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会计史研究主要成果概览

2009-02-26 11:20 来源:付磊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会计史研究的领域和成果可分为十大类别。笔者就会计史的十大类别中每类研究代表性重要成果作一概览。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 会计史研究; 主要成果

  我国近代会计发展和会计理论研究远落后于西方,会计史研究同样如此。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这方面成果,只有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发表的少量会计史研究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发之前,我国会计史的研究几乎停滞,研究成果极为少见。改革开放为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环境,会计史研究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

  一、中国会计(含审计、财务管理,下同)通史研究

  所谓“中国会计通史”,指的是中国会计从古至今(或至现代的某一时期)发展演变的历史。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重要的是郭道扬专著《中国会计史稿》(上、下)、高治宇专著《中国会计发展简史》(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李宝震和王建忠专著《中国会计简史》(1989年,经济科学出版社)、赵友良专著《中国古代会计审计史》(1992年,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李宝震1982年到1983年连续发表在《财会通讯》杂志上的系列论文“会计史话”。此外,还有介绍中国各时期会计史况的其他大量文章。

  《中国会计史稿》分上、下两册,由郭道扬分别于1981年(上册)和1986年(下册)完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上册)、1988年(下册)出版发行。该书依据大量历史档案、文献和考古文物,分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夏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唐宋时代、元明时代、清代、中华民国时期,系统地论述了自原始氏族社会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几千年间中国会计发展演变的过程,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会计历史的著作,也是有史以来我国第一部会计史专著,首次向全世界展现了一幅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会计发展的宏伟画卷。自此,中国开始有了自己民族的会计历史描述,中国会计审计的发展不再是无据可查的“盲史”。同时,该书还对中国不同发展阶段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指出:“作为一定社会上层建筑构成部分的会计学,一方面,它的产生、运用和发展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发展的促进和影响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中会计并不只是被动的,它的产生、运用与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又有一定的影响和反作用。”该书由于对中国会计历史研究的杰出贡献,丰富了世界会计宝库,不但在国内会计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得到了世界会计学术界的公认与推崇,在多国翻译发行。

  二、近现代中国会计史研究

  “近现代中国会计史”指的是近代以来(鸦片战争以来)或该时期内某一段时间中国会计的历史。这段时期中国会计值得总结的经验最多,也直接决定了影响着我国会计今后的发展。因此,近现代中国会计史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会计史研究的重点。

  这类研究成果中专著类的主要有:赵友良《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1996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菊波《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1996年,经济科学出版社);丁学东、李国忠《中国企业财务改革》(1996年,经济科学出版社);项怀诚主编《新中国会计50年》(1999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等。论文类成果主要有:杨纪琬、余秉坚“新中国会计工作的回顾”(1988年《中国现代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余秉坚、高一斌“对新中国会计事务管理发展的几点认识”(2000年,《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200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郭道扬“20世纪的中国会计改革”(出版同上);王光远、吴联生“历史性发展:中国企业会计规范建设五十年”(2000年,《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200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付磊“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出版同上)、“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过去与未来”(2001年,《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科学技术出版社)、“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探索”(2005年,《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2005)》,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回顾与思考”(2007年《会计研究》杂志);张天西教授等“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模式的演进”(2000年,《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200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张雪芬“预算会计五十年改革初探”(出版同上)等。

  《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一书是目前为止少有的研究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史的著作之一,其研究内容为新中国成立到1995年间国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历史。该书中对新中国建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五”时期、“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十年动乱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和市场经济为辅的时期、实行有计划市场经济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国营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利润分配制度、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管理体制、流动资金供应和管理体制、成本补偿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至1995年间的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回顾了这段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理论、社会主义资金理论、利润理论、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理论以及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方面的讨论。

  论文“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研究了从1978年至1999年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而进行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文章将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1986年是第一阶段,围绕对企业放权让利,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主要从分配关系入手,扩大企业自主财权,实行经济核算制和经济责任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也对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配套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1987年—1991年是第二阶段,企业财务改革的主旋律是全面推行企业承包制,同时试行企业租赁、股份制试点和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1992年以后是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经济改革的重点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此相适应的企业财务改革主要表现在公布《企业财务通则》和新的分行业财务制度;进一步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等。文章通过对上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总结了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包括: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道路需自己摸索,没有直接经验可资借鉴;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与国家整体经济改革密不可分,是经济改革的一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有金融、税收、财政、价格体制、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改革相配合;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体是政府部门;改革的道理漫长,新问题层出不穷。文章最后提出了对深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认识:加强理论指导;加强统一领导;防止思维方式的幼稚化等。

