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沉淀知识;在这里积蓄力量;在这里思考创新!
  原创投稿栏目是广大财经工作者及爱好者发表个人原创专业文章、展示新颖学术观点的天地。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征集原创,期待您的原创!

原创投稿首页 原创天地 投稿说明 我要投稿

原创文章

资产计量几个基本原则

作者:尉 然  上传时间:2011-6-4 0:0

  摘要:财务会计本质是反映而不是预测,因此资产计量目的就是要客观、真实地反映资产在某一时点市场价格。基于以上认识,资产计量应遵循以下原则:资产计量应反映现行市价、准确地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资产价值变动对所有者权益不产生影响、资产计量应考虑资产时点性及价值属性、资产减、升值的判断及其标准等。

  关键词: 资产计量,  计量方法,      原则

  产是会计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共同构成现行的会计等式,成为财务会计理论基础。因此,企业资产计量是否准确,不仅影响企业资产价值,而且还决定其提供相关会计信息是否有用,因此,资产计量目标就是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下的资产价值。

  资产的概念是会计学最重要概念之一,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其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最后,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从会计发展历程来看,资产定义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1.未消逝成本观。美国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中认为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已消耗的成本为费用,未消耗的成本为资产,将企业的资产概括为“未消逝的成本”;2.借方余额观。资产定义的借方余额观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的前身)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在其颁布的第1号《会计名词》(1953)中提出来的;3.经济资源观。经济资源观是关于资产定义颇具影响的一种观点。1957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恃的会计和报表准则》中明确指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会计主体从事经营所需的经济资源,是可以用于现在或有益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能总量”;4.未来经济利益观。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财务会计报表的要素》认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的或者加上控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采用未来经济利益观,并指出:“资产是指作为以往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向企业流人未来利益的资源”。

  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采用未来经济利益观,因此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定义,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首先,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其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算。所谓计量,是指会计要素量化的过程和方法。也就是对资产加以量化表述的理论依据与具体方法。它涉及到计量属性与量度单位的选择。现行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成本;4.现值;5.公允价值;6.摊余成本。由于现行会计准则采用混合计量,从而造成同一资产在不同计量方法下存在较大的价值差异,从而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资产计量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资产计量应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为原则

  现行会计计量越来越强调会计信息相关性,以便决策、服务。那么,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的会计信息应该比现行会计计量反映企业不包括商誉价值的会计信息更为有用。因此,财务会计计量必然是以完整、真实地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为前提。一般认为,企业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有包括自购无形资产和自创无形资产。而现行资产观认为,资产都应该是企业因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即使企业拥有了某项未来经济利益,如果没有明确的交易或事项,也不能确认为资产,这就使得自创商誉被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从而使企业整体资产未能得到真实反映。也就是说,现行会计报表仅反映有形资产价值或企业整体资产的一部分。因此,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基本无用。

  21 世纪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企业的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传统企业主要制造业为主,以生产、销售商品为经营方式赚取利润,资产形式主要是有形资产,也就通常说的“硬资产”,知识类型、高科技企业主要以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获得利益,一般不进行生产、制造,因此,资产方式主要以无形资产为主要形式,表现在:品牌、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营销方式、人力资源等,也就通常说的“软资产”,以微软、思科、搜狐、网易等信息技术为代表企业,其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价值日趋重要,如按传统会计理论计量这类企业资产价值大打折扣,使知识型企业整体资产价值未能得到完全、真实反映。因此,笔者认为,从企业整体资产角度考虑,企业自创无形资产(商誉)必须予以计量,否则,不能真实、客观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

  二、资产计量应该采用现行市价为原则

  一般认为,任何会计计量方法都应该是对企业整体资产价值最真实的反映,因此企业的整体价值不应该因使用会计计量方法的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异,换而言之,如果企业整体价值未变化,不同的计量方法的结果大致相同。事实上,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不同会计计量方法其实反映不同资产价值属性,表现在价值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不同会计计量方法计量资产价值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

  根据现行资产定义,资产的本质特征是未来的经济利益,那么其相应的计量方法应该是现值计量,并不是现行公允价值计量,因为只有现值计量反映企业未来产出和经济利益。实践中现值之所以未得到广泛运用,究其原因:

