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1.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五种资源之间的联系?(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解答: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一般有五种,分别是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稀缺资源、不可被模仿的资源、不可被替代的资源和持久的资源。这五种资源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严格区分的,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从企业经营角度而言,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一定是要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也就是说这些资源要能够帮助企业做得比竞争对手更突出。但企业依靠这些资源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能够长期存在,例如一个企业拥有很完善的营销网络,依靠这个网络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销售,但如果竞争对手花费巨资也建立了自身的营销网络,企业的这种竞争优势就会丧失。因此,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仅能够带来竞争优势还不够,还必须体现为稀缺、不可被模仿或不可被替代等特征。此外,稀缺和不可被模仿、不可被替代之间也不是完全对立的。有些资源属于稀缺资源,同时也会是不可被模仿或不可被替代的,例如有些著名旅游景点就属于这种类型,而有些资源属于稀缺资源,但有可能找到替代性的资源,例如企业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
2.企业集团多元化较容易地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理解(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集团多元化容易分散风险,也就是说风险较小,那么得到融资的机会就越多。还有就是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可以进入新领域,市场更广、灵活性更大,企业能从更广泛的活动组合中获得资金,所以说可较容易地从资本市场中获得融资。
【疑难问题解答】
技术转让相关的问题如何缴纳营业税?(税法)
解答:对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技术转让是指转让者将其拥有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有偿转让他人的行为;技术开发是指开发者接受他人委托,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进行研究开发的行为;技术咨询是指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等;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是指转让方(或受托方)根据技术转让或开发合同的规定,为帮助受让方(或委托方)掌握所转让(或委托开发)的技术,而提供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3号)中免征营业税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是指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业务。
【易错易混辨析】
1.各种税费计入不同会计科目的区分(会计)
(1)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税费: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2)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税费:根据准则规定,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3)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的税费:
①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
②费用:“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2.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区别(经济法)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包括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一般称为“条例”;
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一般称为“细则、办法”;
它们之间的区分主要是看制定机关,
宪法(全国人大)、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规(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规章(国务院各部位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它们之间的区分,主要就是看制定机关。
3.实体法与程序法(经济法)
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等。
与实体法相对的是程序法,就是规定行使具体实体法所要遵循的程序,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等。
【历年考题剖析】
在理解重要性概念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审计-单选题-2009)
A.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B.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C.判断一项错报对财务报表是否重大,应当考虑对个别特定财务报表使用者产生的影响
D.较小金额错报的累计结果,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对重要性概念的理解。根据准则的规定,判断一个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将使用者作为一个群体对共同性的财务信息的需求来考虑的。不考虑错报对个别特定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因为个别特定使用者的需求可能极其不同,所以选项C不正确。
【备考提示】
内含增长率的计算(财务成本管理)
假设可动用金融资产为0,根据: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收益留存率=0,计算得出的增长率就是内含增长率。
内含增长率的计算也可以直接根据外部融资额的公式计算,令外部融资额=0,求解预测期销售额,然后再计算增长率。
(1)当实际增长率等于内含增长率时,外部融资需求为零;
(2)当实际增长率大于内含增长率时,外部融资需求为正数;
(3)当实际增长率小于内含增长率时,外部融资需求为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