专栏,开展一系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巡礼式宣传报道。要在省电子政务网开设美丽乡村建设窗口,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典型。省政府新闻办要组织省外主流媒体到我省进行采访报道,传递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好声音。宣传、文化等部门要适时策划美丽乡村摄影大赛、农民工返乡创业明星、生态乡村自驾游等系列宣传活动,展示我省美丽乡村建设新形象。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大白兔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