  第一、与财务会计职能冲突。财务会计职能是反映还是预测。会计框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目标还是会计环境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笔者认为,会计逻辑起点既不应该是会计目标也不是会计环境,应该体现为:会计本质或者会计职能。会计最基本问题——会计是干吗的,一直成为困扰着会计理论研究者的难题,会计是否真的要去研究资产的价值或者资产价值形成,资产价值与价格关系之间是否一致,如果真的去探寻的话,会计变成投资计量经济学范畴。纵观会计发展历程,会计始终反映资产价格而非价值,无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均反映资产价格而非价值。事实上,价格具有可计性、价值由于存在价值观不同,不具有可计性。例如:马克思劳动价值观同西方经济学的资产效用论存在明显不同,笔者认为,对于拥有未来经济利益资产,当然是资产的未来收益决定资产价值,对于未来没有经济利益的资产,如:消耗品、原材料并不是由未来收益决定,而是由生产成本及货币因素所决定的,因此资产本质并不能完全体现为未来经济利润,其计量方法也不应该是现值计量。显然,财务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应该是反映而不是预测资产未来价值,因此采用现行市价计量可以准确、客观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其提供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相关性强;

  第二、现值计量主观性强,并因此影响了它的可靠性。在确定某项资产的贴现值时,必须先确定以下四个因素: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资产可能产生预计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流入企业具体时间以及折现率。这些因素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只能靠人们的主观预计,预计净现金流量多少、何时流入,很难找到客观的、令众人信服方法,因此其主观随意性可想而知,并且不同会计人员主观估计也会产生很大差异。由于,现金流量事实上都是在未来期间均匀地发生,而计算现值时预计净现金流量又只能按照时点来表述,于是通常只能假设净现金流量发生在期末,从而导致现值偏小;

  第三、现值计量相关性也值得怀疑。现值计量需要对未来尚未实现的经济利益进行预测,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由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建立在可靠性基础之上,没有很好的可靠性保证,其相关性也值得怀疑;

  第四、采用现值计量使资产与负债关系难以辨认。由于现值计量不是以企业现有的资产为基础,也不认可投入成本,而取决于未来持续的现金流及盈利能力。对于未来现金流为负的资产,用现值计量是负债而不是资产,同样,对于未来现金流为正的负债,现值计量是资产而不是负债。对于现时净资产为负的企业,如果它具有可持续的现金流入和盈利能力,它的整体价值可能为正;对于一个净资产为正的企业,如果没有未来持续经营能力,那么其整体资产将会大幅贬值,甚至是负资产,因此,采用现值计量好比是“魔术师” ,现行会计原则诸如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历史成本原则等都与现值计量属性相斥。

  三、资产持续期间不应该计提折旧或摊销,只存在资产升值或者减值为原则

  现行的会计理论认为,企业固定资产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仍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将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构成了企业费用。所以,随着固定资产价值转移,以折旧形式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应该得到补偿。因此折旧也是一种费用,只不过这一费用没有在计提期间付出实实在在的货币资金,但这种费用是先期已经发生支出,而这种支出的收益在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有效使用期内予以体现,无论在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都应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因此如果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或不正确计提折旧的话,都将影响企业产品成本或营业成本、损益的计算。同时,固定资产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其依据是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中有损耗,并且将成本、费用发生流转到产品当中,实现收入、费用配比,对转移到产品那部分损耗应该进行补偿。

  笔者认为,如果该固定资产不是用于生产产品,则不能发生转移,那又如何配比呢?如果该固定资产在存续期间未发生损耗,哪来的成本、费用呢?如果该固定资产在存续期间,不但没有损耗且发生升值,还计提折旧的话。显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缺乏理论依据。实事求是讲,资产在后续计量存在升值或者贬值,不应该存在折旧的问题。摊销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同样,对类似无形资产也一样存在升值或者贬值,不存在摊销。由于土地使用权未来存在较大的升值预期,就更不应该出现摊销的问题,因此资产在持续期间要么升值要么减值,不存在折旧或者摊销的问题。

  四、资产减值判断依据以企业整体资产计量方法为原则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里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是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新准则借鉴了国际准则的做法,引入公允价值。要求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一般认为;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有三种:

  (一) 永久性标准即对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恢复的资产减值给予确认。这个标准虽然避免了确认暂时价值波动形成的损失,但需要会计人员对暂时减值与永久减值进行判断。             

