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页

Tue Jun 12 15:58:48 CST 2018

{CKECommentFlag=N, Attribute=0, PlatformAttribute=3, _PageIndex=0, ID=160491, PageTitles=null, BodyText=

  第五章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内容提要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设计方案的优选;第三节限额设计。

  重点难点

  1、工程设计、设计阶段及设计程序;

  2、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3、设计阶段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的重要意义;

  4、设计方案评价原则、工程设计方案评价的内容;

  5、工程设计优化途径、设计方案评价方法;

  6、限额设计的概念、限额设计的目标、限额设计的全过程;

  7、限额设计的要点、限额设计的完善。

  新大纲要求

  (一)了解设计阶段的划分及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二)熟悉工程设计方案的优选方法;

  (三)熟悉限额设计方法。

  旧大纲要求

  (一)了解设计的内容和程度;

  (二)熟悉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以及工程设计方案的优选方法;

  (三)熟悉限额设计方法。

  内容讲解

  第一节  概述

  一、工程设计、设计阶段及设计程序

  (一)工程设计的含义

  工程设计是指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设计者根据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为具体实现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要求,拟定建筑、安装及设备制造等所需的规划、图纸、数据等技术文件的工作。

  (二)设计阶段

  为保证工程建设和设计工作有机的配合和衔接,将工程设计划分为几个阶段,我国规定,一般工业项目与民用建设项目设计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进行,称为“两阶段设计”;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项目,可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称之为“三阶段设计”。

  (三)设计程序

  1.设计准备

  首先要了解并掌握各种有关的外部条件和客观情况:包括自然条件;城市规划对建筑物的要求;基础设施状况;业主对工程的要求;对工程经济估算的依据和所能提供的资金、材料、施工技术和装备等以及可能影响工程的其他客观因素。

  2.初步方案

  设计者对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功能与形式)的安排有个大概的布局设想,然后要考虑工程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3.初步设计

  这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也是整个设计构思基本形成的阶段。

  4.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初步设计的具体化,也是各种技术问题的定案阶段。

  5,施工图设计: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图纸,把设计者的意图和全部设计结果表达出来,作为工人施工制作的依据。

  6.设计交底和配合施工

  施工图发出后,根据现场需要,设计单位应派人到施工现场,与建设、施工单位共同汇审施工图,进行技术交底,介绍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修改不符合实际和有错误的图纸,参加试运转和竣工验收,解决试运转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并检验设计的正确和完善程度。

  二、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一)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设计是指总图运输设计和总平面配置。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厂址方案、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总图运输、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公用设施的配置;外部运输、水、电、气及其他外部协作条件等。

  总平面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有:

  1.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的大小一方面影响征地费用的高低,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管线布置成本及项目建成运营的运输成本。

  2.功能分区

  合理的功能分区既可以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又可以使总平面布置紧凑、安全,避免大挖大填,减少土石方量和节约用地,降低工程造价。

  3.运输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运输方式其运输效率及成本不同。从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来看,应尽可能选择无轨运输,可以减少占地,节约投资。

  (二)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部分要确定企业的技术水平。主要包括建设规模、标准和产品方案;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的选型;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三废”治理及环保措施,此外还包括生产组织及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定员情况等。

  (三)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部分,要在考虑施工过程的合理组织和施工条件的基础上,决定工程的立体平面设计和结构方案的工艺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

  1、平面形状

  一般地说,建筑物平面形状越简单,它的单位面积造价就越低。因为不规则的建筑物将导致室外工程、排水工程、砌砖工程及屋面工程等复杂化,从而增加工程费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周长与建筑面积比K周(即单位建筑面积所占外墙长度)越低,设计越经济。K周按圆形、正方形、矩形、T形、L形的次序依次增大。

  2.流通空间

  建筑物的经济平面布置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将流通空间减少到最小。

  3.层高

  在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建筑层高增加会引起各项费用的增加。

  据有关资料分析,住宅层高每降低10cm,可降低造价1.2%-1.5%。单层厂房层高每增加1m,单位面积造价增加1.8%~3.6%,年度采暖费用增加约3%;多层厂房的层高每增加0.6m,单位面积造价提高8.3%左右。由此可见,随着层高的增加,单位建筑面积造价也在不断增加。

  4.建筑物层数

  建筑工程总造价是随着建筑物的层数增加而提高的。建筑物层数对造价的影响,因建筑类型、形式和结构不同而不同。如果增加一个楼层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单位建筑面积的造价可能会降低。

  多层住宅具有降低工程造价和使用费用以及节约用地等优点。砖混结构的多层住宅单方造价与层数之间的关系见书p202.

  随着住宅层数的增加,单方造价系数在逐渐降低,即层数越多越经济。

  工业厂房层数的选择就应该重点考虑生产性质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工业建筑层数与单位面积造价的关系见书p202.

  确定多层厂房的经济层数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厂房展开面积的大小。展开面积越大,层数越可提高;二是厂房宽度和长度。宽度和长度越大;则经济层数越能增高,造价也随之相应降低。

  5.柱网布置

  柱网布置是确定柱子的行距(跨度)和间距(每行柱子中相邻两个柱子间的距离)的依据。柱网布置是否合理,对工程造价和厂房面积的利用效率都有较大的影响。

  对于单跨厂房,当柱间距不变时,跨度越大单位面积造价越低。对于多跨厂房,当跨度不变时,中跨数量越多越经济。

  6.建筑物的体积与面积

  随着建筑物体积和面积的增加,工程总造价会提高。对于工业建筑,在不影响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厂房、设备布置力求紧凑合理;要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能的设备,节省厂房面积;要采用大跨度、大柱距的大厂房平面设计形式,提高平面利用系数。对于民用建筑,尽量减少结构面积比例,增加有效面积。住宅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称为结构面积系数。这个系数越小,设计越经济。

  7,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是指建筑工程中由基础、梁、板、柱、墙、屋架等构件所组成的起骨架作用的、能承受直接和间接“荷载”的体系。建筑结构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等。

  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选择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使用寿命、耐火抗震性能,而且对施工费用、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建筑材料,一般占直接费的70%,降低材料费用,不仅可以降低直接费,而且也会导致间接费的降低。

  三、设计阶段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的重要意义

  (1)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计价分析可以使造价构成更合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计价分析可以提高投资控制效率;

  (3)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会使控制工作更主动;

  (4)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便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5)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效果最显著。

  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度约为75%-95%。很显然,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是在设计阶段。在设计一开始就将控制投资的思想植根于设计人员的头脑中,以保证选择恰当的设计标准和合理的功能水平。

  第二节  设计方案的优选

  一、设计方案评价原则

  设计方案优选应遵循以下原则:

  (1)设计方案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先进性之间的关系。

  (2)设计方案必须兼顾建设与使用,考虑项目全寿命费用。

  (3)设计必须兼顾近期与远期的要求。

  二、工程设计方案评价的内容

  不同类型的建筑,使用目的及功能要求不同,评价的重点也不相同。

  (一)工业建筑设计评价

  工业建筑设计是由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及建筑设计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和制约的。因此分别对各部分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是保证总设计方案经济合理的前提。各部分设计方案侧重点不同,因此评价内容也略有差异。

  1,总平面设计评价

  总平面设计是工业建筑项目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项目总平面设计的目的是在保证生产、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自然条件、运输要求及城市规划等具体条件,确定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地上地下技术管线及绿化美化设施的相互配置;创造符合该企业生产特性的统一建筑整体。在布置总平面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竖向布置、管道、交通线路、人流、物流等是否经济合理。

  (1)工业项目总平面设计的要求。

  1)总平面设计要注意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

  2)总平面设计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3)总平面设计要合理组织厂内外运输,选择方便经济的运输设施和合理的运输线路;

  4)总平面布置应适应建设地点的气候、地形、工程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

  5)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2)工业项目总平面设计的评价指标。

  1)建筑系数(建筑密度);

  2)土地利用系数;

  3)工程量指标;

  4)经济指标。

  2.工艺设计评价

  工艺设计是工程设计的核心,它是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的特点、生产性质和功能来确定的。

  (1)工艺设计的要求。

  1)工艺设计要以市场研究为基础;

  2)工艺设计要考虑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案。

  (2)设备选型与设计。设备选型和设计应注意下列要求:

  1)设备选型应该注意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2)采用高效率的先进设备要符合技术先进、稳妥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

  3)设备的选择应立足国内,对于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进口时要注意与工艺流程相适应,并与有关设备配套,不要重复引进;

  4)设备选型与设计要考虑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和动力、运输、资源等具体条件。

  (3)工艺设计方案的评价。不同。的工艺技术方案会产生不同的投资效果,工艺技术方案的评价就是互斥投资项目的比选,因此评价指标有:净现值、净年值、差额内部收益率等。

  3.建筑设计评价

  (1)建筑设计的要求。工业建筑设计必须为合理生产创造条件。因此,在建筑平面布置和立面形式选择上,应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熟悉生产工艺资料,掌握生产工艺特性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建筑设计必须采用各种切合实际的先进技术,从建筑形式、材料和结构的选择、结构布置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满足生产工艺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2)建筑设计评价指标。

  1)单位面积造价;

  2)建筑物周长与建筑面积比;

  3)厂房展开面积;

  4)厂房有效面积与建筑面积比;

  5)工程全寿命成本。

  (二)民用建筑设计评价

  民用建筑一般包括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两大类。民用建筑设计要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1.民用建筑设计的要求

  (1)平面布置合理,长度和宽度比例适当;

  (2)合理确定户型和住户面积;

  (3)合理确定层数与层高;

  (4)合理选择结构方案。

  2.民用建筑设计的评价指标

  (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类型繁多,具有共性的评价指标有:土地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有效面积、平面系数、建筑体积、单位指标(m2/人,m2/床,m2/座)、建筑密度等。其中:

  有效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

  平面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该指标反映了平面布置的紧凑合理性。

  建筑密度=建筑基地面积/占地面积

  (2)居住建筑。

  1)平面系数:

  平面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平面系数K1=居住面积/有效面积

  平面系数K2=辅助面积/有效面积

  平面系数K3=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2)建筑周长指标:这个指标是墙长与建筑面积之比。居住建筑进深加大,则单元周长缩小,可节约用地,减少墙体积,降低造价。

