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英国,从伦敦到纽卡斯尔,北岩银行各分行门口排起长队,储户争相取款,在纽卡斯尔甚至出现了储户为争夺队伍位置而扭打的混乱场面。尽管政府和金融部门都发出呼吁,要客户保持冷静,每天仍有成千上万人在上述银行的营业所和网上提取存款。由于许多人无法如愿,更加剧了恐慌,许多储户表示,无法相信这家银行下个星期是否还能存在。 是什么原因导致英国百姓如此惊慌呢?按照英国的金融补偿条例,如果银行倒闭,存款数额少于2000英镑的储户可获全额补偿。但如果存款超过2000英镑,补偿的上限则到3.5万英镑为止,超出2000英镑的部分只能获得90%的补偿。也就是说,存款3.5万和35万英镑的储户最后都可能只获得3.17万英镑补偿。预计存款的重大损失,导致了存款人的疯狂挤兑。 英国北岩银行的挤兑潮给我国目前的金融制度敲响了警钟,由于我国当前存款保险制度的缺失,一旦中国出现类似的银行危机,就会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致命的伤害。所以,加快存款保险已经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实行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广大储户利益的需要。
作为信用中介的银行,其基本特征是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即银行大部分资金是以负债的形式吸收的机构和个人存款,自有资金只占全部资本的小部分,在经营管理不善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导致不能按时清偿债务时,就易引起银行信用危机。我国金融业目前的现状是大多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完全转变,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居民高债权、企业高债务、银行高风险、政府高成本”的社会资金恶性循环仍未打破。从目前看, 储蓄依然是大多数我国居民的首选金融投资方式。到目前为止,全国居民储蓄存款已达17万亿元。储蓄存款是我国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银行对亿万储户的硬负债,到期必须足额还本付息。存款人一般并不知道银行是否在从事风险较大或很大的活动,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存款人的利益有可能得不到保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其本意就是保护存款人,特别是中低额储户的利益。这样,存款人也不会轻易大量提款,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能够比较稳定,有利于金融业务活动的开展。
建设银行最近研究报告显示,在央行近年来连续多次加息,个人房贷款支付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意味着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在近一个时期内已经逐渐步入违约高风险期。数据显示,工、中、建三大行房地产贷款中的个人住房贷款由2005年末的10127.23亿上升至2006年底的11760.66亿。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由2005年末的184.42亿上升到2006年末的192.41亿。在海外金融风波的威胁下,我国要防范风险,稳定金融,就必须“防患于未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或保险机构就是有效抵御这种风险的重要举措。
山东省济宁市工商银行/毕可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