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研究的必要性
「摘要」:社会责任成本作为成本理论研究的前沿,对传统成本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从长远来看其研究和实施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因而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的研究将成为一种必然和趋势。本文主要从社会责任成本的成本内涵和成本内容方面,阐述社会责任成本的特殊性,并通过与传统产品成本的比较,进而得出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指出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研究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责任、成本理论、社会责任成本
在当代,企业已被作为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看待,企业的行为也被当作社会行为来认识,企业及其行为的价值已不仅仅体现为增进微观利益,其经济价值只有在符合或有益于社会整体功利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肯定性评价。由此可见,公司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要求公司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在现代社会显得过于狭隘和自私,公司应从追求利润的单纯目标中解放出来。经济发展到这一时期,评价公司行为价值好坏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即不仅仅考虑利润多少,而开始充分考虑公司行为的后果,获得利润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性质等。因此,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的研究有着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一、社会责任成本的特殊性
社会责任成本的特殊性要求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的研究,不断完善和发展传统产品成本理论的内容体系,以更好地发挥其核算和监督的职能。
社会责任成本理论是对传统成本理论的新发展,它以“社会代价论”理论基础,从整个社会角度来探讨成本问题。与传统成本理论相比,在成本内涵、成本内容和成本特点方面都有所不同。
首先,在成本内涵上,按照成本层次理论,社会责任成本属于宏观成本的层次,在考量成本对象的范围时,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比传统微观成本层次的内容要丰富的多。根据成本内涵的变化,对社会责任成本的概念也有了新的理解。社会责任成本是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成本的有机结合,它以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进一步讲,社会责任成本是指一个公司或企业从事谋利经营活动而消耗的并未计入自身成本费用中的社会资源或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其次,在成本内容上,由于社会责任成本在成本内涵上的变化,其相应的成本内容构成也较以前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本。企业发展应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前提,切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暂时的发展。
2、资源成本。是指对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因其对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而向资源所有者支付的资源使用费,它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有偿使用的货币表现。
3、人力资源成本。是指企业为发展人力资源所发生的耗费与支出。这里认为人力资源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所以,人力资源成本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成本。其表现形式有对员工的招募录用费用、劳动报酬、集体福利、教育培训支出、职工社会统筹保障金等。
4、消费者责任成本。是指企业对现实的和潜在的使用其产品或劳务的顾客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耗费与支出。
5、社区公益成本。是指企业为社区及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所发生的各项耗费和支出。
6、其他责任成本。包括企业对国家、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等的责任成本,如税务成本、企业长期发展成本(研发费用等)、诉讼费用等。不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的研究,就无法应对成本内容的不断扩大的要求,使新增的成本对象得不到相应的核算和反映。
最后,在成本的特点上,社会责任成本在成本内涵和成本内容的变化,必然会使得社会责任成本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产品成本的新的特点,见表1.
表1:社会责任成本与传统产品成本的比较:
社会责任成本 传统产品成本
1、 社会性 相对独立性
2、 间接性 直接性
3、 主观性 客观性
4、 模糊性 明确性
5、 滞后性 及时性
6、 多重性 相对单一性
我们知道根据成本会计的相关理论,传统产品成本的上述特征都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在计算其产品成本时也是相对独立的,一般以生产的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很少考虑社会经济运行的宏观要素,这也决定了成本内容的相对单一性。直接性表现为,企业内部产品发生的成本直接由企业本身承担,不能转嫁给他人。传统成本理论有一套相对成熟和完整的成本核算理论,对产品成本的核算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所以,使得产品成本的对象比较明确,计量的结果也比较客观,并使企业的产品成本信息能够及时地得到反映。
相比之下,由于社会责任成本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对其特征做进一步的解释。
1、社会性。这是社会责任成本的首要特征。社会责任成本从宏观上考量成本,这就需要挣脱原来企业为立足点的束缚,站在整个社会的立场上考虑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这种利益关系的矛盾冲突和协调而发生的社会代价。正是这种社会性,使社会经济成本在空间上涉及的范围更广泛,在时间上影响的跨度更大。例如,一个工厂排放的废气,危及千百居民的生活,而非再生性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间接性。社会责任成本在更多的情况下并不表现为某个经济组织经济行为的直接耗费结果,而是某个经济组织的经济行为通过社会联系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其他经济组织或整个社会承受由此而产生的损失或代价。这种耗费的间接性,也决定了社会责任成本在补偿上的间接性。既然转嫁给其他经济组织或整个社会的耗费或损失产生于某个经济组织的经济行为,那么,这种耗费或损失的补偿理所应当的也应由该经济组织承担。
3、主观性。主要是计量方法上的主观性。由于社会责任成本涉及未来的潜在损失,往往无法直观地通过已发生耗费或损失的原始数据进行核算,在许多情况下只能依靠职业判断来确认,因而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4、模糊性。社会成本的多重性和计量方法的主观性,必然导致计量结果上的模糊性。社会责任成本涉及的内容不但多,而且有些损失还不可能予以量化。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得到期望的精确结果。
5、滞后性。社会责任成本与其补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这不仅因为社会责任成本的间接性,使社会责任成本的计量存在一定困难,还因为社会责任成本在时间上的转移,使其不能及时获得补偿,这种补偿滞后使得大多数社会责任成本通过时差而被“放大”即所要求的物质和价值补偿往往大于所发生的社会耗费和损失,甚至难以得到足额补偿,使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渐趋恶化。
6、多重性。社会责任成本是社会经济系统运行中,对社会经济资源耗费的价值反映。由于社会经济系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力资源等等方面,使社会责任成本的成本内容异常丰富。
社会责任呈现出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将社会责任成本理论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课题来研究,而不能生搬硬套地用传统产品成本理论的内容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知,社会责任成本在成本内涵和成本内容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社会责任的特殊性给传统成本理论带来的挑战,为适应实践不断的要求以及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应有的职能,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的研究是事在必行的。
二、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研究的措施
要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的研究和实施,仅仅认同公司社会责任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障其实现。
1、从企业角度来讲,要促进社会责任成本的研究,需要在企业内部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的实施,各企业建立统一的社会责任成本管理中心,在实践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以推动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将社会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不仅可以推动社会责任成本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传统成本理论体系的完善。
2、从政府角度来看,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的研究,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和指导。政府在会计政策法规上的制定和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可以为社会责任成本的研究提供指导方向和宏观研究环境。
3、本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应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以加快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不断完善社会责任成本的核算方法等社会责任会计的一些相关理论问题,如确认、计量、披露等内容,深入了解其实施现状和发展水平,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只有不断加快社会责任成本相关理论的研究,才能为社会责任成本的实施扫除障碍。
参考文献:
〔1〕阳秋林。架构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指标分析体系〔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
〔2〕吴 俊。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几点思考〔J].会计研究,1994,(6)。
〔3〕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周朝琦。成本控制〔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
〔5〕冯 奎。企业责任多面观〔N〕。 人民日报,2000 - 04 - 25.
〔6〕李定安。成本会计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
周美荣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