  单元周长指标=单元周长/单元建筑面积(m/m2)

  单元周长指标=建筑周长/建筑占地面积(m/m2)

  3)建筑体积指标:该指标是建筑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是衡量层高的指标。

  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

  4)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总户数

  5)户型比:指不同居室数的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是评价户型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

  (三)居住小区设计评价

  小区是城市居住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组织居民日常生活的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居住单位。小区规划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关系到建设用地、工程造价及总体建筑艺术效果。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土地利用率。

  1.在小区规划设计中节约用地的主要措施

  (1) 压缩建筑的间距;

  (2)提高住宅层数或高低层搭配;

  (3)适当增加房屋长度;

  (4)提高公共建筑的层数;

  (5)合理布置道路。

  2,居住小区设计方案评价指标

  (1)建筑毛密度=居住和公共建筑基地面积/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100%;

  (2)居住建筑净密度=居住建筑基地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100%;

  (3)居住面积密度=居住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M2/ha);

  (4)居住建筑面积密度=居住建筑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M2/ha);

  (5)人口毛密度=居住人数/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人/ha);

  (6)人口净密度=居住人数/居住建筑占地面积(人/ha);

  (7)绿化比率=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

  居住建筑净密度是衡量用地经济性和保证居住区必要卫生条件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其数值的大小与建筑层数、房屋间距、层高、房屋排列方式等因素有关。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可节省用地,但应保证日照、通风、防火、交通安全的基本需要。

  居住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布置、平面设计与用地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影响居住面积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房屋的层数,增加层数其数值就增大,有利于节约土地和管线费用。

  三、设计方案评价方法

  (一)多指标评价法

  通过对反映建筑产品功能和耗费特点的若干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比较,评价设计方案的经济效果。又可分为多指标对比法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1.多指标对比法

  这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使用一组适用的指标体系,将对比方案的指标值列出,然后一一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指标值的高低分析判断方案优劣。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指标全面、分析确切,可通过各种技术经济指标定性或定量直接反映方案技术经济性能的主要方面。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便于考虑对某一功能评价,不便于综合定量分析,容易出现某一方案有些指标较优,另一些指标较差;而另一方案则可能是有些指标较差,另一些指标较优。这样就使分析工作复杂化。

  通过综合分析,最后应给出如下结论:

  (1)分析对象的主要技术经济特点及适用条件;

  (2)现阶段实际达到的经济效果水平;

  (3)找出提高经济效果的潜力和途径以及相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4)预期经济效果。

  2、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这种方法首先对需要进行分析评价的设计方案设定若干个评价指标,并按其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确定评分标准,并就各设计方案对各指标的满足程度打分,最后计算各方案的加权得分,以加权得分高者为最优设计方案。其计算公式为:

  S =∑Wi.S i   (I=1~n)

  式中  S-设计方案总得分;

  Si-某方案在评价指标i上的得分;

  Wi-评价指标i的权重;

  n-评价指标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多指标对比法指标间可能发生相互矛盾的现象,评价结果是唯一的。但是在确定权重及评分过程中存在主观臆断成分。同时,由于分值是相对的,因而不能直接判断各方案的各项功能实际水平。

  (二)静态经济评价指标

  1.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反映初始投资补偿速度,衡量设计方案优劣也是非常必要的。投资回收期越短的设计方案越好。

  其计算公式为:

  Δpt=(K2—K1)/(C1—C2)

  式中  K2-方案2的投资额;

  K1-方案1的投资额,且K2>K1;

  C2-方案2的年经营成本;

  C1-方案重的年经营成本,且C1>C2;

  Δpt-差额投资回收期。

  当Δpt≤pc(基准投资回收期)时,投资大的方案优;反之,投资小的方案优。

  2.计算费用法

  计算费用法用一种合乎逻辑的方法将二次性投资与经常性的经营成本统一为一种性质的费用。可直接用来评价设计方案的优劣。

  K2+pcC2≤K1+ pcC1

  令TC2=K2+pcC2、TC1=K1+pcCl分别表示方案1、2的总计算费用,则总计算费用最小的方案最优。

  差额投资回收期的倒数就是差额投资效果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ΔR=(C1—C2)/( K2—K1)  (K2> K1,C2< C)

  当ΔR≥Rc(标准投资效果系数)时,方案2优于方案1

  将ΔR=(C1—C2)/( K2—K1) ≥Rc移项并整理得:C1+RcKl≥C2+RcK2,令AC=C+RcK表示投资方案的年计算费用,则年计算费用越小的方案越优。

  (三)动态经济评价指标

  动态经济评价指标是考虑时间价值的指标。对于寿命期相同的设计方案,可以采用净现值法、净年值法、差额内部收益率法等。寿命期不同的设计方案比选,可以采用净年值法。

  四、工程设计优化途径

  (一)通过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优化设计方案

  建设单位首先就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通过报刊、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介发布公告,吸引设计单位参加设计招标或设计方案竞选,以获得众多的设计方案;然后组织 7~11人的专家评定小组,其中技术专家人数应占2/3以上;最后,专家评定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以及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结构合理、安全适用、满足建设节能及环境等要求,综合评定各设计方案优劣,从中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或将各方案的可取之处重新组合,提出最佳方案。

  (二)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1.价值工程原理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其目的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价值工程的目标是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价值的表达式为:价值=功能/成本。因此,提高价值的途径有以下五种:

  (1)在提高功能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

  (2)在保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功能水平;

  (3)在保持功能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

  (4)成本稍有增加,但功能水平大幅度提高;

  (5)功能水平稍有下降,但成本大幅度下降。

  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的管理活动,涉及面广,研究过程复杂,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是:

  ①对象选择;

  ②组成价值工程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计划;

  ③收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信息资料;

  ④功能系统分析;

  ⑤功能评价;

  ⑥方案创新及评价;

  ⑦由主管部门组织审批;

  ⑧方案实施与检查。

  2.在设计阶段实施价值工程的意义

  (1)可以使建筑产品的功能更合理;

  (2)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可以节约社会资源。

  3.价值工程在新建项目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在新建项目设计中应用价值工程与一般工业产品中应用价值工程略有不同,因为建设项目具有单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利用其他项目的资料选择价值工程研究对象,效果较差。而设计主要是对项目的功能及其实现手段进行设计,因此,整个设计方案就可以作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在设计阶段实施价值工程的步骤一般为:

  (1)功能分析;

  (2)功能评价;

  (3)方案创新;

  (4)方案评价。

  4.价值工程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1)对象选择;

  (2)功能分析;

  (3)功能评价;

  (4)分配目标成本;

  (5)方案创新及评价。

  (三)推广标准化设计,优化设计方案

  标准化设计又称定型设计、通用设计,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组成部分。

  (1)广泛采用标准化设计,是提高设计质量,加快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2)广泛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3)广泛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四)实施限额设计,  优化设计方案

  限额设计是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工程功能水平的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优化设计方案的一个重要手段。内容详见教材

  第三节  限额设计

  一、限额设计的概念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做出决策。

  二、限额设计的目标

  (一)限额设计目标的确定

  限额设计目标是在初步设计开始前,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投资估算确定的。

  (二)采用优化设计,确保限额目标的实现

  所谓优化设计是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对工程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参数匹配、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最优化的设计方法。它是控制投资的重要措施。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必须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不同的优化方法。

  优化设计不仅可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而且能有效控制投资。

  三、限额设计的全过程

  限额设计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建设项目投资目标管理的过程,即目标分解与计划、目标实施、目标实施检查、信息反馈的控制循环过程。

  (一)投资分配

  投资分解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设计任务书获批准后,设计单位在设计之前应在设计任务书的总框架内将投资先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配到各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作为进行初步设计的造价控制目标。

  (二)限额进行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应严格按分配的造价控制目标进行设计。在初步设计开始之前,项目总设计师应将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设计原则、建设方针和投资限额向设计人员交底,将投资限额分专业下达到设计人员,发动设计人员认真研究实现投资限额的可能性,切实进行多方案比选,对各个技术经济方案的关键设备、工艺流程、总图方案、总图建筑和各项费用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既能达到工程要求,又不超过投资限额的方案,作为初步设计方案。

  (三)施工图设计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图设计中,无论是建设项目总造价,还是单项工程造价,均不应该超过初步设计概算造价。设计单位按照造价控制目标确定施工图设计的构造,选用材料和设备。

  进行施工图设计应把握两个标准,一个是质量标准,一个是造价标准,并应做到两者协调一致,相互制约。

  (四)设计变更

  在初步设计阶段由于外部条件的制约和人们主观认识的局限,往往会造成施工图设计阶段,甚至施工过程中的局部修改和变更。这是使设计、建设更趋完善的正常现象,但是由此却会引起对已经确认的概算价值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但必须经过核算和调整。

  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种是按照限额设计过程从前往后依次进行控制,称为纵向控制;另外一种途径是对设计单位及其内部各专业、科室及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实施奖惩,进而保证设计质量的一种控制方法,称为横向控制。

  四、限额设计的要点

  (1)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

  (2)在投资决策阶段,要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据以确定限额设计;

  (3)充分重视、认真对待每个设计环节及每项专业设计;

  (4)加强设计审核;

  (5)建立设计单位经济责任制;

  (6)施工图设计应尽量吸收施工单位人员意见,使之符合施工要求。

  五、限额设计的完善

  (一)限额设计的不足

  限额设计的不足主要有:

  (1)限额设计的理论及其操作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2)限额设计由于突出地强调了设计限额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工程功能水平的要求,及功能与成本的匹配性,可能会出现功能水平过低而增加工程运营维护成本的情况,或者在投资限额内没有达到最佳功能水平的现象。

  (3)限额设计中的限额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均是指建设项目的一次性投资,而对项目建成后的维护使用费、项目使用期满后的报废拆除费用则考虑较少,这样就可能出现限额设计效果较好,但项目的全寿命费用不一定很经济的现象。

  (二)限额设计的完善

  在限额设计的理论发展及其操作技术上作如下改进和完善。

  (1)合理确定和正确理解设计限额。

  内容提要

  本讲主要内容:第四节  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第五节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

  重点难点

  1、设计概算的基本概念;

