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沉淀知识;在这里积蓄力量;在这里思考创新!
  原创投稿栏目是广大财经工作者及爱好者发表个人原创专业文章、展示新颖学术观点的天地。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征集原创,期待您的原创!

原创投稿首页 原创天地 投稿说明 我要投稿

原创文章

浅谈中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不会破产的主要理由

作者:商江  上传时间:2007-10-28 0:0

  提要:中国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举办者是国家。中国政府有能力举办高等学校,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经费将逐步增长,中国政府对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中国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不具备破产的条件。

  关键词: 中国;  公办;  普通高等学校; 不会破产;  主要理由;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有的文章把中国的高等学校与“破产”联系在一起。

  2005年12月22日,中国证券报(记者申屠青南)《社科院社会蓝皮书提醒 注意高校贷款金融风险》:中国社科院昨日发布的2006年社会蓝皮书提醒,高校贷款有可能成为新的高风险贷款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达1500亿-2000亿元,由于贷款额度太高,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部分高校已没有偿还能力。为了预防这一金融风险的扩大,建议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规范地方政府和高校管理者的行为,同时银监会要加强对商业银行高校教育贷款行为的监管。

  2006年2月13日,《董事会》(江苏董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地址:南京市高云岭56号)(陈茜)《盲目扩张的危险:我们的大学会倒闭吗》:在未来几年中,大学的破产或者债务重组将是高概率事件。

  2006年6月28日,:燕赵都市报 (作者:马国川)《有多少大学正在破产?》:东南沿海有一所高校,伴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由于贷款额度太高,已没有还贷能力,在地方政府的调解下,以“置换”的方式,转到另外一所大学门下,改换了门庭。如果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核算,这所大学其实已经破产了!

  2006年9月8日, 新华网(张先国茆琛)《高校“负债运行”问题突出 盲目扩张酿苦果》:目前,有的大学已亏损运行,连债务利息都无法偿还,其实已经游走在“财务破产”的边缘。

  2006年11月15日,中国财经报(何建红)《05我国高校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至2000亿元》:扩建带来的巨额贷款已成为困扰整个高校发展的一个严峻考验。一些业内人士声称:按照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一些高校其实已经破产。

  2006年12月18日,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姜榕)《高校盲目扩张陷于危机 地方政府难辞其咎》:从1999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中的中国高等院校,2008年前后将陆续迎来还款高峰。但是,由于贷款额度太高,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部分高校已没有偿还能力。有的高校甚至连利息都难以承受。据悉,中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2500亿元。有业内专家指出,按照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一些高校其实已经破产。

  《现代汉语词典》对“破产”的解释:①在资本主义社会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时,法院根据本人或债权人的申请,作出裁决,把债务人的财产变价依法归还各债主,其不足之数不再偿还。②丧失全部财产。③比喻事情失败(多含贬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四号发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是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其适用范围是全民所有制企业。非全民所有制并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破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9章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执行。我国破产法规定,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本法规定宣告破产。可见,在我国“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法定的企业破产原因和条件。就全民所有制企业而言,还必须是其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所致。因政策性亏损或者上级主管部门错误的行政干预、价格政策变化等原因,使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一般由国家按计划在一定范围内给予补贴,不会产生破产问题。破产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为了所有债权人的利益,将债务人的全部财产按一定顺序和比例公平地偿还给债权人。

  “破产”的重要特征是“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从这一特征来看,中国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不具备破产的条件。(实际上,公办高等学校属于事业单位,不应用“破产”概念)

  一、中国政府有能力举办公办高等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七章“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 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七章“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第六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的举办者应当保证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国家没有能力公办高等学校,公办高等学校才会破产。

