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清心
人生之无常,不是三言两语可解。
我们是凡人,是庸人,难免许多庸人自扰;常为一些琐事伤神,为一些蝇头小利喋喋不休。
得失计较得滴水不漏,到头来,仔细一想,还不是过眼云烟?
常常陷于某种迷惑,某种困顿,某种理还乱的情感纷扰,活得极其辛苦又极不明朗。
灵魂需要平静,需要释然,只有安静的灵魂才能感受生命之于人生的意义。
但我们常常浮躁,因为我们是俗人,是入世之人;入世不能出世的人,才会有诸多烦恼,所谓拿得起放不下,所谓无从拿捏,皆因红尘之心。
凡事想得开,想得通,并不容易;容易的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与脑残无异。
想得开,想得通,需要大智慧,需要大勇气,需要一个“空”的境界。
于是有了佛。
佛法无边,法非法力,法是豁达、通达,揭晓凡尘俗物表象抵达事物本质的修行。
修行从红尘开始,始于红尘,终于红尘,因此看破红尘。
贾宝玉游走于红粉香脂,最终遁入空门,佛说是缘,实际上是人性中的一种必然。
佛倾于善,人之初,性本善;只因为后天俗恶的张扬,凡尘的积淀,弥盖不显而已。
佛曰慧根,是指参悟的能力,所以有了禅,有了静,有了空、有了许多智慧的思辩。
在神与妖共存的世界,佛倾向于神,降妖除魔,也只是为人间多添一些平安。
烧香拜佛,是俗世里的那些信女善男,烧的是延续,拜的是虔诚。
在俗事里烦了累了,找一个另外的希望,另外的寄托,与佛其实无关。
听弘一大师的音乐,纵然不懂乐律,内心也很畅然;即使《梦》,也不觉虚幻;即使《悲秋》,也没有悲意;即使《落花》,也无伤感。
一切是参悟后的透明,看山还是山的智慧,行云流水般的自然。
最后皈依的,是大自然,如同陶渊明,“误入凡尘十三年”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
上一篇: 门外说茶论道
下一篇: 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