  2、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编制依据、编制方法;

  3、设计概算的审查;

  4、施工图预算的基本概念;

  5、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编制方法;

  6、施工图预算的审查。

  新大纲要求

  (一)掌握设计概算的编制和审查方法;

  (二)掌握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审查方法。

  旧大纲要求

  (一)掌握设计概算的编制和审查方法;

  (二)掌握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审查方法。

  内容讲解

  第四节  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

  一、设计概算的基本概念

  (一)设计概算的含义

  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各项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指标)、建设地区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编制和确定的建设项目从筹建至竣工交付使用所需全部费用的文件。

  (二)设计概算的作用

  (1)设计概算是编制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

  (2)设计概算是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3)设计概算是衡量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和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的依据。

  (4)设计概算是工程造价管理及编制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依据。

  (5)设计概算是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依据。

  (三)设计概算的内容

  设计概算可分单位工程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和建设项目总概算三级。各级之间概算的相互关系如数p226所示。

  1.单位工程概算

  单位工程概算是确定各单位工程建设费用的文件,是编制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依据,是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组成部分。单位工程概算按其工程性质分为建筑工程概算和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两大类。建筑工程概算包括土建工程概算,给排水、采暖工程概算,通风、空调工程概算,电气、照明工程概算,弱电工程概算,特殊构筑物工程概算等;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包括机械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热力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概算等。

  2.单项工程综合概算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是确定一个单项工程所需建设费用的文件,它是由单项工程中的各单位工程概算汇总编制而成的,是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组成部分。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组成内容如数p227所示。

  3.建设项目总概算

  建设项目总概算是确定整个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所需全部费用的文件,它是由各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概算汇总编制而成的,如数p228所示。

  二、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的建设方针和经济政策的原则。

  (2)完整、准确地反映设计内容的原则。

  (3)坚持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反映工程所在地当时价格水平的原则。

  (二)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

  (1)国家发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

  (2)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3)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概算定额、概算指标、费用定额等和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制办法。

  (4)有关部门发布的人工、设备材料价格、造价指数等。

  (5)建设地区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等资料。

  (6)有关合同、协议等。

  (7)其他有关资料。

  三、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

  (一)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

  1.单位工程概算的含义

  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指具有单独设计可以独立组织施工,但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工程。单位工程概算是确定单位工程建设费用的文件,是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组成部分。它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组成。

  单位工程概算分建筑工程概算和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两大类。建筑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有:概算定额法、概算指标法、类似工程预算法等;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有:预算单价法、扩大单价法、设备价值百分比法和综合吨位指标法等。

  2.建筑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

  (1)概算定额法。概算定额法又叫扩大单价法或扩大结构定额法。它是采用概算定额编制建筑工程概算的方法,类似用预算定额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它是根据初步设计图纸资料和概算定额的项目划分计算出工程量,然后套用概算定额单价(基价),计算汇总后,再计取有关费用,便可得出单位工程概算造价。

  概算定额法要求初步设计达到一定深度,建筑结构比较明确,能按照初步设计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纸计算出楼地面、墙身、门窗和屋面等扩大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项目的工程量时,才可采用。

  (2)概算指标法。概算指标法是采用直接费指标。概算指标法是用拟建的厂房、住宅的建筑面积(或体积)乘以技术条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概算指标得出直接费,然后按规定计算出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编制出单位工程概算的方法。

  概算指标法的适用范围是当初步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但工程设计是采用技术比较成熟而又有类似工程概算指标可以利用时,可采用此法。

  由于拟建工程(设计对象)往往与类似工程的概算指标的技术条件不尽相同,而且概算指标编制年份的设备、材料、人工等价格与拟建工程当时当地的价格也不会一样。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调整。其调整方法是:

  1)设计对象的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有局部差异时的调整。

  结构变化修正概算指标(元/m2)=J+Q1p1—Q2p2式中J-原概算指标;

  Q1-换人新结构的含量;

  Q2-换出旧结构的含量;

  p1-换人新结构的单价;

  p2-换出旧结构的单价。

  或结构变化修正概算指标的人工、材料、机械数量=原概算指标的人工、材料、机械数量+换入结构件工程量×相应定额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换出结构件工程量X相应定额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

  以上两种方法,前者是直接修正结构件指标单价,后者是修正结构件指标人工、材料、机械数量。

  2)设备、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用的调整。

  设备、人工、材料、机械修正概算费用=原概算指标的设备、人工、材料、机械费用+∑(换入设备、人工、材料、机械数量×拟建地区相应单价)—∑(换出设备、人工、材料、机械数量×原概算指标设备、人工、材料、机械单价)

  (3)类似工程预算法。类似工程预算法是利用技术条件与设计对象相类似的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工程造价资料来编制拟建工程设计概算的方法。类似工程预算法适用于拟建工程初步设计与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设计相类似又没有可用的概算指标时采用,但必须对建筑结构差异和价差进行调整。建筑结构差异的调整方法与概算指标法的调整方法相同;类似工程造价的价差调整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1)类似工程造价资料有具体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用量时,可按类似工程预算造价资料中的主要材料用量、工日数量、机械台班用量乘以拟建工程所在地的主要材料预算价格、人工单价、机械台班单价,计算出直接费,再乘以当地的综合费率,即可得出所需的造价指标。

  2)类似工程造价资料只有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用和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时,可按公式调整:

  D=AK

  K=a%K1+b%K2+c%K3+d%K4+e%K5+f%K6

  式中D-拟建工程单方概算造价;

  A-类似工程单方预算造价;

  K-综合调整系数;

  a%、b%、c%、d%、e%、f%-类似工程预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占预算造价的比重。如:a%=类似工程人工费(或工资标准)/类似工程预算造价X100%;b%、c%、d%、e%、p%类同。

  K1、K2、K3、K4、K5、K6—拟建工程地区与类似工程预算造价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和间接费之间的差异系数。如: K1=拟建工程概算的人工费(或工资标准)/类似工程预算人工费(或地区工资标准);K2、K3、K4、K5、K6类同。

  3.设备及安装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

  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包括设备购置费用概算和设备安装工程费用概算两大部分。

  (1)设备购置费概算。其公式为:

  设备购置费概算=∑(设备清单中的设备数量X设备原价)  X(1+运杂费率)

  或:设备购置费概算=∑(设备清单中的设备数量X设备预算价格)

  国产标准设备原价可根据设备型号、规格、性能、材质、数量及附带的配件,向制造厂家询价或向设备、材料信息部门查询或按主管部规定的现行价格逐项计算。非主要标准设备和工器具、生产家具的原价可按主要标准设备原价的百分比计算,百分比指标按主管部门或地区有关规定执行。

  国产非标准设备原价在设计概算时可按下列两种方法确定:

  1)非标设备台(件)估价指标法。即:

  非标准设备原价=设备台数X每台设备估价指标(元/台)

  2)非标设备吨重估价指标法。即:

  非标准设备原价=设备吨重X每吨重设备估价指标(元/t)

  (2)设备安装工程费概算的编制方法。

  1)预算单价法。

  2)扩大单价法。

  3)设备价值百分比法,又叫安装设备百分比法。公式为:

  设备安装费=设备原价X安装费率(%)

  4)综合吨位指标法。公式为:

  设备安装费=设备吨重X每吨设备安装费指标(元/t)

  (二)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编制方法

  1.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含义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是确定单项工程建设费用的综合性文件,它是由该单项工程的各专业的单位工程概算汇总而成的,是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组成部分。

  2.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内容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文件一般包括:

  (1)编制说明。其内容为:

  1)编制依据。

  2)编制方法。

  3)主要设备、材料(钢材、木材、水泥)的数量。

  4)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问题。

  (2)综合概算表。综合概算表是根据单项工程所辖范围内的各单位工程概算等基础资料,按照国家或部委所规定统一表格进行编制。

  1)综合概算表的项目组成。工业建设项目综合概算表由建筑工程和设备及安装工程两大部分组成;民用工程项目综合概算表就是建筑工程一项。

  2)综合概算的费用组成。一般应包括建筑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用、设备购置及工器具和生产家具购置费所组成。当不编制总概算时,还应包括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期贷款利息、预备费和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等费用项目。

  (三)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编制方法

  1.总概算的含义

  建设项目总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整个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所预计花费的全部费用的文件。它是由各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期贷款利息、预备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经营性项目的铺底资金概算所组成,按照主管部门规定的统一表格进行编制而成的。

  2.总概算的内容

  设计总概算文件一般应包括:

  (1)封面、签署页及目录。

  (2)编制说明。编制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2)资金来源及投资方式。

  3)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4)编制方法。

  5)投资分析。

  6)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3)总概算表。总概算表应反映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两个部分。

  (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表。

  (5)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和建筑安装单位工程概算表。

  (6)工程量计算表和工、料数量汇总表。

  (7)分年度投资汇总表和分年度资金流量汇总表。

  四、设计概算的审查

  (一)审查设计概算的意义

  (1)有利于合理分配投资资金、加强投资计划管理,有助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有利于促进概算编制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概算的编制规定和费用标准。

  (3)有利于促进设计的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

  (4)有利于核定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

  (5)有利于为建设项目投资的落实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设计概算的审查内容

  1.审查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

  (1)审查编制依据的合法性。

  (2)审查编制依据的时效性。

  (3)审查编制依据的适用范围。

  2.审查概算编制深度

  (1)审查编制说明。审查编制说明可以检查概算的编制方法、深度和编制依据等重大原则问题,若编制说明有差错,具体概算必有差错。

  (2)审查概算编制深度。审查是否有符合规定的“三级概算”,各级概算的编制、核对、审核是否按规定签署,有无随意简化,有无把“三级概算”简化为“二级概算”,甚至“一级概算”。

  (3)审查概算的编制范围。

  3.审查工程概算的内容

  (1)审查概算的编制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是否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的编制。

  (2)审查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生产能力等)、建设标准(用地指标、建筑标准等)、配套工程、设计定员等是否符合原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立项批文的标准。

  (3)审查编制方法、计价依据和程序是否符合现行规定。

  (4)审查工程量是否正确。

  (5)审查材料用量和价格。

  (6)审查设备规格、数量和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与设备清单相一致,设备预算价格是否真实,设备原价和运杂费的计算是否正确,非标准设备原价的计价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进口设备的各项费用的组成及其计算程序、方法是否符合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