  我在网上查了全国国有资产状况和2001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情况。

  1994年5月12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发布国有资产统计结果的函》(国资综函发〔1994〕58号):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到1992年底,全国国有资产的帐面价值总量已达30697亿元(不含资源性资产和军队、武警中的国有资产),比上年的26846亿元增加3851亿元,增长率为14.3%。在国有资产总量中,中央单位管理的国有资产总额为14584亿元,占47.5%;地方管理的国有资产总额为16113亿元,占52.5%。从资产用途上看,全国经营性国有资产为22101亿元,占总量的72%;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为8596亿元,占总量的28%。经营性国有资产比上年增加了2565亿元,增长率为13.1%。

  1999年8月27日,《国际金融信息报》驻京记者 方冰《财政部亮国有资产“家底”──统计显示:1998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82211亿元》:据财政部日前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 1998 年底, 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 82211亿元,比1997年增长13.8%,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为62405亿元,占75.9%,比上年增长1 5.4%;非经营性国有资产19806亿元,占24.1%,比上年增长9.3%。

  2002年6月18日,新华社《我国国有资产总量突破十万亿元》:据财政部最新统计,到2001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9316.4亿元,比上年增加10457.2亿元,增幅为10.6%。在全国国有资产中,经营性资产73149.3亿元,占66.9%;非经营性资产36167.1亿元,占33.1%。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2002年3月6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关于200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01年,全国财政收支超额完成预算,中央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之内。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完成16371亿元(不含债务收入,下同),比预算增加1611亿元,比上年增加2976亿元,增长22.2%.全国财政支出完成18844亿元,比预算增加1486亿元,比上年增加2957亿元,增长18.6%.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2473亿元。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2003年3月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18914亿元,比预算增加899亿元,比上年增加2528亿元,增长15.4%.全国财政支出22012亿元,比预算增加899亿元,比上年增加3109亿元,增长16.4%.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3098亿元。

  财政部部长 金人庆 ——2004年3月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关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第一次突破两万亿元,达到21691亿元,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增长14.7%,完成预算的105.8%;全国财政支出24607亿元,比上年增加2554亿元,增长11.6%,完成预算的103.8%.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2916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04年预算执行情况及05年预算草案报告》:2004年,全国财政收入在2003年突破两万亿元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达到26355.88亿元,比上年增加4640.63亿元,增长21.4%,完成预算的111.8%;全国财政支出28360.79亿元,比上年增加3710.84亿元,增长15.1%,完成预算的105.9%。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2004.91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关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三万亿元,达到31627.98亿元,再上了一个新台阶,比2004年增加5231.51亿元,增长19.8%,完成预算的108.1%;全国财政支出33708.12亿元,比2004年增加5221.23亿元,增长18.3%,完成预算的104.5%.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2080.14亿元。

  以上可以看出,中国公办高等学校的举办者实力比较雄厚,国有资产总量突破十万亿元。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三万亿元。有国家做靠山,中国公办高等学校能破产吗?

  二、中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财政性经费逐步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七章 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具体比例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七章“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第六十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拔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我在网上查了2000年以来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为3849.08亿元,比上年的3349.04亿元增长14.9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2562.61亿元,比上年的2287.18亿元增长12.04%.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2085.68亿元,比上年的1815.76亿元增长14.87%.

  《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为4637.66亿元,比上年的3849.08亿元增长20.4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3057.01亿元,比上年的2562.61亿元增长19.29%.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2582.38亿元,比上年的2085.68亿元增长23.81%.

  《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为5480.03亿元,比上年的4637.66亿元增长18.1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3491.40亿元,比上年的3057.01亿元增长14.2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3114.24亿元,比上年的2582.38亿元增长20.60%.

  《关于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为6208.27亿元,比上年的5480.03亿元增长13.2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3850.62亿元,比上年的3491.40亿元增长10.29%.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3453.86亿元,比上年的3114.24亿元增长10.91%.

  《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为7242.60亿元,比上年的6208.27亿元增长16.6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4465.86亿元,比上年的3850.62亿元增长15.98%.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4027.82亿元,比上年的3453.86亿元增长16.62%.

