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讲“油价越涨,小排量车越好卖”,但是从几次调高成品油价格后中国车市的表现来看,销量不但没上升反而呈快速下降趋势。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汽车进入家庭也是近十来年的事情,普通工薪阶层的年收入还不算多,个人的消费水平还较低。汽车生产企业为了适应这一环境,更多投放的是低端汽车产品,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小排量车有两种:一种是价位集中在5万元以下的小排量车,另一种小排量是品质较高价位在10万元左右的,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左右着消费结果。购买小排量轿车的用户大多经济实力相对有限,在购车时对车辆性能、油耗关注度大。由于自身收入较低,他们对购车、用车成本的敏感度要远远高于购买高档车的用户。而购买车价位越低的用户,这种顾虑就更加明显。
从前几次调整油价来看,油价每上涨一次小排量车的劫难就多一次。为何高油价环境下,小排量车的销量不升反降呢?高油价为何总跟小排量车过不去?每次油价上涨受伤害的为何总是小排量车?到底根源何在?墙头草经过长期研究分析后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多数消费者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买车的目的主要是出行代步,目标自然落在5万元以下的小排量车上,购买这类车型的消费者本身经济条件就不是很宽裕,买车是为了代步,油价上涨后,很容易就会打消购车念头或是推迟购车。由于经济收入的局限性也不允许他们买高档车和大排量车,因而他们受油价上涨影响的敏感度也自然高,因而小排量车的销量呈现日益下滑趋势。自油价上涨以来,咨询小排量车的消费者多了,但多数只是“只看光问不出手”,并未出现人们期待的真正购买行为。
2、由于受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影响,价位在10万元左右的小排量车,多数消费者是不会去买的,在这个价位或者再多加点钱选购排量和尺寸更大、配置更多的家用轿车。这个档次和价位的小排量车主要消费者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新兴人类,他们只是小众而非大众消费人群,自然这类车的销量也就上不去。
3、购买小排量车的另一个用户群就是工作时间不久的80后消费者。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心目中“掌上明珠”,家中的“小皇帝”属生活的“享受派”,对车的渴望大,但同时他们的父母经济收入有限,他们自身的经济多数入不敷出,正面临结婚,购房的压力,在成品油价格大幅上升的背景下,购车的愿望也就只好推迟实现了。
4、购车用于上下班和短距离出行的用户,通常不会购买大排量车。小排量车销量下滑除油价上涨的影响外,还有相当一部份有经济实力并有购车意愿的消费者被08年中国股市坑苦了,钱被牢牢地套在股市里苦不勘言,暂时无法从股市抽身出来,购车的愿望短时间无法实现。
5、在中国的“准有车一族”中,有相当多的一部份消费者是有车也可无车也可的,,但因同事、同学、临居、街坊有人买了车,自己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也不管自己适不适合买车,购车的作用有多大,跟风成为有车一族的人大有人在。这类人买车只会攀比着往更高档次的车型买,决不可能委曲求全成为小排量车的消费者,这类人他们对车的要求是宁缺勿烂,高油价使这类人的汽车梦不得不醒或延迟,这样无形中分流了不少小排量消费人群,因而小排量车的消费市场越来越痿缩。
6、有相当一部份小排量车的准消费者在当前高油价背景下,加之众多媒体大量宣传新能源车的好处时,也直接地促成了他们现在暂不购车,希望等新能源车上市后再出手购车,小排量车的潜在消费人群的增长直接受到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