  (7)审查建筑安装工程的各项费用的计取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的现行规定,计算程序和取费标准是否正确。

  (8)审查综合概算、总概算的编制内容、方法是否符合现行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有无设计文件外项目,有无将非生产性项目以生产性项目列入。

  (9)审查总概算文件的组成内容,是否完整地包括了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投产为止的全部费用组成。

  (10)审查工程建设其他各项费用。

  (11)审查项目的“三废”治理。

  (12)审查技术经济指标。

  (13)审查投资经济效果。

  (三)审查设计概算的方法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建设规模、标准与立项批文对比;工程数量与设计图纸对比;综合范围、内容与编制方法、规定对比;各项取费与规定标准对比;材料、人工单价与统一信息对比;引进设备、技术投资与报价要求对比;技术经济指标与同类工程对比等等;通过以上对比,容易发现设计概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偏差。

  2.查询核实法

  查询核实法是对一些关键设备和设施、重要装置、引进工程图纸不全、难以核算的较大投资进行多方查询核对,逐项落实的方法。主要设备的市场价向设备供应部门或招标公司查询核实;重要生产装置、设施向同类企业(工程)查询了解;引进设备价格及有关费税向进出口公司调查落实;复杂的建筑安装工程向同类工程的建设、承包、施工单位征求意见;深度不够或不清楚的问题直接同原概算编制人员、设计者询问清楚。

  3.联合会审法

  联合会审前,可先采取多种形式分头审查,包括设计单位自审,主管、建设、承包单位初审,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评审,邀请同行专家预审,审批部门复审等,经层层审查把关后,由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联合会审。在会审大会上,由设计单位介绍概算编制情况及有关问题,各有关单位、专家汇报初审、预审意见。然后进行认真分析、讨论,结合对各专业技术方案的审查意见所产生的投资增减,逐一核实原概算出现的问题。经过充分协商,认真听取设计单位意见后,实事求是地处理和调整。

  第五节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

  一、施工图预算的基本概念

  (一)施工图预算的含义

  它是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台班等预算价格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文件。

  (二)施工图预算的作用

  (1)施工图预算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是控制施工图设计不突破设计概算的重要措施。

  (2)施工图预算是编制或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依据。

  (3)对于实行施工招标的工程,施工图预算是编制标底的依据,也是承包企业投标报价的基础

  (4)对于不宜实行招标而采用施工图预算加调整价结算的工程,施工图预算可作为确定合同价款的基础或作为审查施工企业提出的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三)施工图预算的内容

  施工图预算有单位工程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和建设项目总预算。

  单位工程预算包括建筑工程预算和设备安装工程预算。

  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和标准图集

  2,现行预算定额及单位估价表

  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4.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调价规定

  5.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6.预算员工作手册及有关工具书

  三、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一)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

  1.单价法的含义

  单价法是用事先编制好的分项工程的单位估价表来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按施工图计算的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并乘以相应单价,汇总相加,得到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之和;再加上按规定程序计算出来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便可得出单位工程的施工图预算造价。

  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计算公式表述为: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直接费=∑(工程量X预算定额单价)

  2.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步骤

  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步骤如数p243所示。

  (1)搜集各种编制依据资料。

  (2)熟悉施工图纸和定额。

  (3)计算工程量。

  (4)套用预算定额单价。

  (5)编制工料分析表。

  (6)计算其他各项应取费用和汇总造价。

  (7)复核。

  (8)编制说明、填写封面。

  (二)实物法编制施工图预算及实例

  1.实物法的含义

  实物法是首先根据施工图纸分别计算出分项工程量,然后套用相应预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定额用量,再分别乘以工程所在地当时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实际单价,求出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并汇总求和,进而求得直接工程费,最后按规定计取其他各项费用,最后汇总就可得出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造价。

  实物法编制施工图预算,其中直接费的计算公式为:

  单位工程预算直接费=∑(工程量x人工预算定额用量x当时当地人工工资单价)+ ∑(工程量x材料预算定额用量x当时当地材料预算价格) +∑(工程量x施工机械台班预算定额用量x当时当地机械台班单价)

  2、实物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步骤 (见书p247图)

  实物法与单价法首尾部分的步骤是相同的,所不同的主要是中间的三个步骤,即:

  (1)工程量计算后,套用相应预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用量。

  (2)求出各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数量并汇总单位工程所需各类人工工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

  (3)用当时当地的各类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实际单价分别乘以相应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并汇总便得出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

  四、施工图预算的审查

  (一)审查施工图预算的意义

  (1)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克服和防止预算超概算。

  (2)有利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节约建设资金。

  (3)有利于施工承包合同价的合理确定和控制。

  (4)有利于积累和分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二)审查施工图预算的内容

  审查施工图预算的重点,应该放在工程量计算、预算单价套用、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取定是否正确,各项费用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等方面。

  1.审查工程量

  (1)土方工程:

  (2)打桩工程:

  (3)砖石工程:

  (4)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5)木结构工程:

  (6)楼地面工程:

  (7)屋面工程:

  (8)构筑物工程:

  (9)装饰工程:

  (10)金属构件制作工程:

  (11)水暖工程:

  (12)电气照明工程:

  (13)设备及其安装工程:

  2.审查设备、材料的预算价格

  (1)审查设备、材料的预算价格是否符合工程所占地的真实价格及价格水平。

  (2)设备、材料的原价确定方法是否正确。

  (3)设备的运杂费率及其运杂费的计算是否正确,材料预算价格的各项费用的计算是否符合规定、正确。

  3,审查预算单价的套用

  审查预算单价套用是否正确,是审查预算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中所列各分项工程预算单价是否与现行预算定额的预算单价相符,其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括的工程内容是否与单位估价表一致。

  (2)审查换算的单价,首先要审查换算的分项工程是否是定额中允许换算的,其次

  审查换算是否正确。

  (3)审查补充定额和单位估价表的编制是否符合编制原则,单位估价表计算是否正确。

  4.审查有关费用项目及其计取

  (1)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及间接费的计取基础是否符合现行规定,有无不能作为计费基础的费用,列入计费的基础。

  (2)预算外调增的材料差价是否计取了间接费。直接费或人工费增减后,有关费用是否相应作了调整。

  (3)有无巧立名目,乱计费、乱摊费用现象。

  (三)审查施工图预算的方法

  审查施工图预算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八种方法。

  1,全面审查法

  全面审查又叫逐项审查法,就是按预算定额顺序或施工的先后顺序,逐一地全部进行审查的方法。其具体计算方法和审查过程与编制施工图预算基本相同。此方法的优点是全面、细致,经审查的工程预算差错比较少,质量比较高。缺点是工作量大。对于一些工程量比较小、工艺比较简单的工程,编制工程预算的技术力量又比较薄弱,可采用全面审查法。

  2.标准预算审查法

  对于利用标准图纸或通用图纸施工的工程,先集中力量,编制标准预算,以此为标准审查预算的方法。按标准图纸设计或通用图纸施工的工程一般上部结构和做法相同,可集中力量细审一份预算或编制一份预算,作为这种标准图纸的标准预算,或用这种标准图纸的工程量为标准,对照审查,而对局部不同的部分作单独审查即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效果好、好定案;缺点是只适应按标准图纸设计的工程,适用范围小。

  3.分组计算审查法

  分组计算审查法是一种加快审查工程量速度的方法,把预算中的项目划分为若干组,并把相邻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项目编为一组,审查或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利用工程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计算基础的关系,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程度的方法。

  4,对比审查法

  是用已建成工程的预算或虽未建成但已审查修正的工程预算对比审查拟建的类似工程预算的一种方法。

  5.筛选审查法

  筛选法是统筹法的一种,也是一种对比方法。建筑工程虽然有建筑面积和高度的不同,但是它们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造价、用工量在每个单位面积上的数值变化不大,我们把这些数据加以汇集、优选、归纳为工程量、造价(价值)、用工三个单方基本值表,并注明其适用的建筑标准。这些基本值犹如“筛子孔”,用来筛选各分部分项工程,筛下去的就不审查了,没有筛下去的就意味着此分部分项的单位建筑面积数值不在基本值范围之内,应对该分部分项工程详细审查。当所审查的预算的建筑面积标准与“基本值”所适用的标准不同,就要对其进行调整。

  筛选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便于掌握,审查速度和发现问题快。但解决差错分析其原因需继续审查。因此,此法适用于住宅工程或不具备全面审查条件的工程。

  6.重点抽查法

  重点抽查法是抓住工程预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查的方法。审查的重点一般是:工程量大或造价较高、工程结构复杂的工程,补充单位估价表,计取各项费用(计费基础、取费标准等)。

  重点抽查法的优点是重点突出,审查时间短、效果好。

  7.利用手册审查法

  利用手册审查法是把工程中常用的构件、配件事先整理成预算手册,按手册对照审查的方法。

  8.分解对比审查法

  一个单位工程,按直接费与间接费进行分解,然后再把直接费按工种和分部工程进行分解,分别与审定的标准预算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叫分解对比审查法。

  (四)审查施工图预算的步骤

  1.做好审查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图纸。

  (2)了解预算包括的范围。

  (3)弄清预算采用的单位估价表。

  2.选择合适的审查方法,按相应内容审查

 