  专著《新中国会计50年》的主要写作力量是财政部会计行政管理人员,是我国最高会计管理机构对1949年至20世纪末新中国会计工作的全面总结。该书的编撰宗旨是全面、系统地总结建国以来会计工作的历史经验,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深入探索会计建设与改革的客观规律,为了解和研究我国会计工作的历程和前景提供集理论与文献为一身的参考书。该书分为12篇32章,并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工作大事记(1949—1998年)。各篇的内容分别为:新中国会计五十年总览、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农业和农村会计、企业内部经济核算与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事业、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教育、会计理论研究、会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中国会计发展展望。该书对新中国的会计工作做出了全面的介绍,所使用的资料丰富、准确,是了解和研究新中国会计发展的权威性重要文献。

  论文“新中国会计工作的回顾”分“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期间的会计工作”、“我国会计工作从第一次挫折(指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的‘简政放权’对会计工作的冲击)中复兴”、“会计工作在‘文革’中的奋争和新时期的蓬勃发展”三个段落回顾了1949年—1985年我国的会计工作,对一些重大事件做出了评述,并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新中国会计工作发展的几点认识”。文章认为,积历史的经验,我国的会计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必须加强会计工作的法治;应大力开展会计理论研究;应重视培养会计人才。

  “20世纪的中国会计改革”一文将20世纪我国会计的改良与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会计改良与改革的起步阶段,主要的改革成就有我国早期会计著作《连环账谱》、《银行簿记学》以及其他对我国早期会计改良与改革有启蒙作用的理财类著作,还有大清银行的会计改良尝试;第二,会计改良与改革的初步进展阶段,主要的改革是政府会计的变革和我国企业会计的革新运动;第三,中国会计改革的全面进展阶段,认为建国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会计改革逐步展开,并于1978年进入全面的改革。文章认为这一阶段我国的会计改革可以再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的成就主要有:建立了财计组织,领导全国的财政、会计工作与改革工作;建立了统一的会计制度;推行了班组核算制,稳固了企业会计核算基础;改革了会计方法体系,实现了企业会计方法应用的统一;发展了会计教育事业,以教材建设促进了会计理论建设;确立了总会计师设置制度,实行了总会计师责任制。第二阶段改革的主要成就包括:会计思想的根本性转变;会计法制体系的构建;在市场经济建设中会计实务的发展;在经济改革开放中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计算机革命。该文对我国20世纪的会计改革述议结合,既勾画了该时期我国会计改革的基本轮廓,也对这些改革做出了评价。

  论文“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回顾与思考”提出,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历经30年,其中具有标志性的改革措施是1993年公布的会计准则、2001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其他国家,特别对经济转型国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认为中国企业会计改革的经验主要有:会计改革必须与国家经济改革相联系;改革必须处理好国际趋同与国家特色的关系;改革必须循序渐进;改革的进程与战术必须顺应实际情况的变化。文章在总结了历史经验之后,进一步指出了今后的改革中需要做好的一些工作:跟踪国际新变化;关注非上市公司的会计规范;研究和制定企业成本核算指导意见;加强和改进对企业的会计监督;加强对改革效果的检验;加强企业会计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协调。

  三、世界会计通史研究

  “世界会计通史研究”指的是同时涉及中国与外国会计历史的研究。这类研究的重要成果有:《会计发展史纲》、《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第一、二卷)》、《世界审计史》、《西方会计史(上)——会计发展的五次浪潮》、《世界审计史》、《会计发展史》等。

  《会计发展史纲》(郭道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既是一部研究世界会计发展的力作,又是我国第一部会计史教材。全书分“会计的起源”、“单式簿记的产生与发展”、“复式簿记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审计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梗概”等四个专题,清晰地展现出世界会计产生、发展过程的基本轮廓。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论的观点、方法研究分析了会计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史有论,史论结合。

