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惠农到户项目建设资金审计的思考
分散到农户的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指沼气池、水窖、水井等项目建设,它不仅是惠农的民生工程,而且是生态能源工程,对农村、农业、农民现实生活和长远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些建设项目的主要特点是:
1.建设项目直接到户,农户是建设资金的落脚点,也是项目实施情况的“照妖镜”。项目建设是否实施,是否有效益,只有到农户查验才有结果。
2.建设项目多,分布面广,涉及千家万户,不少还是山大人稀的边远地区,逐户查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十分困难。
3.单项建设资金额度小,很不起眼,一般不被重视,但汇总起来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各级政府、部门均投入了大量资金。有关情况表明,完工项目的真实性容易出问题,有的未完工,有的未动工,但施工单位仍然作完工上报领款。项目完工的真实性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4.单项建设项目的国家补助资金数额一般比较明确,物资配备一般比较具体,且多是政府采购,除物资配备外的技术人员工资等剩余补助资金也比较明确,主要考量标准比较清楚。
基于上述特点,对惠农分散到户的项目建设资金进行专事审计十分必要。在进行专事审计时,可以考虑“一把抓”的办法,即:集中审计一个或几个乡镇,把这个乡镇所有渠道的惠农到户资金搞清楚。其审计方案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审计目标:主要是绩效,通过掌握建设项目的效率、效果、效益,揭示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提出进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的建议。
审计对象:主要定为一个或几个乡镇建设单位。
审计范围:主要为某一年度或近几年度的安全饮水等惠农到户的各类项目、各级财政资金。
审计内容:主要为项目建设承包情况、进展情况、投产使用情况、资金到位情况,建设资金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
审计重点:主要是审查核对各项资金受益农户的项目建设情况、物资配备情况,建成使用运行情况,未建成原因以及有无乱收费情况等。
审计的方法手段:一是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相关项目各村组受益农户花名册及项目实施情况的审计表格,供查对时反映各方面情况使用。二是到村组农户核对建设项目进展实施情况,除集中几个村组全面查对外,其他村组最终抽查面应在50%左右。三是在人力配备上,除审计人员外,各乡镇建设单位,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农业服务中心、村组等都应抽人参加,这既是他们的职责,也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难题。
审计的步骤安排:
1.如果是当年实施的项目,可在项目计划下达承包期进行事前审计,审计承包合同的合理性、合法性、了解款项物资下投情况和标准,以及受惠农户情况;在第一批资金物资下拨到承包单位三个月后和十月份左右可进行事中审计,主要审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在项目建设期结束验收后,再进行事后审计,主要审计项目建设成果、效益(如果是以前年度建设的项目,那就只能是一次事后审计)。
2.根据各次到户核对结果,逆向倒查资金流程各个环节的下拨使用情况,锁定相关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性质。
3.按照各期审计情况,及时向政府等有关部门报告,提出加强管理和决策的建设性意见。
这种“一把抓”的审计形式,(也可以说是“解剖麻雀”的审计形式),涉及项目多、部门广、资金量大、方法简单、效果明显、直接、实在,可提供全面、详实的信息。同时还可以解决以往专项审计中鞭长莫及的困难。方法运用得当,也不十分耗时耗力,可以充分发挥国害审计“预警、揭露、抵御”的免疫功能,起到以下作用:
1.审计结果直接反映了各类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通过倒查资金的流程及使用环节,可以明确哪个环节,哪个部门出现问题及性质,予以处理。
2.审计结果反映了各个阶段项目建设进度情况和管理情况,可及时地、不断断地为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施工单位提供情况和管理建设,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进展。
3.审计结果虽然只是一个或几个乡镇的问题,但却有代表性,有辐射作用。有关建议为各级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提供决策依据,使审计结果在更大范围发挥影响作用,尤其是县辖范围内。
除上述“一把抓”的审计形式外,还可采用审计调查方法,调查核对多个乡镇的惠农到户一个或多个项目建设的农户。通过审计调查发现建设项目实施及资金管理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使惠农到户项目建设真正起到惠农作用,环保作用。
下一篇: 汕头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审计工作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