, CopyImageFlag=null, Format=null, SiteID=1, CatalogID=788, CatalogInnerCode=000020000002000001, TopCatalog=000020, BranchInnerCode=0001, ContentTypeID=Article, Title=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第五章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SubTitle=, ShortTitle=, TitleStyle=null, ShortTitleStyle=null, SourceTitle=, Author=huanghuijuan, Editor=null, Summary=, LinkFlag=N, RedirectURL=null, StaticFileName=/html/2005/5/hu05731647571325500298901.shtml, Status=30, TopFlag=0, TopDate=null, TemplateFlag=N, Template=null, OrderFlag=111677760000004, ReferName=null, ReferURL=null, Keyword=工程,造价,计价,复习,提纲, RelativeContent=null, RecommendBlock=null, CopyType=0, CopyID=0, HitCount=0, StickTime=0, PublishFlag=Y, Priority=1, IsLock=null, LockUser=null, PublishDate=2005-05-23 00:00:00.0, DownlineDate=null, ArchiveDate=null, LogoFile=null, Tag=null, Source=, SourceURL=null, Weight=0, ClusterSource=null, ClusterTarget=null, ContributeFlag=null, ContributeUID=0, ConfigProps=NextContent= CKECommentFlag=N PrevContent= Staticize= CommentEnable= CommentEndTime= CommentStartTime= ContentWorkflowInstanceID= , Prop1=PM256835, Prop2=0, Prop3=null, Prop4=null, AddUser=huanghuijuan, AddTime=2005-05-23 00:00:00.0, ModifyUser=, ModifyTime=null, NextContent=, OldPublishFolder=, PrevContent=, Staticize=Y, CommonContentDimCatalogIDSet=null, ContentWorkflowInstanceID=0, CommentEnable=Y, CommentEndTime=, CommentStartTime=, HasBadword=, Name=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第五章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Link=/html/2005/5/hu05731647571325500298901.shtml, ContentPageSize=1, Content=

  第五章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内容提要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设计方案的优选;第三节限额设计。

  重点难点

  1、工程设计、设计阶段及设计程序;

  2、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3、设计阶段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的重要意义;

  4、设计方案评价原则、工程设计方案评价的内容;

  5、工程设计优化途径、设计方案评价方法;

  6、限额设计的概念、限额设计的目标、限额设计的全过程;

  7、限额设计的要点、限额设计的完善。

  新大纲要求

  (一)了解设计阶段的划分及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二)熟悉工程设计方案的优选方法;

  (三)熟悉限额设计方法。

  旧大纲要求

  (一)了解设计的内容和程度;

  (二)熟悉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以及工程设计方案的优选方法;

  (三)熟悉限额设计方法。

  内容讲解

  第一节  概述

  一、工程设计、设计阶段及设计程序

  (一)工程设计的含义

  工程设计是指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设计者根据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为具体实现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要求,拟定建筑、安装及设备制造等所需的规划、图纸、数据等技术文件的工作。

  (二)设计阶段

  为保证工程建设和设计工作有机的配合和衔接,将工程设计划分为几个阶段,我国规定,一般工业项目与民用建设项目设计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进行,称为“两阶段设计”;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项目,可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称之为“三阶段设计”。

  (三)设计程序

  1.设计准备

  首先要了解并掌握各种有关的外部条件和客观情况:包括自然条件;城市规划对建筑物的要求;基础设施状况;业主对工程的要求;对工程经济估算的依据和所能提供的资金、材料、施工技术和装备等以及可能影响工程的其他客观因素。

  2.初步方案

  设计者对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功能与形式)的安排有个大概的布局设想,然后要考虑工程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3.初步设计

  这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也是整个设计构思基本形成的阶段。

  4.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初步设计的具体化,也是各种技术问题的定案阶段。

  5,施工图设计: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图纸,把设计者的意图和全部设计结果表达出来,作为工人施工制作的依据。

  6.设计交底和配合施工

  施工图发出后,根据现场需要,设计单位应派人到施工现场,与建设、施工单位共同汇审施工图,进行技术交底,介绍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修改不符合实际和有错误的图纸,参加试运转和竣工验收,解决试运转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并检验设计的正确和完善程度。

  二、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一)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设计是指总图运输设计和总平面配置。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厂址方案、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总图运输、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公用设施的配置;外部运输、水、电、气及其他外部协作条件等。

  总平面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有:

  1.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的大小一方面影响征地费用的高低,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管线布置成本及项目建成运营的运输成本。

  2.功能分区

  合理的功能分区既可以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又可以使总平面布置紧凑、安全,避免大挖大填,减少土石方量和节约用地,降低工程造价。

  3.运输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运输方式其运输效率及成本不同。从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来看,应尽可能选择无轨运输,可以减少占地,节约投资。

  (二)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部分要确定企业的技术水平。主要包括建设规模、标准和产品方案;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的选型;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三废”治理及环保措施,此外还包括生产组织及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定员情况等。

  (三)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部分,要在考虑施工过程的合理组织和施工条件的基础上,决定工程的立体平面设计和结构方案的工艺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

  1、平面形状

  一般地说,建筑物平面形状越简单,它的单位面积造价就越低。因为不规则的建筑物将导致室外工程、排水工程、砌砖工程及屋面工程等复杂化,从而增加工程费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周长与建筑面积比K周(即单位建筑面积所占外墙长度)越低,设计越经济。K周按圆形、正方形、矩形、T形、L形的次序依次增大。

  2.流通空间

  建筑物的经济平面布置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将流通空间减少到最小。

  3.层高

  在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建筑层高增加会引起各项费用的增加。

  据有关资料分析,住宅层高每降低10cm,可降低造价1.2%-1.5%。单层厂房层高每增加1m,单位面积造价增加1.8%~3.6%,年度采暖费用增加约3%;多层厂房的层高每增加0.6m,单位面积造价提高8.3%左右。由此可见,随着层高的增加,单位建筑面积造价也在不断增加。

  4.建筑物层数

  建筑工程总造价是随着建筑物的层数增加而提高的。建筑物层数对造价的影响,因建筑类型、形式和结构不同而不同。如果增加一个楼层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单位建筑面积的造价可能会降低。

  多层住宅具有降低工程造价和使用费用以及节约用地等优点。砖混结构的多层住宅单方造价与层数之间的关系见书p202.

  随着住宅层数的增加,单方造价系数在逐渐降低,即层数越多越经济。

  工业厂房层数的选择就应该重点考虑生产性质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工业建筑层数与单位面积造价的关系见书p202.

  确定多层厂房的经济层数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厂房展开面积的大小。展开面积越大,层数越可提高;二是厂房宽度和长度。宽度和长度越大;则经济层数越能增高,造价也随之相应降低。

  5.柱网布置

  柱网布置是确定柱子的行距(跨度)和间距(每行柱子中相邻两个柱子间的距离)的依据。柱网布置是否合理,对工程造价和厂房面积的利用效率都有较大的影响。

  对于单跨厂房,当柱间距不变时,跨度越大单位面积造价越低。对于多跨厂房,当跨度不变时,中跨数量越多越经济。

  6.建筑物的体积与面积

  随着建筑物体积和面积的增加,工程总造价会提高。对于工业建筑,在不影响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厂房、设备布置力求紧凑合理;要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能的设备,节省厂房面积;要采用大跨度、大柱距的大厂房平面设计形式,提高平面利用系数。对于民用建筑,尽量减少结构面积比例,增加有效面积。住宅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称为结构面积系数。这个系数越小,设计越经济。

  7,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是指建筑工程中由基础、梁、板、柱、墙、屋架等构件所组成的起骨架作用的、能承受直接和间接“荷载”的体系。建筑结构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等。

  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选择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使用寿命、耐火抗震性能,而且对施工费用、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建筑材料,一般占直接费的70%,降低材料费用,不仅可以降低直接费,而且也会导致间接费的降低。

  三、设计阶段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的重要意义

  (1)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计价分析可以使造价构成更合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计价分析可以提高投资控制效率;

  (3)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会使控制工作更主动;

  (4)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便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5)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效果最显著。

  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度约为75%-95%。很显然,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是在设计阶段。在设计一开始就将控制投资的思想植根于设计人员的头脑中,以保证选择恰当的设计标准和合理的功能水平。

  第二节  设计方案的优选

  一、设计方案评价原则

  设计方案优选应遵循以下原则:

  (1)设计方案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先进性之间的关系。

  (2)设计方案必须兼顾建设与使用,考虑项目全寿命费用。

  (3)设计必须兼顾近期与远期的要求。

  二、工程设计方案评价的内容

  不同类型的建筑,使用目的及功能要求不同,评价的重点也不相同。

  (一)工业建筑设计评价

  工业建筑设计是由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及建筑设计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和制约的。因此分别对各部分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是保证总设计方案经济合理的前提。各部分设计方案侧重点不同,因此评价内容也略有差异。

  1,总平面设计评价

  总平面设计是工业建筑项目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项目总平面设计的目的是在保证生产、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自然条件、运输要求及城市规划等具体条件,确定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地上地下技术管线及绿化美化设施的相互配置;创造符合该企业生产特性的统一建筑整体。在布置总平面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竖向布置、管道、交通线路、人流、物流等是否经济合理。

  (1)工业项目总平面设计的要求。

  1)总平面设计要注意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

  2)总平面设计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3)总平面设计要合理组织厂内外运输,选择方便经济的运输设施和合理的运输线路;

  4)总平面布置应适应建设地点的气候、地形、工程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

  5)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2)工业项目总平面设计的评价指标。

  1)建筑系数(建筑密度);

  2)土地利用系数;

  3)工程量指标;

  4)经济指标。

  2.工艺设计评价

  工艺设计是工程设计的核心,它是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的特点、生产性质和功能来确定的。

  (1)工艺设计的要求。

  1)工艺设计要以市场研究为基础;

  2)工艺设计要考虑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案。

  (2)设备选型与设计。设备选型和设计应注意下列要求:

  1)设备选型应该注意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2)采用高效率的先进设备要符合技术先进、稳妥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

  3)设备的选择应立足国内,对于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进口时要注意与工艺流程相适应,并与有关设备配套,不要重复引进;

  4)设备选型与设计要考虑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和动力、运输、资源等具体条件。

  (3)工艺设计方案的评价。不同。的工艺技术方案会产生不同的投资效果,工艺技术方案的评价就是互斥投资项目的比选,因此评价指标有:净现值、净年值、差额内部收益率等。

  3.建筑设计评价

  (1)建筑设计的要求。工业建筑设计必须为合理生产创造条件。因此,在建筑平面布置和立面形式选择上,应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熟悉生产工艺资料,掌握生产工艺特性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建筑设计必须采用各种切合实际的先进技术,从建筑形式、材料和结构的选择、结构布置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满足生产工艺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2)建筑设计评价指标。

  1)单位面积造价;

  2)建筑物周长与建筑面积比;

  3)厂房展开面积;

  4)厂房有效面积与建筑面积比;

  5)工程全寿命成本。

  (二)民用建筑设计评价

  民用建筑一般包括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两大类。民用建筑设计要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1.民用建筑设计的要求

