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1.天宇公司2012年1月1日对A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拥有A公司30%的股权,当日A公司的一批存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相等,该批存货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至年末出售了其中的40%。当年6月份天宇公司出售给A公司一项存货,售价为500万元,成本为400万元,A公司取得后即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使用5年,当年A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200万元,则当年末天宇公司应该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不考虑所得税等因素的影响。)(会计-单选题)
A.306万元
B.309万元
C.294万元
D.297万元
2.集团项目组应当要求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沟通与得出集团审计结论相关的事项。沟通的内容应当包括( )。(审计-多选题)
A.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是否已遵守与集团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包括对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
B.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是否已遵守集团项目组的要求
C.指出作为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出具报告对象的组成部分财务信息
D.因违反法律法规而可能导致集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信息
3.假设ABC公司的股票现在的市价为60元。有1股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执行价格为65元,到期时间是6个月。6个月以后股价有两种可能:上升22.56%或者降低18.4%。无风险利率为每年4%,假设该股票不派发红利,则利用风险中性原理计算期权价值过程中涉及的下列数据,不正确的是( )。(财务成本管理-单选题)
A.股价上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为8.536元
B.期望回报率为4%
C.下行概率为0.5020
D.期权的现值为4.1675元
4.下列关于统计分析报告的说法正确的有(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多选题)
A.统计分析报告以文字为主体,用数字、表格和图形分析叙述事物量的方面及其关系
B.表格式的主要形式是统计分析报告
C.文章式是全部表现形式中最完善的一种
D.统计分析报告是以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来进行分析研究说明
5.某企业2012年8月份开业,领受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土地使用证、专利证、税务登记证各一份。公司实收资本500万元,资本公积300万元,除资金账簿外,启用了10本营业账簿;同年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易货合同,合同约定,以价值420万元的产品换取380万元的原材料,甲公司补差价40万元。2012年该企业应纳印花税( )元。(税法-单选题)
A.6475
B.6775
C.6975
D.6980
6.甲向乙借款1万元,借款到期后甲分文未还,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发生的下列情形中,能够产生时效中断效果的有( )。(经济法-多选题)
A.乙在大街上碰到甲,甲主动向乙表示将在3日先支付约定的利息
B.乙以特快专递发送催款函件给甲,甲签收后未拆封
C.甲遇到车祸,变成了植物人,且没有法定代理人
D.乙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调整后的净利润=1200-(800-600)×40%-[(500-400)-(500-400)/5×6/12]=1030(万元),确认的投资收益=1030×30%=309(万元)。
2.答案:ABCD
解析:除此之外,沟通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成部分财务信息中未更正错报的清单(清单不必包括低于集团项目组通报的临界值且明显微小的错报);表明可能存在管理层偏向的迹象;描述识别出的组成部分层面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向组成部分治理层已通报或拟通报的其他重大事项,包括涉及组成部分管理层、在组成部分层面内部控制中承担重要职责的员工以及其他人员(在舞弊行为导致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出现重大错报的情况下)的舞弊或舞弊嫌疑;可能与集团审计相关或者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期望集团项目组加以关注的其他事项;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总体发现、得出的结论和形成的意见。
3.答案:B
解析:上行股价=60×1.2256=73.536(元)
下行股价=60×(1-18.4%)=48.96(元)
股价上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上行股价-执行价格=73.536-65=8.536(元)
股价下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0
期望报酬率=2%=上行概率×22.56%+下行概率×(-18.4%)
2%=上行概率×22.56%+(1-上行概率)×(-18.4%)
上行概率=0.4980
下行概率=1-0.4980=0.5020
期权6个月后的期望价值=0.4980×8.536+0.5020×0=4.2509
期权的现值=4.2509/1.02=4.1675(元)
4.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核统计分析报告的相关内容。统计分析报告以统计数字为主体,用简洁的文字来分析叙述事物量的方面及其关系,并进行定量分析,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文章式的主要形式是统计分析报告,它是全部表现形式中最完善的一种,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5.答案:A
解析:应纳印花税=5×5+(500+300)×0.5‰×10000+5×10+(420+380)×0.3‰×10000=6475(元)
6.答案:ABD
解析:根据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本题C选项不能构成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