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1.下列关于售后租回交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会计-单选题)
A.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并按照租赁期内租金支付比例进行分摊,作为折旧额的调整
B.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然后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进行分摊,作为租金费用的调整
C.对出租人来讲,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相同;对于承租人,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也相同
D.对出租人来讲,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相同;对于承租人,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不同
2.下列关于持续经营审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审计-单选题)
A.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合理评估期间应是自审计报告日起的12个月
B.管理层拒绝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评估或评估期间未能涵盖自财务报表日起12个月,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C.如果被审计单位将不能持续经营,选用其他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D.如果评估期间少于审计报告日起的12个月,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管理层将评估期间延伸至12个月
3.某企业打算向银行申请借款200万元,期限一年,名义利率10%,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实际利率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财务成本管理-单选题)
A.如果银行规定补偿性余额为20%(不考虑补偿性余额存款的利息收入),则实际利率为12.5%
B.如果银行规定补偿性余额为20%(不考虑补偿性余额存款的利息收入),并按贴现法付息,则实际利率为13.89%
C.如果银行规定本息每月末等额偿还,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则实际利率约为20%
D.如果银行规定补偿性余额为20%,考虑补偿性余额存款的利息收入,银行存款利率2.5%,则实际利率为11.88%
4.企业要有效地选择最佳和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下列选项中,针对企业风险管理策略描述错误的有(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多选题)
A.风险转移可以在低成本或者无成本的情况下达到目的
B.各方面相似的企业即使处于不同行业,其风险偏好也是相似的
C.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是企业的重大决策,应由总经理决定
D.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应定量
5.下列有关税法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有( )。(税法-多选题)
A.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制定税法的目的仅是为了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C.税收的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D.税法是国家凭借其权力,利用税收工具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下列有关票据法律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经济法-多选题)
A.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票据还是有效的
B.当事人在票据上签章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其中,银行本票的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仅为本票专用章即可
C.票据权利时效都适用民法上有关时效中断的规定,当票据权利时效发生中断时,对所有的票据当事人都有效
D.挂失止付是票据丧失后票据权利补救的必经程序,失票人只有对丧失的票据办理挂失止付后,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如果售后租回交易被认定为融资租赁,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予以递延,并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按折旧进度进行分摊是指在对该项租赁资产计提折旧时,按与该项资产计提折旧所采用的折旧率相同的比例对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进行分摊。
企业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应当分别情况处理:
(1)在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如果售后租回交易不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有关损益(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于当期确认;但若该损失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补偿的,应将其递延,并按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分摊于预计的资产使用期内;售价高于公允价值的,其高出公允价值的部分应予递延,并在预计的资产使用期限内摊销。
2.答案:B
解析:选项A,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合理评估期间应是自财务报表日起的下一个会计期间;选项C,如果被审计单位将不能持续经营,选用其他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补充审计程序,如果认为管理层选用的编制基础是适当的,且财务报表已作出充分披露,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管理层选用的其他编制基础;选项D,如果评估期间少于财务报表日起的12个月,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管理层将评估期间延伸至12个月。
3.答案:B
解析:如果银行规定补偿性余额为20%(不考虑补偿性余额存款的利息),则实际利率=10%/(1-20%)×100%=12.5%,即选项A的说法正确;如果银行规定补偿性余额为20%(不考虑补偿性余额存款的利息),并按贴现法付息,贴现息=200×10%=20(万元),补偿性余额=200×20%=40(万元),实际可供使用的资金=200-20-40=140(万元),而支付的利息为20万元,故实际利率=20/140×100%=14.29%[或:实际利率=10%/(1-10%-20%)×100%=14.29%],即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在分期等额偿还贷款的情况下,银行要将根据名义利率计算的利息加到贷款本金上,计算出贷款的本息和,要求企业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之和的金额,由于贷款分期均衡偿还,借款企业实际上只平均使用了贷款本金的半数,却支付了全额利息,因此,企业所负担的实际利率便高于名义利率大约一倍,即选项C的说法正确;如果银行规定补偿性余额为20%,考虑补偿性余额存款的利息,银行存款利率2.5%,则利息支出=200×10%=20(万元),利息收入=200×20%×2.5%=1(万元),实际使用的资金=200×(1-20%)=160(万元),实际利率=(20-1)/160×100%=11.88%,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4.答案:ABCD
解析:风险转换可以在低成本或者无成本的情况下达到目的,选项A错误。确定企业整体风险偏好要考虑以下因素:(1)风险个体。(2)相互关系。(3)整体形状。(4)行业因素。选项B错误。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是企业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决定,选项C错误。风险偏好可以定性,但风险承受度一定要定量,选项D错误。
5.答案:ACD
解析:选项B错误是因为制定税法的目的,不仅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还要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6.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有关票据法律制度中有关签章和挂失止付的相关规定。根据规定,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无效,因此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银行本票的出票人在票据上使用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使用的该银行本票专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因此选项B的说法是错误的;票据权利时效发生中断的,只对发生时效中断事由的当事人有效,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挂失止付并不是票据丧失后票据权利补救的必经程序,它仅仅是失票人在丧失票据后可以采取的一种暂时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票据款被冒领或骗取。失票人既可以在票据丧失后先采取挂失止付,再紧接着申请公示催告或提起诉讼;也可以不采取挂失止付,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提起诉讼,因此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