  (1)平面布置合理,长度和宽度比例适当;

  (2)合理确定户型和住户面积;

  (3)合理确定层数与层高;

  (4)合理选择结构方案。

  2.民用建筑设计的评价指标

  (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类型繁多,具有共性的评价指标有:土地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有效面积、平面系数、建筑体积、单位指标(m2/人,m2/床,m2/座)、建筑密度等。其中:

  有效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

  平面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该指标反映了平面布置的紧凑合理性。

  建筑密度=建筑基地面积/占地面积

  (2)居住建筑。

  1)平面系数:

  平面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平面系数K1=居住面积/有效面积

  平面系数K2=辅助面积/有效面积

  平面系数K3=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2)建筑周长指标:这个指标是墙长与建筑面积之比。居住建筑进深加大,则单元周长缩小,可节约用地,减少墙体积,降低造价。

  单元周长指标=单元周长/单元建筑面积(m/m2)

  单元周长指标=建筑周长/建筑占地面积(m/m2)

  3)建筑体积指标:该指标是建筑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是衡量层高的指标。

  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

  4)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总户数

  5)户型比:指不同居室数的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是评价户型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

  (三)居住小区设计评价

  小区是城市居住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组织居民日常生活的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居住单位。小区规划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关系到建设用地、工程造价及总体建筑艺术效果。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土地利用率。

  1.在小区规划设计中节约用地的主要措施

  (1) 压缩建筑的间距;

  (2)提高住宅层数或高低层搭配;

  (3)适当增加房屋长度;

  (4)提高公共建筑的层数;

  (5)合理布置道路。

  2,居住小区设计方案评价指标

  (1)建筑毛密度=居住和公共建筑基地面积/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100%;

  (2)居住建筑净密度=居住建筑基地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100%;

  (3)居住面积密度=居住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M2/ha);

  (4)居住建筑面积密度=居住建筑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M2/ha);

  (5)人口毛密度=居住人数/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人/ha);

  (6)人口净密度=居住人数/居住建筑占地面积(人/ha);

  (7)绿化比率=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

  居住建筑净密度是衡量用地经济性和保证居住区必要卫生条件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其数值的大小与建筑层数、房屋间距、层高、房屋排列方式等因素有关。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可节省用地,但应保证日照、通风、防火、交通安全的基本需要。

  居住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布置、平面设计与用地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影响居住面积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房屋的层数,增加层数其数值就增大,有利于节约土地和管线费用。

  三、设计方案评价方法

  (一)多指标评价法

  通过对反映建筑产品功能和耗费特点的若干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比较,评价设计方案的经济效果。又可分为多指标对比法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1.多指标对比法

  这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使用一组适用的指标体系,将对比方案的指标值列出,然后一一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指标值的高低分析判断方案优劣。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指标全面、分析确切,可通过各种技术经济指标定性或定量直接反映方案技术经济性能的主要方面。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便于考虑对某一功能评价,不便于综合定量分析,容易出现某一方案有些指标较优,另一些指标较差;而另一方案则可能是有些指标较差,另一些指标较优。这样就使分析工作复杂化。

  通过综合分析,最后应给出如下结论:

  (1)分析对象的主要技术经济特点及适用条件;

  (2)现阶段实际达到的经济效果水平;

  (3)找出提高经济效果的潜力和途径以及相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4)预期经济效果。

  2、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这种方法首先对需要进行分析评价的设计方案设定若干个评价指标,并按其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确定评分标准,并就各设计方案对各指标的满足程度打分,最后计算各方案的加权得分,以加权得分高者为最优设计方案。其计算公式为:

  S =∑Wi.S i   (I=1~n)

  式中  S-设计方案总得分;

  Si-某方案在评价指标i上的得分;

  Wi-评价指标i的权重;

  n-评价指标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多指标对比法指标间可能发生相互矛盾的现象,评价结果是唯一的。但是在确定权重及评分过程中存在主观臆断成分。同时,由于分值是相对的,因而不能直接判断各方案的各项功能实际水平。

  (二)静态经济评价指标

  1.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反映初始投资补偿速度,衡量设计方案优劣也是非常必要的。投资回收期越短的设计方案越好。

  其计算公式为:

  Δpt=(K2—K1)/(C1—C2)

  式中  K2-方案2的投资额;

  K1-方案1的投资额,且K2>K1;

  C2-方案2的年经营成本;

  C1-方案重的年经营成本,且C1>C2;

  Δpt-差额投资回收期。

  当Δpt≤pc(基准投资回收期)时,投资大的方案优;反之,投资小的方案优。

  2.计算费用法

  计算费用法用一种合乎逻辑的方法将二次性投资与经常性的经营成本统一为一种性质的费用。可直接用来评价设计方案的优劣。

  K2+pcC2≤K1+ pcC1

  令TC2=K2+pcC2、TC1=K1+pcCl分别表示方案1、2的总计算费用,则总计算费用最小的方案最优。

  差额投资回收期的倒数就是差额投资效果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ΔR=(C1—C2)/( K2—K1)  (K2> K1,C2< C)

  当ΔR≥Rc(标准投资效果系数)时,方案2优于方案1

  将ΔR=(C1—C2)/( K2—K1) ≥Rc移项并整理得:C1+RcKl≥C2+RcK2,令AC=C+RcK表示投资方案的年计算费用,则年计算费用越小的方案越优。

  (三)动态经济评价指标

  动态经济评价指标是考虑时间价值的指标。对于寿命期相同的设计方案,可以采用净现值法、净年值法、差额内部收益率法等。寿命期不同的设计方案比选,可以采用净年值法。

  四、工程设计优化途径

  (一)通过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优化设计方案

  建设单位首先就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通过报刊、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介发布公告,吸引设计单位参加设计招标或设计方案竞选,以获得众多的设计方案;然后组织 7~11人的专家评定小组,其中技术专家人数应占2/3以上;最后,专家评定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以及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结构合理、安全适用、满足建设节能及环境等要求,综合评定各设计方案优劣,从中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或将各方案的可取之处重新组合,提出最佳方案。

  (二)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1.价值工程原理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其目的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价值工程的目标是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价值的表达式为:价值=功能/成本。因此,提高价值的途径有以下五种:

  (1)在提高功能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

  (2)在保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功能水平;

  (3)在保持功能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

  (4)成本稍有增加,但功能水平大幅度提高;

  (5)功能水平稍有下降,但成本大幅度下降。

  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的管理活动,涉及面广,研究过程复杂,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是:

  ①对象选择;

  ②组成价值工程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计划;

  ③收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信息资料;

  ④功能系统分析;

  ⑤功能评价;

  ⑥方案创新及评价;

  ⑦由主管部门组织审批;

  ⑧方案实施与检查。

  2.在设计阶段实施价值工程的意义

  (1)可以使建筑产品的功能更合理;

  (2)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可以节约社会资源。

  3.价值工程在新建项目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在新建项目设计中应用价值工程与一般工业产品中应用价值工程略有不同,因为建设项目具有单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利用其他项目的资料选择价值工程研究对象,效果较差。而设计主要是对项目的功能及其实现手段进行设计,因此,整个设计方案就可以作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在设计阶段实施价值工程的步骤一般为:

  (1)功能分析;

  (2)功能评价;

  (3)方案创新;

  (4)方案评价。

  4.价值工程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1)对象选择;

  (2)功能分析;

  (3)功能评价;

  (4)分配目标成本;

  (5)方案创新及评价。

  (三)推广标准化设计,优化设计方案

  标准化设计又称定型设计、通用设计,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组成部分。

  (1)广泛采用标准化设计,是提高设计质量,加快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2)广泛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3)广泛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四)实施限额设计,  优化设计方案

  限额设计是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工程功能水平的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优化设计方案的一个重要手段。内容详见教材

  第三节  限额设计

  一、限额设计的概念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做出决策。

  二、限额设计的目标

  (一)限额设计目标的确定

  限额设计目标是在初步设计开始前,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投资估算确定的。

  (二)采用优化设计,确保限额目标的实现

  所谓优化设计是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对工程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参数匹配、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最优化的设计方法。它是控制投资的重要措施。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必须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不同的优化方法。

  优化设计不仅可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而且能有效控制投资。

  三、限额设计的全过程

  限额设计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建设项目投资目标管理的过程,即目标分解与计划、目标实施、目标实施检查、信息反馈的控制循环过程。

  (一)投资分配

  投资分解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设计任务书获批准后,设计单位在设计之前应在设计任务书的总框架内将投资先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配到各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作为进行初步设计的造价控制目标。

  (二)限额进行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应严格按分配的造价控制目标进行设计。在初步设计开始之前,项目总设计师应将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设计原则、建设方针和投资限额向设计人员交底,将投资限额分专业下达到设计人员,发动设计人员认真研究实现投资限额的可能性,切实进行多方案比选,对各个技术经济方案的关键设备、工艺流程、总图方案、总图建筑和各项费用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既能达到工程要求,又不超过投资限额的方案,作为初步设计方案。

  (三)施工图设计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图设计中,无论是建设项目总造价,还是单项工程造价,均不应该超过初步设计概算造价。设计单位按照造价控制目标确定施工图设计的构造,选用材料和设备。

  进行施工图设计应把握两个标准,一个是质量标准,一个是造价标准,并应做到两者协调一致,相互制约。

  (四)设计变更

  在初步设计阶段由于外部条件的制约和人们主观认识的局限,往往会造成施工图设计阶段,甚至施工过程中的局部修改和变更。这是使设计、建设更趋完善的正常现象,但是由此却会引起对已经确认的概算价值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但必须经过核算和调整。

  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种是按照限额设计过程从前往后依次进行控制,称为纵向控制;另外一种途径是对设计单位及其内部各专业、科室及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实施奖惩,进而保证设计质量的一种控制方法,称为横向控制。

  四、限额设计的要点

  (1)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

  (2)在投资决策阶段,要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据以确定限额设计;

  (3)充分重视、认真对待每个设计环节及每项专业设计;

  (4)加强设计审核;

  (5)建立设计单位经济责任制;