  以上不难看出,中国政府的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465.86亿元,比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562.61亿元增长1903.25亿元。2004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4027.82亿元,比200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2085.68亿元增加1942.14亿元。

  有资料说,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财政支出增涨迅猛,从1996年到2004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由1211.9亿元增长到4027.8亿元,年均递增16.2%;财政性教育经费由1654.2亿元增加到4465.9亿元,年均递增13.2%,均超过了同期GDP年均增长9.1%的水平。

  在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中,高等教育一般占总量的四分之一。

  2006年3月20日,《中国经济时报》(崔克亮)《“想靠国家给大学更多的钱,一时半会没戏!”》:3月19下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第五单元关于“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来自北京大学的张维迎教授紧接着向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楼继伟提出了“有关教育经费”的问题。楼继伟解释:“虽然我们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不高、不足,但是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教育经费中用于高校的比重在全世界是最高的。

  2006年5月26日,中央电视台《财政部副部长谈财政支出:一年如何花3.8万亿》:央视《决策者说》5月25日播出了《楼继伟:3.8万亿怎么花》,根据财政部的解释,2006年度的财政预算的显著变化是,教育投入增加15%,总额达到4546亿元。2004年的时候是3300多亿,2005年的时候是3900多亿,到2006年的时候一下变成4546亿,这是在教育领域,这个增量意味着什么?

  上述信息足以证明,中国公办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没有“破产”迹象。

  三、中国政府对公办高等教育实施有效监督管理

  中国政府举办高等教育是量力而行的,不是盲目发展的。国家不仅对招生规模进行宏观调控,而且对教育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管。

  我在网上查了2000年以来的教育事业统计公报。

  《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041所,比上年减少30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20.61万人,比上年增加60.93万人,增长38.16%;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556.09万人,比上年增加142.67万人,增长34.51%.

  《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225所,比上年增加184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68.28万人,比上年增加47.67万人,增长21.61%;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719.07万人,比上年增加162.98万人,增长29.31%.

  《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396所,比上年增加171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20.50万人,比上年增加52.22万人,增长19.46%;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903.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29万人,增长25.63%.

  《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382.17万人,比上年增加61.67万人,增长19.24%;在校生1108.56万人,比上年增加205.2万人,增长22.72%.

  《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447.34万人,其中本科209.91万人,高职(专科)237.43万人;在校生1333.50万人,其中本科737.85万人,高职(专科)595.65万人。

  《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504.46万人,比上年增加57.12万人,增长12.77%;在校生1561.78万人,比上年增加228.28万人,增长17.12%.

  据了解,全国2006年本专科招生计划530万(其中本科生260万),比2005年增长5.06%.

  2006年5月10日新华网《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有必要适当控制高校招生增长幅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高等教育工作汇报。会议强调,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有必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会议指出,相对稳定招生规模,有利于集中必要的财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集中精力,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有利于逐步解决当前高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

  2004年7月13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财〔200418号)指出: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教育投入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高校在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为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利用银行贷款(以下简称贷款)改善办学条件,解决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但是,高等学校在利用贷款加快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高校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够,还贷的责任意识不强;个别高校贷款论证不充分,贷款规模大大超出高校的经济承受能力;有的高校缺乏勤俭办事业的思想,不切实际地依靠贷款铺摊子、上项目,盲目追求高标准。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

  2004年10月18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资金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4]38号)指出:为加强直属高校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教育部、财政部分别于2000年、2002年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教财[2000]14号)以及《关于清理检查直属高校资金往来情况,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的通知》(教财[2002]2号),在绝大多数直属高校得到较好地贯彻执行。但近年来从审计、检查的情况看,仍有少数高校对资金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或对已有的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致使学校在资金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和隐患,给学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或债务危机。

  2004年12月24日,《教育部关于建立全国普通高校资金监控系统的通知》(教财[2004]46号)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为进一步规范直属高校银行贷款行为,控制贷款规模,防范财务风险,并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财[2004]1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资金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4]38号)等文件精神,我部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建立直属高校银行贷款审批制度。

