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
穿越秦月晋水,唐烟宋云,史记也罢传说也好,红颜终始是故事最华美的章节,伊人眉目如画,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潋滟一时芳菲。
可每个佳人眉目真的生就如画么?怕也未必。这就得提到一个“画”的妙处了。 “画”通“化”,今人的“化妆”一词,想必亦是通假而来。
撩目一顾,处处是写妆词句。“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倾国之色也罢,小家碧玉也好,都懂得用后天的胭脂粉黛来妆饰自己的芳华。
说到妆面,娥眉却是最动人的一处。
不敷胭脂,不染绛唇,却是得扫上一两笔翠黛眉色。张祜《集灵台》的“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可见得再美的女子终究还得对娥眉两抹惜珍有加。
韦庄《荷叶杯》二首之一:“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是中国人最喜欢的眉样,和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般令人楚楚人怜。
而眉也非永远一条柳叶样,如义山的《蝶》中“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中的八字宫眉,亦是当时的潮流样式。
在唐代仕女图中见到,唐盛行短眉,只见两抹蚕样眉毛贴在肥白的大脸上,倒也饱满动人。
崔豹《古今注》“长眉横玉脸,皓腕卷轻纱。”,长眉入鬓,也是当今许多女子喜爱的眉样。
明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中注说,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共有十种不同姿态的眉毛,花样繁多,形形色色,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轻染娥眉,巧入妆色,无非只为悦已者。
画眉,有时候甚至成了一种绮丽房事。由此其中,能见得款款情意。晋时有个名为张敞的人,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守于闺房为妻画眉,“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此种缱绻故事被皇上知晓,意也感叹莫名,不再加责备。
更有流转缠绵事,南北朝梁刘缓《左右新婚诗》:“蛾眉参意画,绣被共笼薰……”夫妻同画眉,之中情意更不必表,羡煞多少旁人。
说到民间女子描眉,另有一典故,朱庆馀在《近试上张水部》中说道“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说的是新妇到夫家的前三天,忐忑地染眉,怕公婆不喜,于是悄问夫媚,妆可合宜?想那时那刻,少年懒躺床塌,刚为他妇的女子对镜绾发描眉,软濡私语,趣在其中。
弯如柳叶,淡似远山。薄妆浅黛亦风流。最是那一抹宫样翠眉,引得许多英雄骚客弃了身家,舍了性命。
我听过一句极为动人的话语:让他一生为你画眉!一瞬间被其中的流转缠绵打动。
后来,知道出自典故,貂婵与董卓的私房夜话。从那时起,便认定貂婵爱着的,也许并不是年少轻俊的吕布,幸许,她的心,只在那画眉时花好月圆。
记得十五岁的年纪吧,有了第一支眉笔,两块钱,自己攒了许久的决心买下,买了之后甚至还羞于拿出来,如同躲着什么难言的不堪一样不敢张扬。
黑色,长管,劣质的膏体描上去便是赫然粗黑的一条,老远便看到眼睛上面盘了一条细长的黑蚯蚓,但心里却是骄傲而欢喜的,幽幽然染上一两笔,用手把那黑团在眉间缓缓抹开,左顾右盼,自己觉得突然间潋滟生辉。
于是,面对了暗恋着的男孩儿,心里觉得勇敢许多,在他身后把他的背影狠狠地盯了两眼。
渐渐长大,到了知道粉饰自己的时候,也到了知道伤感时光的年纪,懂得不露痕迹的妆扮自己,在陌生的或者不陌生的异性面前浅吟低笑,卖弄风情。可妆容再过细致华美,却失了少女时代的本真欢喜。
想来,许是因为再过蹁跹的眉,无人赏识,也觉得是糟踏。人世轻喜,皆因有那人在身旁。即使是画眉。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