  (二)经济性标准即资产负债表日若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可回收金额则确认其减值。它能如实反映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价值,避开了采用职业判断区分资产减值类型的难题,便于操作。

  (三)可能性标准即要求对可能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其目的主要在于与历史成本保持一致,避免对不必要减值损失的确认。

  笔者认为,判断资产减、升值标准应依据企业整体资产计量方法、价值属性来确定。1.如果计量、核算资产交换价值,那么资产的升、减值由资产市场价格高低来确定;2.如果反映资产在用价值,资产的升、减值,要通过未来经济利益来确定,即现值比账面价值高则资产升值,否则资产减值;3.采用混合计量资产减值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企业资产形态各异,如果对企业资产计量不采用统一的计量方法,必然导致对资产不同价值属性的计量,因此从理论上讲无法进行可比。

  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采用混合计量,但未明确各项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差。实践中基于资产核算重要性原则以及核算中的简化处理,更多地对不同种类资产采用不同的确认标准。例如:短期投资与委托贷款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强,企业一般不会长期持有,采用永久性或可能性标准确认其减值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可以用某一时点的价值为标准来衡量,即采用经济性标准。而对存货、固定资产宜采用永久性标准。因为会计人员对此类资产一般相对容易区分暂时性或永久性减值,此类资产一般数量大、品种多,由于采用永久性标准不需要确认大多数资产的暂时性减值,因而大大减少了需要确认减值的资产数量和种类,减少了工作量,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长期投资在一段时间内其价值变动较大,信息使用者对其关注已不再是历史成本或现时价值,而是其未来的获利能力,只有发生价值变动性大的投资才会影响收益,在各种资产相关信息不充分,确定减值标准时也应侧重于经济性标准。笔者认为,考虑到我国目前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较低,各种资产相关信息不充分,在确定减值标准时应侧重于经济性标准,特别是对金融资产来说,资产减、升值是由市场价格高低决定,而不是依据所谓的资产定价模型,在没有市价情况下,应该通过市场比较法等技术手段确定资产市场价格。否则,会计计量的真实性、客观性从何而来。

  五、资产价格的变动对所有者权益不产生影响为原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视为利得或者损失计入损益

  为此,笔者提出不同看法:

  第一、资产价格的变动的利得损失不应计入利润。1、价值变动并没有具体的交易行为,不产生收入、费用,且具有未来不确定性,无法进行计量确认;2、现行成本并没有节约,因采取某种行动而没有采取其他行动所带来的机会利得,当采取行动后就没有了,一旦购买资产,其成本就变成现实,唯一选择出售或继续使用,因此,现行成本法采取的财务资本观的持有利得缺乏理论基础;3、资产价格变动不反映已实现的或预期的现金流量,那么计入利润是没有依据;

  第二、资产价格变动利得损失也不应计入资本公积。1、实物资本观认为,只有资产经营能力保持在期初水平之上,才能获取利润,如果资产价格变化不影响资产的经营能力,则企业内在价值也未发生变化,对企业不产生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因而对权益也不产生影响;2、这种利得、损失属于未来事项,尚未确认,即使是预期权益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下,也不应该归属于当期;3、在现行市价计量下,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不是所有者权益自身价值变动。对于上市公司来讲,所有者权益变动来自市场交易结果,而不是由企业资产、负债所决定。对非上市公司来讲,所有者权益来自股本、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其中未来盈利能力是最为核心因素。因此,资产、负债价格变动对所有者权益不产生影响。其变动差异应计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差异”科目或者“商誉”科目。

  六、资产计量必然考虑资产价值属性为原则

  计量是指会计要素量化的过程和方法,也就是对资产加以量化表述的理论依据与具体方法。它涉及到计量属性与量度单位的选择。由于不同的会计计量方法体现出资产的不同价值属性及价值形成,表现在价值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根据资产的价值属性选用恰当计量方法计量资产价值就尤为重要,它不仅仅在于是否能真实地反映资产价值,而且还影响到其提供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有用。现行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1.历史成本;2.现行成本;3.可变现成本;4.现值;5.公允价值;6.摊余成本。目前,主要运用的会计计量模式主要有五种: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公允价值、现行市价、现值。

  第一、历史成本法体现资产的属性是资产投入价值,即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其弊端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率的提高,名义货币发生变化的话,从根本上动摇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

