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正文

每日一学(2013.05.15)

2013-05-15 16:40  【 】【打印】【我要纠错

【考点精讲】

关于日后事项的几个概念的区分(中级会计实务)

(1)“报告年度”和“本年度”

报告年度是指财务报告所反映的年度或期间,本年度则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所在的年度或期间,也即报告年度的次年,比如,对于2007年度报表,2007年为报告年度,2008年为本年度。

(2)“日后事项”、“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生的各种事项(包括有利的或不利的,重大的或非重大的)。

日后事项可分为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对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即要通过账务处理,将其反映在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中;非调整事项则不需要调整报告年度的报表。

判断日后事项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主要看该事项表明的情况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已经存在或发生的,还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的。如果该事项表明的情况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已经存在或发生的,则属于调整事项,否则为非调整事项。

比如,假设企业在报告年度的12月,被告上法庭,在资产负债日尚未判决,企业确认了预计负债,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法院作出判决,则这一事项属于调整事项;假设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生诉讼被告上法庭,则这一事项,属于非调整事项。

(3)非调整事项,又可细分为重要的非调整事项和不重要的非调整事项,重要的非调整事项需要在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中适当披露。

判断“重要”与“非重要”的主要依据是:如果不对某事项进行披露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则该非调整事项是重要的非调整事项,这需要职业判断,因此掌握教材列举的几项需要披露的非调整事项即可。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有时候“非调整事项”专指重要的、需要披露的非调整事项,学员应灵活把握。

【疑难问题解答】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那么如何理解这里的“无限责任”和“无限连带责任”(经济法)

无限责任界定的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即债务人必须承担全部的清偿责任,当企业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投资人应以自己个人的全部财产用于清偿,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责任与投资人的责任连为一体。

连带责任界定的是“投资人之间”的关系,即不管债务人之间内部如何约定,但是每个债务人都有义务对债权人承担全部的清偿责任,当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合伙人应以其在合伙企业出资以外的财产清偿债务,每一个合伙人对企业债务都有清偿的义务,债权人可以就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的那部分债务,向任何一个合伙人要求全部偿还。由于连带责任界定的是债务人之间的责任,所以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就没有连带责任的问题了。

无限连带责任是指对外承担的是无限责任,各合伙人内部之间承担的是连带责任。所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的是无限连带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的是无限责任。

【易错易混辨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中的价格差异和用来差异的计算分析(财务管理)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直接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异。它可进一步分解为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两部分。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

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如市场价格、供货厂商、运输方式、采购批量等等的变动,都可以导致材料的价格差异。但由于它与采购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其差异应主要由采购部门承担责任。

直接材料的用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产部门原因,也有非生产部门原因。如产品设计结构、原料质量、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废品率的高低等等都会导致材料用量的差异。材料用量差异的责任需要通过具体分析才能确定,但主要往往应由生产部门承担。

【历年考题剖析】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时行中的一定期间内,发生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该一定期间为( )。(经济法-单选题-2009年)

A.最后6个月

B.最后9个月

C.最后1年

D.最后2年

答案:A

解析:根据规定,只有在诉讼时效期满前6个月(最后6个月)发生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的,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计算。

点评:注意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的区别。中止,是由于“客观因素”,即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碍,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此时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等阻碍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会“继续”计算。

中断,是由于“主观因素”,即权利人要求对方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这些都是依据主动意志而为的,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

【答疑精华】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如何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中级会计实务)

解答:(1)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子公司净利润×母公司百分比】

贷:投资收益

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编制相反的调整分录。

(2)对于当期收到子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3)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4)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未分配利润—年初

盈余公积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