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知识经济的特征与对会计工作的挑战

2007-01-17 13:10 来源:郭爱珍

  摘 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产生、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较,知识经济具有许多新的特征。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工具,从来就是为经济服务的,同时会计也必须服从和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革。因此,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会计工作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知识经济 特征 挑战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产生、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形态下,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不再直接取决于物质资本的数量、规模,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拥有和利用。有资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有80%甚至90%来源于知识及知识创新的贡献,而仅有10%到20%来源于其它生产要素的贡献。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正逐步替代工业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日俱增,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悄然来临。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较,知识经济具有许多新的特征。

  l.知识资本化。在工业经济时代,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使用,使企业增加财富,获得剩余价值,因而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所有者理所当然占有剩余价值。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作用减弱,知识的作用增强,使得知识在生产中的投入越来越重要。知识或高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充分利用,可以节约物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所有者,亦可以以其知识为资本来投资,从而占有企业剩余价值。

  2.资产无形化。知识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资产从有形向无形发展,无形资产的作用日益提高,其中尤以人才资源为主,虽然人是有形的,但人所掌握的知识是无形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是无形的。因此,谁拥有了具有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知识的人才,谁就占有了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资产资源。在美国,白领阶层已占到了劳动者的50%.排名第五的美国微软公司,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资产总额仅为143.87亿美元,而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估计达l484.9亿美元,两者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其主要原因是微软公司拥有大量的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人才队伍,储存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其次,凝结着知识和智慧的知识产权、专利权、著作权、商誉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最后,知识经济的无形化特征还表现在知识产品的无形化。如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光纤通讯、卫星通讯、遥感技术等信息产品,外在的显性的实物形态体积较小、价值较低,而其功能则是巨大的、隐性无形的。

  3.高度的增值性。社会新的财富的形成是一定经济时代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生产要素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支出人的劳动力;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生产要素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知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经济运行,产品的生产方式和社会财富的形成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了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知识对新财富的创造力是任何物质资本都无可比拟的。具体来讲,知识经济时代凝结着知识和智慧的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高科技产品知识含量高,功能巨大,物质消耗成本又少,而知识资源在生产中可以重复使用,产品投放市场后,能获得较多的利润。因此,高度的增值性是知识经济的又一特征。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工作的挑战

  知识经济的出现,不仅动摇了传统的经济结构,改变着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形式,而且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工具,从来就是为经济服务的,同时会计也必须服从和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革。因此,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会计工作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l.人才资本化对会计体系的挑战。工业经济下的会计体系是以实体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为基础的,不确认智力资本。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的全部资产划归为企业的债权人和企业的投资人,实体资本出资者享有剩余价值,而企业员工,无论是高智力的员工还是普通的体力劳动者都被看作是被雇佣者,不享有剩余价值,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对人才智力资本地位的确认,因为实体资本所有者和智力资本所有者要共担企业风险,而且智力资本能比非智力资本在生产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会计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中心地位的,体现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的新的会计体系。

  2.资产无形化对会计确认的挑战。现有的会计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会计理论,工业经济形态中,资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主要是指有形资产。一般认为,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按照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点,资产的确认应具备下列四项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传统会计模式对企业有形资产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可以说是周密细致的。虽然,有些企业有无形资产存在,但数量极少,不确认对企业影响多大。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对人才资源的利用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在生产过程中,人才的投入和信息的利用都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要将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确认为资产,其属性如何定义,会计科目如何设置,会计核算如何进行,这类资产发生变动如何记录等,都是新课题。

  3.资产无形化对会计计量的挑战。伴随着资产从有形向无形发展,资产计量存在困难。传统会计理论,把货币计量作为一项基本假设,并以是否可计量作为能否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一项基本标准,在计量属性的选择标准上,主要考虑的是其可靠性,即这种计量必须是建立在已经发生、客观存在、可以验证和检查的基础之上。在这一观点下,无形资产的难以确定性使计量存在困难。首先,人才资源形成的无形资产,虽然在生产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但因其知识与智慧的无形性,使计量存在困难而无法纳入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在会计事项上得到反映。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产的增值能力也是巨大的,但是要将信息资产计入无形资产,无论是信息技术发明者拥有的信息技术资产,还是信息产品使用者持有的信息产品资产,都没有计量的依据将其量化,因而无法计量。第三,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知识的依赖越来越强,知识在产品价值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那么知识的耗费量就应该记入产品成本,如何正确计算产品价值中所包含的知识量,是会计计量的又一难题。最后,对收益计量有较大困难。人力资产投放生产所形成的收益,由于难以界定其在收益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程度,而难以计量人才资产收益量。

  4.知识经济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不仅对企业物质资本的增长和创造有兴趣,而且更需要了解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和知识创新能力。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建立能全面反映企业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信息系统,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5.会计工作重点转移。第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会计工作重点逐步由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转移,在传统会计工作中由于受操作手段和工具的限制,经济业务数据的日常处理占用了会计人员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产业的普及和成熟,在客观上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杂的、重复的日常会计事务中解脱出来,可以将其工作重点从核算转移到参与预测、决策和经营分析等方面,使会计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6.知识经济对会计人员素质的挑战。首先,知识经济时代,会计面临着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收益的界定和分配,这就需要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有广泛的知识结构,而且需要有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使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不断发展与完善,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其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重要,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会计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会计工作向复杂化和多样化趋势发展,会计人员不仅要做好会计核算,而且要参与经济管理,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这就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会计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金融知识、税收知识,市场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等,以应对复杂、多样的经济环境。第三,计算机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支撑点。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使会计工作电算化。第四,会计人员应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经济下会计信息将有更高的使用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是否有使用价值的前提,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使会计信息能充分反映经济业务的性质,而且还必须要求会计人员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避免会计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舞弊,或在某种利益驱动下,会计人员在业务处理时做出与职业道德相背离的选择,使会计信息失真。

  总之,知识经济来临对会计工作的挑战是严峻的,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认真研究知识经济下会计面临的新问题,不断进行会计理论创新与会计实践改革,使会计尽快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