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行路难,今朝得方便
每当看到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不由得想起以前的交通状况来。
二十多年前,我在“山下”读高中,每到节假日放假回家时都要经历一番周折,往返一个来回,历经九曲十八弯,就像唐僧上西天取经一样艰难。因为那时交通很不方便,偌大一个林业局载客的公共交通工具只有一辆小火车,而且“东南两沟”分,一天跑“东沟”,一天跑“南沟”,还经常因会木材车晚点。冬天坐在破旧四面透风的车箱里能把人冻木了。如果遇着急事用车,都能急死人。林业局有几辆像现在的中巴似的轨道摩托车,那是最高档的交通工具了,那只是领导们到山上视察或检查指导工作时的专用车,老百姓望尘莫及。
我家在“南沟”的先锋林场,即使客车通“南沟”也不到我们林场,我们放假回家时在“三岔河”下车,还得再倒车。“三岔河”到我们家十四里路,虽不算远,但光等车就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林场有一辆像拖拉机似的轨道车,每隔一天到“三岔河”等小火车,上午接站、下午送站已形成了惯例。
我们上学山上山下来回跑,都得算计好了哪天有车,哪天没车,如果记错了日子,就麻烦了,坐到沙河子下车,就得自己想办法回家了。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我因想家过甚,明知道那天火车不通我家那个“南沟”,可仍然固执地和几个同学相约回家了,心想:等坐到沙河子再说吧!兴许能抓着木材车或哪个工区的小油锯车什么的呢!我们抱着侥幸心理,坐火车到沙河子下了车,到车站屋里问执班人员有没有什么方便车,回答当然令我们失望了,这下我们几个傻眼了,大眼瞪小眼,一筹莫展。那时家里没有电话,哪像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打一个电话就解决问题了。那阵儿简直能把人憋死。叹了半天气,我们几个一商量达成共识,只好开动两条腿——一步一步量吧。五、六十里路,想想都打怵,那也没办法,只好如此了。当时正是冬天,路上的积雪差不多有一尺厚,我们几个深一脚浅一脚地从上午九点半一直走到下午四点多才到家。一路上没见着一辆车的影子。因回家心切,路上没感到疲劳,到家才感到筋疲力尽,后悔不该鲁莽行事,致使吃苦受累。想想那时真是傻得可怜。
那时因为交通不方便,给我们造成很多麻烦。
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小火车已销声匿迹,火车道也改成宽阔的汽车路了。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各种车辆越来越多,交通极其便利。行万里路,坐飞机个把小时即达目的,真是:大路通天,往返不难。转瞬之间,极其方便。
昔日出行难,如今已改变。我们林区人民再也不用为出行愁眉苦脸的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地覆天翻换新篇!党的政策得民心,人民脸上笑开颜。这就是咱老百姓的心声!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