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沉淀知识;在这里积蓄力量;在这里思考创新!
  原创投稿栏目是广大财经工作者及爱好者发表个人原创专业文章、展示新颖学术观点的天地。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征集原创,期待您的原创!

原创投稿首页 原创天地 投稿说明 我要投稿

原创文章

我国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章清  上传时间:2005-6-21 0:0

  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研究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这不仅是因为有关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丰富和发展审计理论,还在于它有助于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研究者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多出和快出审计理论研究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在审计中是一种更为本质意义上的理论,是审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较高的层次。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的审计理论界研究中对研究方法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我国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想就目前我国审计理论界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进行研究方法进行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一、 我国审计理论界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

  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认识论等同于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使得我国审计理论研究方法比较侧重于逻辑和理性的方法,缺乏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和创新。同任何一门科学研究一样,审计理论研究也必须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和出发点。因为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会受到世界观的左右,由于世界观的不同,人们认识和研究事物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研究方法是否适当、科学,直接影响着审计理论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是促进或制约审计理论研究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当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认识论作为指导我们研究的基础,,但却不能作为对于所有具体问题的研究。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哲学方法与具体的审计理论研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是过分夸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使人们片面地认为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必然会有正确的研究方法使得在技术方法上过分地重视归纳演绎法等传统方法,而轻视实证法的倾向。这种偏重于“解释性理论”的传统的研究方法,来描述和解释现存的审计实务,从而形成了审计理论很难高于或超越现行的审计实务,从而使现行的审计实务缺乏理论指导的境地。在正确的方法的指导下,理论研究者应作出进一步的实践检验,设计出一套可供操作的实施计划、方案和措施,以获取必有的经验数据,使理论方案进一步的完善。所以应该利用演绎法具有研究结论有较强的逻辑性保证和理论基础的优点,也要利用实证法的从实际事实出发,遵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方式的特点。

  第三方面是现在的理论研究者对审计实务并不是很了解,对审计理论知之甚少,又由于理论研究方法的采用不加以分析研究地加以选择,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一些审计理论是研究者观念上的产物,无助于指导审计的实践。

  二、根据目前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现实,在具体的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重视哲学方法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运用。审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可以理解为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方法,它是审计理论研究的最高层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就是要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普遍理论应用于审计理论研究活动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构建一个与审计研究方法相适应的思维方法体系,并利用这种方法体系解决审计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我们在审计审理论研究方面运用的方法论主要是指如何把哲学方法与审计理论研究结合起来的问题,它一方面是指以哲学的方法解决审计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另一方面指的是如何根据审计科学的特点,自觉地运用哲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把哲学的一般理论具体化,以增强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哲学意识。

  二是要注意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审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指我们在认识审计科学时,所运用的最一般的思维方法。要长期的审计实践和审计理论研究方法中,已形成的审计理论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按规范法(Normative approach)和实证法(Positive approach)两大类别。规范法是以归纳演绎为主,强调价值判断,研究事物“应该是什么”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由于审计是一门社会科学,因而注重定性分析,运用规范法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是古已有之的传统。而实证法是以统计分析为主,强调经验证据,研究事物“是什么”的一种侧重定量的方法。审计作为一门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科学,在“证据”这一关键问题上,便与实证研究过程取得一致。这为实证方法融入到审计理论研究中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现状是,尽管规范研究还够不上成熟,但实证研究甚至才刚刚起步。即便在准则制订和实务规范的过程中,审计职业界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准则、规范的经济影响,也需要实证法的运用。因此,现实的任务是,不能仅仅满足于可以驾轻就熟地进行规范审计研究,而必须加快实证审计研究的步伐,加大实证审计研究的力度。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规范审计研究。而应将规范法与实证法并重,并考虑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使规范研究成果与实证研究成果能够相互借鉴和印证。我国审计职业界和学术界唯有携起手来,极大地丰富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提高我国审计理论水平这一根本目的。

  三是在借鉴吸收西方审计理论研究方法同时,不能忽视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审计环境,不能生搬硬套。由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西方有着很大的不同,导致了我国审计理论研究模式和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至使人们对有关的审计理论的认识都与西方有着显著的差异。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以文化背景、审计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为基础,深入研究、剖析这些差异对中西审计思想的影响,寻找出中西方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结合点,将中西方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并加以综合。对于西方先进的理论不能采用完全的“拿来主义”而应本着本国的实际情况加以研究,从而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理论研究方法。

  四是在倡导实证法的同时,应科学地评判应用实证法。实证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已经被大多数西方国家审计和会计界所接受,现在几乎成了审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的方法。在我国的审计理论研究中,借鉴实证法可以弥补我国规范性审计理论研究体系的不足,有利于转变审计理论研究脱离实际的状况,能促使审计界更好地面对当前的改革实践,进行实际问题的探讨,从而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审计理论方法体系。在实证法运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实证法的理论的局限性,结合各种逻辑的方法的研究。而不能过分的实证法而否认规范法的作用。从规范法和实证法的相互依赖关系来看,需要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将两者统一起来。但如果从顺应国际倾向的角度出发,审计理论研究又似乎要在学术界强调实证法的主导地位,而在实务界确认规范法的权威。于是,我国的审计理论研究如何在规范法和实证法中进行取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审计理论方法重在创新。长期以来,在理论研究水平上,审计相对落后予会计及其他相关学科,很大程度上也是囿于方法论的落后。审计理论方法的创新主在表现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论上的创新。我们应该认识到审计理论的研究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以刻板的、僵化的眼光看待审计现象,同样也不能以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审计理论研究方法。在具体研究审计理论问题时,研究人员应尽可能排除自己的个人偏见与主观的价值判断,通过实证研究,对审计实务及相关现象“是什么”做出客观、准确的解释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利用规范的方法得出“应该是什么”的审计规范理论。还需在实践中检验审计规范理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又成为实证研究的任务。总之,整个审计理论研究围绕着“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再实证研究”这条思路展开,使审计理论在密切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发展。 我们一定重视理论方法的研究,并使之成为审计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突破,将为我国审计理论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

1、您的稿件须是财经类的、健康向上的财会论文或探讨类文章。
2、您可以在网上直接投稿或选择附件上传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投稿。
3、我们会定期将原创文章刊登在《会计文苑》栏目,优秀文章推荐发表在《财会学习》并给作者邮寄当期样刊。
4、在本栏目发表原创文章5篇以上,且至少一篇被《财会学习》选用的,我们会为作者建立专栏。
5、发稿时请务必留下您的真实姓名、QQ、联系地址或联系方法,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6、如果是还未公开发表的稿件,您还要另投他处不希望在网上公开请点击“暂不公开”或在文中注明。
7、文章均需经过我们的审核,通过审核的文章将会刊登在相应栏目中,未通过审核的文章有可能是决定采纳发表,发表的文章我们会电话通知。
8、一般情况下,稿件审核将在收到作者投稿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如您未接到发表电话且未审核,您可另投他处,所收稿件恕不退回。
9、本栏目是广大网友展示优秀作品的平台,作者在此发表作品视为作者同意不必支付稿酬。
10、投稿网友文责自负,本站将不对您所投稿件承担任何法律上和道义上的责任!
11、最终解释权归正保会计网校所有。
12、咨询电话:82319999-2021 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