  以上事实告诉我们,在政府有效监督管理下,中国公办高等学校不至于发展到“破产”的地步。

  综上所述,中国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举办者是国家。中国政府有能力举办高等学校,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经费将逐步增长,中国政府对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中国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不具备破产的条件。

  作者:商江 1953年2月出生  汉族 男 籍贯:黑龙江省大庆市  1974年7月毕业于大庆师范学校数学专业 1985年10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党政干部基础科(自学考试) 1998年12月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  1986年评为经济师后从事公务员、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教育科学/教育经济

  工作单位: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新村纬二路8号

  邮政编码:163311

  电话号码:0459-6376965

  传真:0459-6363026

  移动电话:13644692185

  E-MAIL:dqddsj@vip.163.com

  E-MAIL:dqddsj@yahoo.com.cn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网址:http://www.edudq.net.cn

Shallowly discussed China handles fairly the major reason which the ordinary college cannot go bankrupt
Daqing broadcast television university  SHANGJIANG
Abstract: China handles fairly ordinary college conducting is the countr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the ability to conduct the college, along with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China will handle fairly the ordinary college the funds gradually to grow,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will handle fairly the ordinary colleg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 surveillance and the management, China handles fairly the ordinary college not to meet the bankrupt requirement.

  Key word: China; Handles fairly; Ordinary college; Cannot go bankrupt; Major reason;

  《浅谈中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不会破产的主要理由》发表在《正视中国教育——-商江教育论文选集》(由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7年3月初出版发行。统一书号:ISBN 978-7-900722-51-5 全书收录论文25篇。责任编辑:瞿丽侠;封面设计:吴凤鸣。定价:23.80元。)第225页-第236页。

  补充资料:

  2007年3月12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焱) 《周济:高校债务要认真解决 几近破产有些言重 》:3月11下午,来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大会的周部长刚一进入人民大会堂,立刻就陷入了媒体记者的包围圈。对于近期社会关注度很高的高校债务问题,周部长表示,扩招后,高校投入增长也很快,“大概增加了5000多个亿,其中2000个亿是贷款,政府投入了500个亿,所以不是像一些人所说那样到了破产的边缘,但是要认真地加以解决。”

  2007年9月12日,人民网-教育频道 《周济:高校债务2000多亿 问题并不严重》:就高校债务问题,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今天国务院 新闻 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高校债务约2000多亿,是历史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并不像有些同志想象的那么严重。 从根本上说,要加大财政投入,将来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对高校的生均拨款都将增加投入,逐步偿还基本建设债务。

1、您的稿件须是财经类的、健康向上的财会论文或探讨类文章。
2、您可以在网上直接投稿或选择附件上传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投稿。
3、我们会定期将原创文章刊登在《会计文苑》栏目,优秀文章推荐发表在《财会学习》并给作者邮寄当期样刊。
4、在本栏目发表原创文章5篇以上,且至少一篇被《财会学习》选用的,我们会为作者建立专栏。
5、发稿时请务必留下您的真实姓名、QQ、联系地址或联系方法,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6、如果是还未公开发表的稿件,您还要另投他处不希望在网上公开请点击“暂不公开”或在文中注明。
7、文章均需经过我们的审核,通过审核的文章将会刊登在相应栏目中,未通过审核的文章有可能是决定采纳发表,发表的文章我们会电话通知。
8、一般情况下,稿件审核将在收到作者投稿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如您未接到发表电话且未审核,您可另投他处,所收稿件恕不退回。
9、本栏目是广大网友展示优秀作品的平台,作者在此发表作品视为作者同意不必支付稿酬。
10、投稿网友文责自负,本站将不对您所投稿件承担任何法律上和道义上的责任!
11、最终解释权归正保会计网校所有。
12、咨询电话:82319999-2021 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