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会计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会计资讯

会计移动班
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陕西铜川:面向未来的战略转型

2012-04-28 15:16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作为因煤而兴、先矿后市的铜川,现在还有多少煤?

  据铜川市发改委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铜川市煤炭探明储量为29.04亿吨,无法开采量14.96亿吨,实际动用储量15.34亿吨。新中国成立63年来,铜川已开采煤炭8亿多吨,目前还有储量(包括新近探明)8.8亿多吨,按2011年全市采煤2360万吨计算,再有30年,铜川将无煤可采。

  面对煤竭城衰的逼近,从2002年起,铜川市委、市政府就对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进行了未雨绸缪的策划和探索。2009年3月2日,在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中,铜川市赫然在列。由此正式拉开了铜川实现重大战略转型的大幕。

  4月23日,铜川市委书记冯新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从全国公布的资源枯竭城市的名单中可以看出,也是难点相同,选择各异。对于铜川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早转早主动,迟转更被动,不转没出路。经过10年的探索,铜川的转型发展已经成为现在和未来的一个主旋律。在这个事关一座城市兴与衰的问题上,我们深知意义重大,更感责任巨大。”

  煤炭枯竭环境恶化

  “资源枯竭城市并不是说资源已经完全采空,而是指开采资源超过了资源总储量的70%.”铜川市发改委主任戎河山的解释让人们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认识更准确。

  铜川,因煤炭而设市兴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除西安市外第二个省辖市。这里矿产资源丰富,煤田面积522平方公里,煤炭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末,是铜川煤炭业的辉煌时期,铜川市的煤炭源源不断输送至全国各地,累计为国家输出原煤5亿吨,上缴税金25亿元,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位于铜川市北部37公里的焦坪煤矿,是整个计划经济时期铜川最大的露天煤矿,拿炮一崩遍地皆煤。从1958年到1990年,累计生产原煤2689.2万吨,平均年产量81.5万吨,一度被誉为铜川煤炭产业的台柱子。1997年开始,焦坪煤矿就因为煤炭储量渐少开始逐年亏损,2002年因债务太多、包袱太重宣告破产,令许多人扼腕叹息。同焦坪煤矿一样,曾在铜川煤炭史上创造过辉煌业绩的李家塔、桃园等六个煤矿先后因无煤可采破产关停。

  随着煤炭资源的衰减,铜川“矿竭城衰”。铜川采空区面积达163平方公里,产生的沉陷区范围约246平方公里,沉陷区面积相当于西安市主城区面积的一半。采空区诱发地质灾害隐患地裂缝5000余条,滑坡、崩塌351处,地面塌陷22处,有4.28万户17万群众居住在沉陷滑塌危险地带。每有暴雨降临,都令省市领导操心不已。

  到2009年初,铜川市有392个煤矿相继停产关闭,剩余66处煤矿的大部分矿井面临资源枯竭。“挖煤卖资源,挖石烧水泥”的资源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这座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饱受污染之苦,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重的城市之一。“吃饭捂着碗,走路眯着眼,看露天电影得打伞”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铜川十里长街的真实写照。1993年,央视以“一座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为题报道了铜川市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西北煤城又因污染之重“闻名”全国。

  战略转型时不我待

  据国家发改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统计,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三分之二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闭坑,390座矿城中有50座城市资源衰竭。

  在我国,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直到本世纪初才被提上议事日程,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经济转型在现实中困难重重。2001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确定辽宁省阜新市为全国唯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

  远在东北阜新的转型,令西北铜川的决策者格外关注,也触发了他们“同病相怜”的深思与决心。也就是从那时起,如何走出一条矿竭城不衰的新路,成为铜川市委、市政府决策者的一个主要课题。他们以阜新的转型为参照,结合铜川的实际和特点,颇费苦心地编制出了一本厚厚的《铜川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拿出了一整套事关铜川经济转型的实施方案。

  为将这一转型规划尽快从纸上变成行动,铜川市委、市政府将这一工作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挂帅,市委常委、副市长各担其责任,44个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县主要领导通通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为推进经济转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09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铜川名列其中,这让86万铜川人百感交集。2010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在政策和财力给以大力支持,这让铜川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对铜川来说,在经济转型中,首先是做强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五大传统产业是铜川经济的支柱,有着较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但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做大做强;建设新区需要有产业支撑,而五大传统产业因资源、环保等原因不能进入新区,从长远发展出发,必须及早考虑发展非资源性替代产业,即培育发展五大新兴产业。

  铜川老市区地处狭窄川道,从东到西号称十里长街,但因人口密度大,空间小,已经处于人口饱和,难有作为的状况。为了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从1997年开始,他们在北距老市区25公里的下高埝塬开发建设新市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目前15平方公里建成区已初具城市规模,入住人口已达10万人。新区是铜川的未来和希望,但老市区还居住有26万群众,所以,开发建设新区与改造提高老市区,是城市建设的两个重点。

  铜川煤炭、水泥为主的工业结构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既影响群众生活,又困扰铜川的发展;长期的煤矿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沉陷区,加之过去矿区生活设施欠账多,许多群众居住在棚户区、支毛沟和滑塌危险地带,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铜川属水资源短缺地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日益凸显。破解这三大难题,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铜川长远发展,更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点之重点。

