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一下我的背景,在职上班党,本科毕业开始考试,三年通过专业阶段,前面两年都是报四科过2科,另外两科都是差几分通过,建议大家还是量力而行,2-3科最合适。
会计在这些科目里面分数最高,自我感觉学的也最扎实。我听的是高志谦老师的课程,他的课风趣且内容易懂,课时不算太长,听完一节课我会仔细研读对应的讲义,一章结束之后会做讲义对应的例题,尤其是大题我会拿A4纸在旁边一道道写答案,写完再一步步核对。分录、题、科目之间的结转,相抵,都有固定的规则,一些重难点章节比如金融资产金融负债,长投等,我会把课听三四遍,直到差不多听懂为止,再用A4纸把关键的分录步骤从头到尾分类写出来,再结合讲义具体的题目理解消化,这个方法同样适用最后的合并报表,多做不同类型的题目,平时针对性的训练,将分录烂熟于心会大大提高你的做题效率。财管是比较复杂的数学,公式量多,应用场景也不同,达江老师的课相对精简,提炼出了每一节的重点,我听完课就会开始做题,在题中熟悉每个公式的运用,碰到特别长的比如管理用报表改进的杜邦分析法,我一般在草稿纸上自己推上几遍,让公式有个大概印象在脑子里,能理解的部分就理解,不能理解的就背下来,考前反反复复把选择题涉及到的计算在电脑上做了三遍,一来提升自己运用公式的速度,二来锻炼考试在电脑上答题的速度。财管一定要习惯在电脑上敲公式敲数字,考试才能做到心中不慌,安心答题。
审计是很晦涩的语文,文字都能看懂,却不懂是什么意思,一做题看上去都对,又好像都不对,这样就是压根没有理解审计的知识,只凭着自己的经验在答题。这一科我学完一章,就会开始每天花30-40分钟读讲义,一边读一边思考里面的逻辑含义,前前后后读多了,我发现好像能理解一点了,做题也开始有点窍门了,读过很多章后,自己能融会贯通前后的知识了,最后考试综合题的一些文字题,都有针对性的背过老师划的重点,最后也是刚好通过。
税法经济法战略,这三科相对简单一点,税法比较碎,零碎知识多,我一般都会拿出总结性的讲义来背,各种税率,各种场景的计算,平时多做计算题,掌握规律。经济法的法条比较重要,考试都是直接写法条再引用文中内容,考前可以背熟老师总结的常考的法条,考试就能照搬。战略我花的时间很短,主要听了串讲班,背了杭建平老师的定心丸,这本册子相当重要,我在考前两个月每天背两个小时,做了一些选择题,考试的时候先做的大题,把自己马上能想出来的答题点写上,写完再开始做的选择,考试时间很紧,一定要背熟,否则高压环境很有可能让你忘记。
以上是我前几年考试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我今年也在准备注会的综合阶段,祝广大考友们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