  《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第一、二卷)》(郭道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第一卷原名为《会计史教程》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于2002年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4年出版第二卷时改名为《会计史研究》,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该书计划出版四卷七个专题,现已出版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包括第一讲:会计的起源和第二讲:会计组织部门的产生与发展。其中第一讲由会计思想与行为的起源、会计命名的起源两章组成;第二讲由会计专职与职能部门的起源、官厅财计职能部门在封建制时代的发展、近代与现代政府财计职能部门的产生与发展、民间财务会计职能部门的产生与发展四章组成。第二卷为第三讲会计法律制度史研究,包括会计法律制度史导论、古代国家会计立法制之演进、近代国家会计立法制之演进、现代国家会计立法制之演进、未来会计法律制度演进基本态势研究、会计法律制度演进基本规律研究六章。本书是一部专著性的教科书,它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问题贯穿在一起加以研究,内容横贯古今,史料兼容中外,既揭示了历史演进规律,探索研究现实问题,又测试未来历史发展态势。该书对每一重要历史问题及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均以“会计环境”问题研究为先导,进而揭示了历史上各时期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指出一定历史阶段的会计环境制约着这一阶段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而这一阶段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又制约着这一历史阶段的会计组织、制度、理论、方法的发展以及会计工作的水平;人类会计的发展既不可能超越这一阶段会计所处的历史环境而产生超前性的会计行为,但也绝不可以任凭已经落后的会计思想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继续发挥存在,否则必然造成经济、政治、社会的损失。

  《西方会计史(上)——会计发展的五次浪潮》(文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共分三篇:第一篇文明古国的会计,第二篇中世纪的会计,第三篇近代的会计。第一篇“文明古国的会计“中包含了四章的内容:尼罗河流域的会计、两河流域的会计、古代希腊的会计和古代罗马的会计。每章从官厅会计、官厅审计、民间会计、珍贵史料、古代会计报告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第二篇“中世纪的会计”也包含了四章的内容:拜占庭帝国和法兰克王国的会计、阿拉伯帝国的会计、意大利的会计、法国和德国的会计。每章论述了各国当时重要领域的会计,如教会会计、官厅会计和民间会计;各种簿记方法如佛罗伦萨式簿记、热那亚式簿记等的重要史料。第三篇“近代的会计”则包含了八章内容,第一章介绍近代会计的奠基人卢卡·帕乔利,第二章讲述卢卡·帕乔利以后的意大利会计,第三至第七章则依次讲解了意大利式簿记在德国、荷兰、法国、英国、美国的传播和发展,第八章为西式簿记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本书还论及了近代工业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学科领域的产生与演进。本书是我国第一部论述西方会计史的著作。为当时及以后的会计史、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料,成为很多学者的参考。

  《世界审计史》(文硕,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年;1996年企业管理出版社修订)共四篇四十余万言。第一、二、三篇叙述各主要国家的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发展的历史,强调了国家审计在各国民主政体和反对官僚主义中的作用,民间审计在各国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内部审计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第四篇以八个专题分别各种审计技术发展的情况以及审计工作发展的趋势。全书通过介绍世界各国审计发展的历史,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有在政治民主化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国家审计现代化;没有民主政治进程开辟道路,国家审计现代化进程就会步履艰难,甚至走弯路。同时,作者又以英美为例指出:政治现代化不一定马上就能实现国家审计现代化,这取决于国家审计人员和政治家对二者关系的认识深度。该书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系统地、综合地介绍世界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演进过程的世界审计通史”①,受到会计史学专家的认可,并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行,对研究、探索审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计发展史》(王建忠,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2008年修订)是一部会计史教材,共分为11章。第1章讲解会计史课程的基本内涵、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学习意义。其后各章分国别、依社会形态的演化时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社会、新中国、苏联社会主义时期),分别讲述中国会计历史(第2、4、6、8、10章)和外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帝国、法兰克帝国、意大利、德国、荷兰、英法美日等)会计历史(第3、5、7、9、11章)。在内容结构上,本书从社会经济环境与技术条件入手,以官厅会计和民间会计发展为线索,从各相关层面反映中外会计的发展状况。

  除了上述著述外,这一研究领域还有着数量众多的介绍,探讨各国会计、审计发展的论文。

  四、会计思想史研究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会计思想史是会计史的一部分,但它又与狭义的会计史不同。狭义的会计史主要指会计本身(实务)的发展过程;会计思想史则指的是人们对会计认知的发展过程,包括对会计的认识和关于会计的理论。我国学者的会计思想史研究成果不多,以下是流传较为广泛的一些。

  《新中国会计思想史》(陈信元、金楠,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本书将新中国社会主义会计理论(含企业会计理论、审计理论、财务理论)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部分,即1949年—1966年会计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1966年—1978年会计理论的停滞发展阶段,1979年—1989年会计理论的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1997年会计理论的深入发展阶段。本书交代了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会计理论的“发展线索”和“研究特征”,并把每个阶段所探讨的重点、代表性著作、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穿插其中。

