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外购的消费品连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纳税方法(税法)
税法规定:对外购已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销售时,可按当期生产领用数量计算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的消费税税款。在消费税14个税目中,除酒及酒精、小汽车、高档手表、游艇4个税目外,其余税目有扣税规定:
(1)外购已税烟丝生产的卷烟;
(2)外购已税珠宝玉石生产的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3)外购已税化妆品生产的化妆品;
(4)外购已税鞭炮焰火生产的鞭炮焰火;
(5)外购已税汽车轮胎(内胎和外胎)生产的汽车轮胎;
(6)外购已税摩托车生产的摩托车;
(7)外购已税杆头、杆身和握把为原料生产的高尔夫球杆;
(8)外购已税木制一次性筷子为原料生产的木制一次性筷子;
(9)外购已税实木地板为原料生产的实木地板;
(10)外购已税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
(11)外购已税润滑油为原料生产的润滑油。
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外购应税消费品适用税率
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初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当期购进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末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
【疑难问题解答】
1.同一控制下为什么要恢复留存收益?(会计)
解答:同一控制下应视同最早期初就实现合并,故应当将被合并方在合并之前实现的盈余体现在合并报表中,所以要将子公司的留存收益中由母公司享有的部分予以恢复。
即:在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合并日及以前期间一直存在,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以前期间实现的留存收益应体现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留存收益。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以合并方的资本公积(或经调整后的资本公积中的资本溢价部分)为限,在所有者权益内部进行调整,将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以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
2.国有资产流失的理解(经济法)
解答: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对国有资产负有管理或者经营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致使国有资产财产权遭受损失。国有资产流失的主体是“对国有资产负有管理或者经营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必须是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资产财产权的灭失。
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可以将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地划分为八种:
(1)在发生应当进行国有资产评估情形时,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或者任意压低评估值,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2)在进行国有产权转让和处置国有资产时,违反规定,无偿地或者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转让给非全民单位或者个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在实行承包、租赁时,违反规定,低价发包和租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在企业改制时,违反规定,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给个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5)在财务管理中,违反财务制度,非法侵占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6)在行使企业经营权时,滥用经营权,侵占国家所有权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7)在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对损害国有股权益和中方权益的行为不反对、不制止,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8)在行使出资权、监督管理权时,违反规定,非法干预企业经营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易错易混辨析】
交易和事项的相关认定类别、账户余额的相关认定类别、列报和披露的相关认定类别如何区分?(审计)
认定分为三个层次: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主要与利润表项目有关,比如被审计单位将增值税销项税计入到了销售收入中,则违反了准确性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有关的认定,主要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比如被审计单位将增值税进项税计入到了存货入账价值中,则违反了计价和分摊认定;与列报相关的认定,主要与附注披露有关,比如被审计单位没有披露或有事项,则附注披露是不完整的,则违反了与列报相关的完整性认定。
再比如被审计单位漏记了应付账款,则违反了与期末账户余额有关的完整性认定;如果是漏记了销售成本,则违反了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完整性认定。
补充:资产负债表是时点的项目,对应的是某日期时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而利润表是期间的项目,对应的是某一时期企业的财务状况。
【历年考题剖析】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估计权益成本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参数估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财务成本管理-多选题-2012年)
A.估计无风险报酬率时,通常可以使用上市交易的政府长期债券的票面利率
B.估计贝塔值时,使用较长年限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比使用较短年限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更可靠
C.估计市场风险溢价时,使用较长年限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比使用较短年限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更可靠
D.预测未来资本成本时,如果公司未来的业务将发生重大变化,则不能用企业自身的历史数据估计贝塔值
答案:CD
解析:估计无风险利率时,应该选择上市交易的政府长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估计贝塔值时,如果公司风险特征发生重大变化,应当使用变化后的年份(不一定是很长的年度)作为预测期长度,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核“普通股成本”的知识点。该知识点在正保会计网校2012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课程“考试中心”实验班模拟试题(五)单选题第5题中涉及。另外2012年“梦想成真”系列辅导丛书之《应试指南•注会财管》第94页多选题第10题和《经典题解•注会财管》91页单选题第8题涉及该知识点。
【备考提示】
评估战略备选方案的三个标准以及战略选择的三种方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1)评估战略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通常使用三个标准:一是适宜性标准,考虑选择的战略是否发挥了企业的优势,克服了劣势,是否利用了机会,将威胁削弱到最低程度,是否有助于企业实现目标;二是可接受性标准,考虑选择的战略能否被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接受,实际上并不存在最佳的、符合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统一标准,经理们和利益相关团体的不同的价值观和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略的选择;三是可行性标准,对战略的评估最终还要落实到战略收益、风险和可行性分析的财务指标上。
(2)选择战略。最终的战略选择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①根据企业目标选择战略。企业目标是企业使命的具体体现,因而,选择对实现企业目标最有利的战略方案。②提交上级管理部门审批。对于中下层机构的战略方案,提交上级管理部门能够使最终选择方案更加符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③聘请外部机构。聘请外部咨询专家进行战略选择工作,利用专家们广博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较客观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