  (6)施工图设计应尽量吸收施工单位人员意见,使之符合施工要求。

  五、限额设计的完善

  (一)限额设计的不足

  限额设计的不足主要有:

  (1)限额设计的理论及其操作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2)限额设计由于突出地强调了设计限额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工程功能水平的要求,及功能与成本的匹配性,可能会出现功能水平过低而增加工程运营维护成本的情况,或者在投资限额内没有达到最佳功能水平的现象。

  (3)限额设计中的限额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均是指建设项目的一次性投资,而对项目建成后的维护使用费、项目使用期满后的报废拆除费用则考虑较少,这样就可能出现限额设计效果较好,但项目的全寿命费用不一定很经济的现象。

  (二)限额设计的完善

  在限额设计的理论发展及其操作技术上作如下改进和完善。

  (1)合理确定和正确理解设计限额。

  内容提要

  本讲主要内容:第四节  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第五节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

  重点难点

  1、设计概算的基本概念;

  2、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编制依据、编制方法;

  3、设计概算的审查;

  4、施工图预算的基本概念;

  5、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编制方法;

  6、施工图预算的审查。

  新大纲要求

  (一)掌握设计概算的编制和审查方法;

  (二)掌握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审查方法。

  旧大纲要求

  (一)掌握设计概算的编制和审查方法;

  (二)掌握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审查方法。

  内容讲解

  第四节  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

  一、设计概算的基本概念

  (一)设计概算的含义

  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各项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指标)、建设地区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编制和确定的建设项目从筹建至竣工交付使用所需全部费用的文件。

  (二)设计概算的作用

  (1)设计概算是编制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

  (2)设计概算是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3)设计概算是衡量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和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的依据。

  (4)设计概算是工程造价管理及编制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依据。

  (5)设计概算是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依据。

  (三)设计概算的内容

  设计概算可分单位工程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和建设项目总概算三级。各级之间概算的相互关系如数p226所示。

  1.单位工程概算

  单位工程概算是确定各单位工程建设费用的文件,是编制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依据,是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组成部分。单位工程概算按其工程性质分为建筑工程概算和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两大类。建筑工程概算包括土建工程概算,给排水、采暖工程概算,通风、空调工程概算,电气、照明工程概算,弱电工程概算,特殊构筑物工程概算等;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包括机械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热力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概算等。

  2.单项工程综合概算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是确定一个单项工程所需建设费用的文件,它是由单项工程中的各单位工程概算汇总编制而成的,是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组成部分。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组成内容如数p227所示。

  3.建设项目总概算

  建设项目总概算是确定整个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所需全部费用的文件,它是由各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概算汇总编制而成的,如数p228所示。

  二、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的建设方针和经济政策的原则。

  (2)完整、准确地反映设计内容的原则。

  (3)坚持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反映工程所在地当时价格水平的原则。

  (二)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

  (1)国家发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

  (2)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3)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概算定额、概算指标、费用定额等和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制办法。

  (4)有关部门发布的人工、设备材料价格、造价指数等。

  (5)建设地区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等资料。

  (6)有关合同、协议等。

  (7)其他有关资料。

  三、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

  (一)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

  1.单位工程概算的含义

  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指具有单独设计可以独立组织施工,但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工程。单位工程概算是确定单位工程建设费用的文件,是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组成部分。它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组成。

  单位工程概算分建筑工程概算和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两大类。建筑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有:概算定额法、概算指标法、类似工程预算法等;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有:预算单价法、扩大单价法、设备价值百分比法和综合吨位指标法等。

  2.建筑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

  (1)概算定额法。概算定额法又叫扩大单价法或扩大结构定额法。它是采用概算定额编制建筑工程概算的方法,类似用预算定额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它是根据初步设计图纸资料和概算定额的项目划分计算出工程量,然后套用概算定额单价(基价),计算汇总后,再计取有关费用,便可得出单位工程概算造价。

  概算定额法要求初步设计达到一定深度,建筑结构比较明确,能按照初步设计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纸计算出楼地面、墙身、门窗和屋面等扩大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项目的工程量时,才可采用。

  (2)概算指标法。概算指标法是采用直接费指标。概算指标法是用拟建的厂房、住宅的建筑面积(或体积)乘以技术条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概算指标得出直接费,然后按规定计算出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编制出单位工程概算的方法。

  概算指标法的适用范围是当初步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但工程设计是采用技术比较成熟而又有类似工程概算指标可以利用时,可采用此法。

  由于拟建工程(设计对象)往往与类似工程的概算指标的技术条件不尽相同,而且概算指标编制年份的设备、材料、人工等价格与拟建工程当时当地的价格也不会一样。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调整。其调整方法是:

  1)设计对象的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有局部差异时的调整。

  结构变化修正概算指标(元/m2)=J+Q1p1—Q2p2式中J-原概算指标;

  Q1-换人新结构的含量;

  Q2-换出旧结构的含量;

  p1-换人新结构的单价;

  p2-换出旧结构的单价。

  或结构变化修正概算指标的人工、材料、机械数量=原概算指标的人工、材料、机械数量+换入结构件工程量×相应定额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换出结构件工程量X相应定额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

  以上两种方法,前者是直接修正结构件指标单价,后者是修正结构件指标人工、材料、机械数量。

  2)设备、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用的调整。

  设备、人工、材料、机械修正概算费用=原概算指标的设备、人工、材料、机械费用+∑(换入设备、人工、材料、机械数量×拟建地区相应单价)—∑(换出设备、人工、材料、机械数量×原概算指标设备、人工、材料、机械单价)

  (3)类似工程预算法。类似工程预算法是利用技术条件与设计对象相类似的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工程造价资料来编制拟建工程设计概算的方法。类似工程预算法适用于拟建工程初步设计与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设计相类似又没有可用的概算指标时采用,但必须对建筑结构差异和价差进行调整。建筑结构差异的调整方法与概算指标法的调整方法相同;类似工程造价的价差调整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1)类似工程造价资料有具体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用量时,可按类似工程预算造价资料中的主要材料用量、工日数量、机械台班用量乘以拟建工程所在地的主要材料预算价格、人工单价、机械台班单价,计算出直接费,再乘以当地的综合费率,即可得出所需的造价指标。

  2)类似工程造价资料只有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用和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时,可按公式调整:

  D=AK

  K=a%K1+b%K2+c%K3+d%K4+e%K5+f%K6

  式中D-拟建工程单方概算造价;

  A-类似工程单方预算造价;

  K-综合调整系数;

  a%、b%、c%、d%、e%、f%-类似工程预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占预算造价的比重。如:a%=类似工程人工费(或工资标准)/类似工程预算造价X100%;b%、c%、d%、e%、p%类同。

  K1、K2、K3、K4、K5、K6—拟建工程地区与类似工程预算造价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和间接费之间的差异系数。如: K1=拟建工程概算的人工费(或工资标准)/类似工程预算人工费(或地区工资标准);K2、K3、K4、K5、K6类同。

  3.设备及安装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

  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包括设备购置费用概算和设备安装工程费用概算两大部分。

  (1)设备购置费概算。其公式为:

  设备购置费概算=∑(设备清单中的设备数量X设备原价)  X(1+运杂费率)

  或:设备购置费概算=∑(设备清单中的设备数量X设备预算价格)

  国产标准设备原价可根据设备型号、规格、性能、材质、数量及附带的配件,向制造厂家询价或向设备、材料信息部门查询或按主管部规定的现行价格逐项计算。非主要标准设备和工器具、生产家具的原价可按主要标准设备原价的百分比计算,百分比指标按主管部门或地区有关规定执行。

  国产非标准设备原价在设计概算时可按下列两种方法确定:

  1)非标设备台(件)估价指标法。即:

  非标准设备原价=设备台数X每台设备估价指标(元/台)

  2)非标设备吨重估价指标法。即:

  非标准设备原价=设备吨重X每吨重设备估价指标(元/t)

  (2)设备安装工程费概算的编制方法。

  1)预算单价法。

  2)扩大单价法。

  3)设备价值百分比法,又叫安装设备百分比法。公式为:

  设备安装费=设备原价X安装费率(%)

  4)综合吨位指标法。公式为:

  设备安装费=设备吨重X每吨设备安装费指标(元/t)

  (二)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编制方法

  1.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含义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是确定单项工程建设费用的综合性文件,它是由该单项工程的各专业的单位工程概算汇总而成的,是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组成部分。

  2.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内容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文件一般包括:

  (1)编制说明。其内容为:

  1)编制依据。

  2)编制方法。

  3)主要设备、材料(钢材、木材、水泥)的数量。

  4)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问题。

  (2)综合概算表。综合概算表是根据单项工程所辖范围内的各单位工程概算等基础资料,按照国家或部委所规定统一表格进行编制。

  1)综合概算表的项目组成。工业建设项目综合概算表由建筑工程和设备及安装工程两大部分组成;民用工程项目综合概算表就是建筑工程一项。

  2)综合概算的费用组成。一般应包括建筑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用、设备购置及工器具和生产家具购置费所组成。当不编制总概算时,还应包括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期贷款利息、预备费和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等费用项目。

  (三)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编制方法

  1.总概算的含义

  建设项目总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整个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所预计花费的全部费用的文件。它是由各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期贷款利息、预备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经营性项目的铺底资金概算所组成,按照主管部门规定的统一表格进行编制而成的。

  2.总概算的内容

  设计总概算文件一般应包括:

  (1)封面、签署页及目录。

  (2)编制说明。编制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2)资金来源及投资方式。

  3)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4)编制方法。

  5)投资分析。

  6)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3)总概算表。总概算表应反映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两个部分。

  (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表。

  (5)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和建筑安装单位工程概算表。

  (6)工程量计算表和工、料数量汇总表。

  (7)分年度投资汇总表和分年度资金流量汇总表。

  四、设计概算的审查

  (一)审查设计概算的意义

  (1)有利于合理分配投资资金、加强投资计划管理,有助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有利于促进概算编制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概算的编制规定和费用标准。

