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人生
不管现在新修了多少条高速公路,新建了多少个飞机场,毋需置疑,火车到目前为止仍是我们出行最方便的方式之一。贯穿东西南北的火车道如一条条蜘蛛网一般连起了各色人等。
铁路部门将车票设计成价格呈几何倍数变化的三六九等——软卧、硬卧、硬座。同时也将乘客分成了三六九等。头等自然是可以被封闭起来的软卧,火车上鱼龙混杂,能够找(买)到一块清清净净不受干挠的地方的,也是经常可以发现那些手拿高档水杯,脚上甚至吸着拖鞋,踱来踱去悠悠闲闲主儿的地方。这种人大概只能是款、腕、官这些有着绝对社会地位的人们,因其人少,车上也只能置很少的铺位。能坐起硬卧的乘客略微是要复杂一些,虽说上下三层人来人往,毕竟是可以舒舒服服地进行伸展运动的地方,并且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铺位一个人,不用担心有人满为患之虞。这类地方想来是出差办公的公务人员、家奔小康的中产阶级、间或一些爱惜自己的人们聚集的地方。硬座是各类火车上位置最多的一种位置,混集了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们,不管是工农兵学商还是那些平常坐卧铺的乘客在适逢火车紧张时都可能共尝甘苦。但最能引起人侧目的风景还是三五成群甚至十来八个肩扛铺盖卷、手拉行李袋外出寻生活的现在流行被称为农民工的队伍。正是这各色人群在这仅有一米来宽而绵延数千里甚至上万里的轨道上更替着火车的分秒晨昏,演绎着火车的春夏秋冬。
这里的春夏秋冬是因公历、农历的各种节日而被分出来的。
车上最火的季节应该是每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里被报到来报到去的春运。这时候,是外出工作、驻外办事、走亲访友者归家团聚的时刻,特别是那些在外奔忙一年的打工者,一年的辛劳仿佛就是为了这几天的荣衣归里,况且他们为之服务的城市也没有在春节时期为他们准备下过节应有的一切,于是愿意不愿意地呼朋唤友,成群结队地构成春运一大主力队;面对车上水深火热的现状,有早作计划未雨绸缪者,上车前拿一条破烂床单,上来塞进一个长座下面,人钻进去恰好可以躺下来,想起怎么受得了下面的憋闷及脚汗味,旁边便有一番理论:久居兰麝之室,而不知其香;久居茅厕之室,而不知其臭。比起站着的憋闷,躺着要好受多了。听后你不能不说火车将人的理论知识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广度。第二大队伍应是外出求学的莘莘学子们,寒假回家的比例往往是署假的多倍,虽然近年来许多学校为了避开高峰尽可能地错开放假日期,但那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它毕竟不能改变回家过年这一行为。我一个同学回忆起当年乘车回家过年时的盛况至今心有余悸:车门是不用考虑的,它根本就挤不上去,一大帮同学充分发挥互助作风,你帮我,我帮你,拖着一个人的屁股从车窗里塞进去,进去的同学再从车窗里把下面的同伴拉进来;这一下,进来是进来了,坐位是不敢奢望的,站位也是一时难以找到的,于是被夹在人群中间,直至有人转动,方有可能双脚着地;也有腾挪有方的,不知怎地竞能在人墙中找到突破口,钻进厕所,把门一锁,任你敌军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谈论起来,有经验者大笑:在车上最能杀出一条血路的当属推车叫卖的售货员,不论人多人少,她们总能将小货车从前推到后,再从后推到前,跟定她们,保你能到火车上的任何地方。另一个在温度上毫不逊色的季节当属被眼下被服务业称为黄金周的“五一、十一”长假,此时,出行者众多,火车上更是人满为患,除非能买到到卧铺票或者座位票,否则打消坐火车的念头是最佳选择。
火车也会遇到它的冷季,一节节空车厢被拉过来拉过去的情景前一段时间我便遭遇过:和同事在外地办事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返程,但时间仓促,唯恐车票难买,只好委托宾馆购票,上车后才发现,偌大的一节车厢竟然只有我们两个人,且还是车厢的中间,乘务员拿着车票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检查,仿佛能从这两张票上发现制假贩假团伙的线索,实在查不出什么问题,才嘟嘟囔囔了一句:“车站是怎么卖的票?”一直到目的地,都再没有别的乘客上来,下车后我们戏称自己亨受了一次专列待遇。
当然,最让人觉得舒服的是座位与乘客基本相等,既没有人人相贴拥抱红太阳般暖哄哄的感觉,又没有天地悠悠独我一人的孤独,这大概算得上是火车的春季或者秋季了。
就象我们希望一年之中少一些严寒、酷暑,多一些和风丽日,温度宜人的春秋一样,希望火车能给出行的人们营造一种永如春秋的感觉。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