  第二、现行成本法计量法表现出资产的属性是资产重置价值,即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第三、公允价值计量法理论上资产属性是资产交换价值,即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实践采用混合计量方法,体现是一种混合价值属性;

  第四、现行市价体现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交换价值,即按照会计核算当日的会计要素市场价格进行计量;

  第五、在现值计量法下的资产属性是资产在用价值,指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从现行的资产定义来看,现值计量模式最符合资产的定义及属性。

  显然,采用不同会计计量方法,体现资产不同价值属性,表现在价值量上存在很大差异性。即同一资产在投入成本、交换价值、在用价值、现行成本等价值属性下,由于价值属性不同,表现在价值量计量上存在很大差异性,从而不能将这些不同价值属性资产进行替代、相加、可比。因此,对于企业资产计量只有在同一价值属性下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不同价值属性的资产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

  七、资产计量必然考虑时点性为原则

  现行会计计量理论基础是不考虑时间这一因素对会计计量影响。事实上,企业经营活动是动态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会计计量是静态的话,那么其计量依据是否符合科学逻辑,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有用呢。比如,1. 往来帐会计处理:年初发生一笔应收账款1000万,年底还款,会计账务处理是平衡的。也就是说年初1000万与年末1000万价值相等。不仅如此,由于会计计量并不考虑时点性,因此表现在会计计量上任何时点1000万价值永远相等,说起来这种会计计量真是不可思议,然而现实会计就是这样做的;2.股本计量:由于会计计量不考虑时点性,股本计量是将不同时点上资本投进行累积形成了实收资本,也就是说,10前投入股本1000万和现在投入1000万价值、每年分期投入100万形成1000万三者在会计计量上价值相等,真的让人匪夷所思;3.在建工程核算:建设周期影响工程质量和成本,时间越长,成本越高,投入越大,反之,工期缩短,节约投入成本。这种简单的道理,谁都明白,但现行的会计计量由于不考虑时间因素对资产价值影响,因此不同建设周期上价值量相同的在建工程会计计量最终结果是相等的,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因此现行会计计量不考虑时间这一因素对会计影响,必然导致其提供会计信息失真。

  历史成本反映是过去投入价值,即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从时间序列角度来说是过去式;现行市价计量资产的现在市场价格,从时点上讲是反映现在的事情;现值计量体现是资产在用价值,指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反映是资产未来经济利益即未来将要或者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在表现会计计量上,我们不能讲过去、现在、未来将要或者可能发生事情进行相加、比较。

  八、结语

  总之,资产计量原则不仅影响企业资产价值,而且关系其提供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毫无疑问,对于企业资产计量,应以现行市价计量,真实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为前提。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两方面考虑,可靠性是基础,相关性是可靠性的体现。采用现行市价计量能很好满足上述要求,给报告使用者提供进行决策时所需要的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有效解决现行会计准则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6 2006。

  [2]、《会计历史与理论研究》[M]王光远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3]、《现代会计结构论》[M]  于玉林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4]、《会计理论体系研究》[M]陈国辉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1、您的稿件须是财经类的、健康向上的财会论文或探讨类文章。
2、您可以在网上直接投稿或选择附件上传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投稿。
3、我们会定期将原创文章刊登在《会计文苑》栏目,优秀文章推荐发表在《财会学习》并给作者邮寄当期样刊。
4、在本栏目发表原创文章5篇以上,且至少一篇被《财会学习》选用的,我们会为作者建立专栏。
5、发稿时请务必留下您的真实姓名、QQ、联系地址或联系方法,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6、如果是还未公开发表的稿件,您还要另投他处不希望在网上公开请点击“暂不公开”或在文中注明。
7、文章均需经过我们的审核,通过审核的文章将会刊登在相应栏目中,未通过审核的文章有可能是决定采纳发表,发表的文章我们会电话通知。
8、一般情况下,稿件审核将在收到作者投稿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如您未接到发表电话且未审核,您可另投他处,所收稿件恕不退回。
9、本栏目是广大网友展示优秀作品的平台,作者在此发表作品视为作者同意不必支付稿酬。
10、投稿网友文责自负,本站将不对您所投稿件承担任何法律上和道义上的责任!
11、咨询电话:82319999-2021 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