  《会计思想史探索》(王海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该书分三部分,即古代部分(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会的末期)、近代部分(494年帕乔利的簿记著作出版至20世纪40年代末期)和现代部分(20世纪50年代至今)。古代部分描述了原始计量记录思想的产生及表现、单式记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固有的复式记账思想以及借贷复式记账思想的产生与初步进展。近代部分讲述了帕乔利的簿记著作与复式记账思想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借贷复式记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式会计的改良。现代部分讲述会计在计算与记录技术方面的重大革命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个会计新领域的产生和发展,并描述了三式记账的思想探索。

  论文“新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回顾”(葛家澍,《会计研究》,1999年)。这是一篇分析中国会计理论发展过程的文章,详述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中国会计若干理论的发展。文章首先对该段时期会计理论的变化作了简单回顾;接下来分别以“会计属性的两次讨论”、“以会计对象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形成”、“会计本质的两个代表性观点:‘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的论争”、“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订”为题目,分别介绍了该时期相关的会计理论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们对这些会计理论问题的历史由来和结果有了认识。

  除了上述著述外,近来发表的较重要的会计思想史研究成果则有专著《中国会计思想发展史》(刘常青,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和《世界会计思想发展史》(刘常青,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

  五、会计专门史研究

  会计专门史研究指的是对历史上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某一事件、某一类问题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针对性强,容易深入,并可为解决某一特殊问题提供历史参考,是会计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类研究由于工作量相对较小,故而研究成果较多,其中重要的有:专著《文明古国的会计》、《借贷记账法史略》、《产权会计史研究》;论文《论统一会计制度》、《复式簿记起源历史环境新论》、《21世纪早期的中国复式记账》、《中外责任会计产生和发展探索》、《内部控制制度演进规律及其发展趋势探索》、《论审计模式发展演进》、《中外企业业绩评价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史的演进》、《“账”字辨考》、《“会稽”与“会计”纠葛之我见》、《运用金文、简牍研究会计、审计史》、《与时俱进的无形资产范围研究》、《论成本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性》、《敦煌吐鲁番会计文书的史料价值研究》等。

  《文明古国的会计》(文硕,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发表的一部介绍世界各国古代会计发展的著作。其中包括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的会计发展。

  《论统一会计制度》(郭道扬,《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200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一文以中、美两国统一会计制度建设的史实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统一会计制度建设的历史运行规律,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对今后统一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分析、论证。文章将会计准则作为统一会计制度的实现形式进行研究。

  《复式簿记起源历史环境新论》(郭道扬,《会计研究》杂志,2007年)揭示了以往对复式簿记起源认识上产生误区的成因,阐明了更正的意见。文章对复式簿记起源时期的环境重新进行审视与系统研究,阐明了环境对未来复式簿记在全球发展的影响,并以史实证明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簿记复兴是影响复式簿记的重要环境因素,从而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21世纪早期的中国复式记账》(付磊、刘志翔,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史评论》,2005年)凭借四川自贡地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实际历史资料,介绍了中国清代“龙门账”的复式记账原理,并与英国、美国同期的记账方法进行了比较。该文对我国早期复式记账历史资料富有价值的挖掘整理和对中国固有复式记账原理与方法的新发现,丰富了中国会计史学资料,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和赞赏,刊登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史评论》杂志并被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

  六、行业会计、地区会计史研究

  行业会计、地区会计史研究是专门对某一行业、地区会计发展的研究,比会计通史的研究范围小,比会计专门史的研究范围又大些。这类研究的成果主要有如下一些:

  专著《以史为镜——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史》(余玉苗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是一部研究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的著作,全书分为四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介绍股份公司的涌现、特点以及股份公司审计的动因。第二部分分别介绍英国、美国以及其他国家注册会计师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对世界六大会计公司的演变做了介绍。第四部分以账表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审计方法的变革史。

  《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沿革与发展(1918年-1994年)》(杨时展,《财会通讯》杂志,1995年第1—3期)是一篇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历史的重要文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北洋政府1918年建立注册会计师制度到新中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之前有关历史的沿革;第二部分对新中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之后的有关历史发展边述边议,既回顾了历史,又提出了作者对这段时期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建设的意见。