  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我们在铜川新区工业园已经10年了,明年还将新增4条生产线,这里的环境完全符合我们的食品生产要求。铜川市优良的投资环境,使我们更加充满信心,到2015年新增生产线到10条,产值达到8亿元,上缴利税近亿元。”旺旺集团铜川总厂负责人罗耀辉的这番话颇具代表性。因为环境质量的优劣对食品生产企业至关重要。

  如今,铜川早已不是昔日那个“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了,点开网络卫星地图,沟壑间满目绿色,老城区依川拓展,新区规划整齐,整个城市在卫星地图上清晰可见。2010年,铜川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0天,比“十五”末增加101天。

  从2003年开始,铜川市委、市政府从结构调整促节能减排入手,上大关小、治旋关立、集中煅烧、分散研磨。到2008年12月,全市所有落后水泥窑拆除关闭,累计拆除了24家企业的39条落后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水泥产能420万吨。水泥产业大市实现无立窑,使铜川市步入了全国水泥产业结构优化先进行列,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铜川市委、市政府将让老百姓从转型中得到实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从2003年起,铜川市自筹资金在全省率先大规模实施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滑塌区综合治理,启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61万平方米,3.46万户、12万困难群众喜迁新居。2011年,在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评比中名列第一。

  转型思路的明确,环境质量的改善,投资环境的好转,吸引了不少大企业、大集团。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220亿元,年均增长15.8%,财政收入从2001年的1亿多元增加到2011年的38.89亿元,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撑。

  陕西煤化、陕西有色两大集团强强联手投资150亿元在铜川建设的煤电铝一体化工程,华能电厂投资100亿元进行的二期扩建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都已落地开花。4月24日,记者在铜川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煤电铝一体化工程建设现场看到,机器轰鸣、车来人往,处处都是争分夺秒、加快建设的动人场景。产业示范园管委会主任王清海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用煤发电、用电炼铝、铝进行深加工、电厂灰渣全部用作水泥生产原料”的循环经济模式,三年后将建成投产,最终形成200亿元的产值。这几乎相当于目前全市一年的经济总量,这是铜川市转型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在铜川采访的日子里,转型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旋律,成为党政干部和普通老百姓口中的一个热门词。在铜川,不仅政府积极推动转型,企业也在主动寻求转型。作为铜川两大国有企业的铜川矿务局和陕西煤炭建设总公司,也积极从单一的以煤为主转为向装备制造业等领域转型发展。铜川矿务局投资14亿元在铜川新区产业园开发建设PVC项目,2015年建成投产后年销售额可达30亿元,就地消化安置就业1000多人。陕西煤建司管件设备厂是始创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牌国有企业,其生产的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曾畅销国内外,2009年他们在铜川新区产业园购地315亩投资2.44亿元建成一个新厂,年产值达10亿元。

  经济转型立足长远

  2011年12月27日,铜川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在这次将为铜川未来5年发展定方向、定目标的会议上,铜川市为经济转型立下誓言:“围绕提速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立市3大战略,建设能源、果业、现代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休闲养生6大产业基地,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新铜川。”

  在这次党代会上,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思路,就是以“唯一”作第一。依托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药王”孙思邈这个品牌,全面彰显“药王”文化,打造全国知名绿色休闲养生城。用铜川市委书记冯新柱的话说,在转型中把铜川的未来发展定格为建设一个绿色养生城市,这不是任期目标,而是着眼于铜川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远的发展规划。

  在这个方向的引领下,铜川市不断出现大手笔。2011年10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展示了深厚的“药王”文化底蕴,为养生保健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推动了城市转型。依托“药王”品牌,铜川市狠抓“两园四区基地”(大唐养生园、中医药产业园,药王山景区、照金香山景区、玉华宫景区、陈炉古镇景区,中国中药材铜川种植、流通、研发、检测基地)的建设。在铜川新区工业园,占地5000亩的大唐养生园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园区道路两旁古色古香的仿唐路灯整齐排列,穿绕铜川新区而过的桃曲坡水库灌溉渠成为规划中湖泊的重要补给。著名的药王山景区再也不是往昔的蓬头垢面、暗淡无光,五光十色的夜景灯饰点缀下的药王山,灯火辉煌,传颂药王孙思邈的歌声在山谷久久传响。从新区直达药王山景区的药王大道笔直宽阔,快捷宜行。药王山景区被中华中医药学会确定为“孙思邈学术医德养生思想传承基地”,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百万人次,一个崭新的国家4A级景区已经深深地定格在中外游客心中,成为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思路决定出路。如果说过去铜川的经济发展是靠单一的矿产资源一步步走到今天,那么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推进,人们有理由相信,现在和未来的铜川将会在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多头并进,实现华丽转身。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rain
正保会计网校名师高清课程免费试听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资产评估师指南动态大纲试题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高级会计师指南动态试题评审复习
 注册会计师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会计基础知识指南动态政策试题复习
 税务师指南动态查分大纲复习 ACCA考试指南动态政策 试题复习

听过来人谈会计面试的九大经验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全文]

中级会计职称妈妈级考生经验分享

中级通过考生经验分享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全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移动学习完整体系
网校活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