  (3)有利于促进设计的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

  (4)有利于核定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

  (5)有利于为建设项目投资的落实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设计概算的审查内容

  1.审查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

  (1)审查编制依据的合法性。

  (2)审查编制依据的时效性。

  (3)审查编制依据的适用范围。

  2.审查概算编制深度

  (1)审查编制说明。审查编制说明可以检查概算的编制方法、深度和编制依据等重大原则问题,若编制说明有差错,具体概算必有差错。

  (2)审查概算编制深度。审查是否有符合规定的“三级概算”,各级概算的编制、核对、审核是否按规定签署,有无随意简化,有无把“三级概算”简化为“二级概算”,甚至“一级概算”。

  (3)审查概算的编制范围。

  3.审查工程概算的内容

  (1)审查概算的编制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是否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的编制。

  (2)审查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生产能力等)、建设标准(用地指标、建筑标准等)、配套工程、设计定员等是否符合原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立项批文的标准。

  (3)审查编制方法、计价依据和程序是否符合现行规定。

  (4)审查工程量是否正确。

  (5)审查材料用量和价格。

  (6)审查设备规格、数量和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与设备清单相一致,设备预算价格是否真实,设备原价和运杂费的计算是否正确,非标准设备原价的计价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进口设备的各项费用的组成及其计算程序、方法是否符合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

  (7)审查建筑安装工程的各项费用的计取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的现行规定,计算程序和取费标准是否正确。

  (8)审查综合概算、总概算的编制内容、方法是否符合现行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有无设计文件外项目,有无将非生产性项目以生产性项目列入。

  (9)审查总概算文件的组成内容,是否完整地包括了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投产为止的全部费用组成。

  (10)审查工程建设其他各项费用。

  (11)审查项目的“三废”治理。

  (12)审查技术经济指标。

  (13)审查投资经济效果。

  (三)审查设计概算的方法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建设规模、标准与立项批文对比;工程数量与设计图纸对比;综合范围、内容与编制方法、规定对比;各项取费与规定标准对比;材料、人工单价与统一信息对比;引进设备、技术投资与报价要求对比;技术经济指标与同类工程对比等等;通过以上对比,容易发现设计概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偏差。

  2.查询核实法

  查询核实法是对一些关键设备和设施、重要装置、引进工程图纸不全、难以核算的较大投资进行多方查询核对,逐项落实的方法。主要设备的市场价向设备供应部门或招标公司查询核实;重要生产装置、设施向同类企业(工程)查询了解;引进设备价格及有关费税向进出口公司调查落实;复杂的建筑安装工程向同类工程的建设、承包、施工单位征求意见;深度不够或不清楚的问题直接同原概算编制人员、设计者询问清楚。

  3.联合会审法

  联合会审前,可先采取多种形式分头审查,包括设计单位自审,主管、建设、承包单位初审,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评审,邀请同行专家预审,审批部门复审等,经层层审查把关后,由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联合会审。在会审大会上,由设计单位介绍概算编制情况及有关问题,各有关单位、专家汇报初审、预审意见。然后进行认真分析、讨论,结合对各专业技术方案的审查意见所产生的投资增减,逐一核实原概算出现的问题。经过充分协商,认真听取设计单位意见后,实事求是地处理和调整。

  第五节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

  一、施工图预算的基本概念

  (一)施工图预算的含义

  它是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台班等预算价格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文件。

  (二)施工图预算的作用

  (1)施工图预算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是控制施工图设计不突破设计概算的重要措施。

  (2)施工图预算是编制或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依据。

  (3)对于实行施工招标的工程,施工图预算是编制标底的依据,也是承包企业投标报价的基础

  (4)对于不宜实行招标而采用施工图预算加调整价结算的工程,施工图预算可作为确定合同价款的基础或作为审查施工企业提出的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三)施工图预算的内容

  施工图预算有单位工程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和建设项目总预算。

  单位工程预算包括建筑工程预算和设备安装工程预算。

  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和标准图集

  2,现行预算定额及单位估价表

  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4.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调价规定

  5.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6.预算员工作手册及有关工具书

  三、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一)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

  1.单价法的含义

  单价法是用事先编制好的分项工程的单位估价表来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按施工图计算的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并乘以相应单价,汇总相加,得到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之和;再加上按规定程序计算出来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便可得出单位工程的施工图预算造价。

  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计算公式表述为: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直接费=∑(工程量X预算定额单价)

  2.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步骤

  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步骤如数p243所示。

  (1)搜集各种编制依据资料。

  (2)熟悉施工图纸和定额。

  (3)计算工程量。

  (4)套用预算定额单价。

  (5)编制工料分析表。

  (6)计算其他各项应取费用和汇总造价。

  (7)复核。

  (8)编制说明、填写封面。

  (二)实物法编制施工图预算及实例

  1.实物法的含义

  实物法是首先根据施工图纸分别计算出分项工程量,然后套用相应预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定额用量,再分别乘以工程所在地当时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实际单价,求出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并汇总求和,进而求得直接工程费,最后按规定计取其他各项费用,最后汇总就可得出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造价。

  实物法编制施工图预算,其中直接费的计算公式为:

  单位工程预算直接费=∑(工程量x人工预算定额用量x当时当地人工工资单价)+ ∑(工程量x材料预算定额用量x当时当地材料预算价格) +∑(工程量x施工机械台班预算定额用量x当时当地机械台班单价)

  2、实物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步骤 (见书p247图)

  实物法与单价法首尾部分的步骤是相同的,所不同的主要是中间的三个步骤,即:

  (1)工程量计算后,套用相应预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用量。

  (2)求出各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数量并汇总单位工程所需各类人工工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

  (3)用当时当地的各类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实际单价分别乘以相应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并汇总便得出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

  四、施工图预算的审查

  (一)审查施工图预算的意义

  (1)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克服和防止预算超概算。

  (2)有利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节约建设资金。

  (3)有利于施工承包合同价的合理确定和控制。

  (4)有利于积累和分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二)审查施工图预算的内容

  审查施工图预算的重点,应该放在工程量计算、预算单价套用、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取定是否正确,各项费用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等方面。

  1.审查工程量

  (1)土方工程:

  (2)打桩工程:

  (3)砖石工程:

  (4)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5)木结构工程:

  (6)楼地面工程:

  (7)屋面工程:

  (8)构筑物工程:

  (9)装饰工程:

  (10)金属构件制作工程:

  (11)水暖工程:

  (12)电气照明工程:

  (13)设备及其安装工程:

  2.审查设备、材料的预算价格

  (1)审查设备、材料的预算价格是否符合工程所占地的真实价格及价格水平。

  (2)设备、材料的原价确定方法是否正确。

  (3)设备的运杂费率及其运杂费的计算是否正确,材料预算价格的各项费用的计算是否符合规定、正确。

  3,审查预算单价的套用

  审查预算单价套用是否正确,是审查预算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中所列各分项工程预算单价是否与现行预算定额的预算单价相符,其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括的工程内容是否与单位估价表一致。

  (2)审查换算的单价,首先要审查换算的分项工程是否是定额中允许换算的,其次

  审查换算是否正确。

  (3)审查补充定额和单位估价表的编制是否符合编制原则,单位估价表计算是否正确。

  4.审查有关费用项目及其计取

  (1)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及间接费的计取基础是否符合现行规定,有无不能作为计费基础的费用,列入计费的基础。

  (2)预算外调增的材料差价是否计取了间接费。直接费或人工费增减后,有关费用是否相应作了调整。

  (3)有无巧立名目,乱计费、乱摊费用现象。

  (三)审查施工图预算的方法

  审查施工图预算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八种方法。

  1,全面审查法

  全面审查又叫逐项审查法,就是按预算定额顺序或施工的先后顺序,逐一地全部进行审查的方法。其具体计算方法和审查过程与编制施工图预算基本相同。此方法的优点是全面、细致,经审查的工程预算差错比较少,质量比较高。缺点是工作量大。对于一些工程量比较小、工艺比较简单的工程,编制工程预算的技术力量又比较薄弱,可采用全面审查法。

  2.标准预算审查法

  对于利用标准图纸或通用图纸施工的工程,先集中力量,编制标准预算,以此为标准审查预算的方法。按标准图纸设计或通用图纸施工的工程一般上部结构和做法相同,可集中力量细审一份预算或编制一份预算,作为这种标准图纸的标准预算,或用这种标准图纸的工程量为标准,对照审查,而对局部不同的部分作单独审查即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效果好、好定案;缺点是只适应按标准图纸设计的工程,适用范围小。

  3.分组计算审查法

  分组计算审查法是一种加快审查工程量速度的方法,把预算中的项目划分为若干组,并把相邻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项目编为一组,审查或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利用工程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计算基础的关系,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程度的方法。

  4,对比审查法

  是用已建成工程的预算或虽未建成但已审查修正的工程预算对比审查拟建的类似工程预算的一种方法。

  5.筛选审查法

  筛选法是统筹法的一种,也是一种对比方法。建筑工程虽然有建筑面积和高度的不同,但是它们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造价、用工量在每个单位面积上的数值变化不大,我们把这些数据加以汇集、优选、归纳为工程量、造价(价值)、用工三个单方基本值表,并注明其适用的建筑标准。这些基本值犹如“筛子孔”,用来筛选各分部分项工程,筛下去的就不审查了,没有筛下去的就意味着此分部分项的单位建筑面积数值不在基本值范围之内,应对该分部分项工程详细审查。当所审查的预算的建筑面积标准与“基本值”所适用的标准不同,就要对其进行调整。

  筛选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便于掌握,审查速度和发现问题快。但解决差错分析其原因需继续审查。因此,此法适用于住宅工程或不具备全面审查条件的工程。

  6.重点抽查法

  重点抽查法是抓住工程预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查的方法。审查的重点一般是:工程量大或造价较高、工程结构复杂的工程,补充单位估价表,计取各项费用(计费基础、取费标准等)。

  重点抽查法的优点是重点突出,审查时间短、效果好。

  7.利用手册审查法

  利用手册审查法是把工程中常用的构件、配件事先整理成预算手册,按手册对照审查的方法。

  8.分解对比审查法

  一个单位工程,按直接费与间接费进行分解,然后再把直接费按工种和分部工程进行分解,分别与审定的标准预算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叫分解对比审查法。

  (四)审查施工图预算的步骤

  1.做好审查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图纸。

  (2)了解预算包括的范围。

  (3)弄清预算采用的单位估价表。

  2.选择合适的审查方法,按相应内容审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