  行业会计、地区会计史研究中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另外还有《天津会计史话》、《美国会计职业进修教育发展史》、《军队会计制度变迁研究》、《浅议我国林业会计的发展与变革》、《黑龙江垦区会计发展五十年》、《江浙钱庄会计的历史进步与启示》、《浅谈江浙钱庄会计》、《山西票号的资本制度及资本管理》、《山西商人对中国会计史的贡献》、《明清晋商的历史地位与会计成就》、《论近代上海钱业公会行业财务与信用制度的监管地位及启》等。

  七、历史人物研究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从来就是历史研究的一部分。我国会计历史人物的研究目前尚较缺乏,公开出版的研究成果不多,主要有如下一些:

  《潘序伦回忆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年)。该书由潘序伦先生生前撰写、陆续发表于1984年《财务与会计》杂志的文章整理而成。该书表现了“我们中国会计界的老前辈,著名的会计事业家、会计教育家和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会计学者”②潘序伦坎坷而富有成就的一生,同时反映了潘序伦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社会与会计风貌,对于了解和研究会计历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中国当代著名会计学家传略》(永信现代会计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该书记述了对中国会计具有影响的十余位会计学者的人生经历,是中国当代会计发展研究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天下未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杨时展教授的学术履历、学术思想与学术年表简编”(沈贞玮、贺海燕,《会计之友》杂志2008年第2期下)及纪念“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会计思想家、教育家”③杨时展教授的系列文章(均刊于《会计之友》杂志2008年第2期下)。这些文章介绍了杨时展教授的生平和学术思想,论述了杨时展教授对中国会计的贡献,也部分地表现了当代中国会计发展的历程。

  八、会计史比较研究

  会计史比较研究采用对比的方法,寻求和发现中外会计历史的异同,从中研究会计发展的规律。我国会计史比较研究的成果主要有《比较会计史学》和《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两部专著。

  《比较会计史学》(李孝林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一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研究项目和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就会计产生、复式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盈亏计算、会计报告、会计组织、会计管理、会计监督、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教育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运用比较方法,对会计历史和会计史学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表现了独特的会计史研究视角。

  专著《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李孝林等,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年)比较和分析了世界几个主要国家早期复式簿记、早期会计账簿、早期四柱法、会计报告、早期盈亏计算法及龙门账、早期会计教育、注册会计师制度、早期审计的异同。

  九、会计史译著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了解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翻译引进了大量国外会计理论专著与教材,开阔了国内会计界人士的眼界,拉近了与世界会计学术、教育、实务的距离。翻译引进的书籍中,有一批国外著名学者的会计史力作。

  《会计思想史》(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文硕,董晓柏等译,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该书是享誉世界的著名会计学术著作,主要讲述会计思想的历史,论述了从文明古国到上世纪70年代会计思想发展的基本轮廓。该书由三编组成,第一编讲解巴比伦时代至现代簿记的发展;第二编论述工业革命时期的会计,包括会计规则的发展、审计的发展、会计职业的发展、现代成本会计的起源、决策的成本分析、政府与企业预算控制、会计与税收;第三编分析会计理论的历史,分别追溯和分析了会计原则、会计假设、资产计价、收益实现与计量、报告披露的演进。

  《会计史》(荷·海渥著,文硕、付磊译,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年)。本书分为七章,讲述欧洲古代到工业革命期间会计发展的情况。第一章导言部分就簿记的早期发展、会计要求的变化、对复式簿记的评价、各种行业的发展对复式簿记的影响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为古代会计,讲述了罗马计数制和货币对会计发展的影响;第三章讲述1 500年以前意大利会计的发展;第四章则论述1 500年以前意大利以外地区会计的发展,分别涉及德国南部、北欧、法国、荷兰南部四个地区的会计发展;第五章论欧洲贸易向世界贸易转化;第六章介绍16世纪至19世纪法国、佛兰芒会计学派,英国和荷兰北部的会计学者;第七章讲述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会计的发展,阐述了机械化生产、生产过程的组织需要、股份公司和信息披露的需求、固定资产的估价等方面对会计发展的要求,也阐述了会计对以上各个方面的影响。

  《美国会计史—会计的文化意义》(普雷维茨等著,杜胜利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该书以殖民地时期、建国后国民经济的形成、美国公司制起源、镀金时代、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FASB成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关键事件为分水岭,从美国注册会计师职业、会计规范、会计理论、会计教育等方面对美国会计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十、会计史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一)工具书中的会计史内容

  在多种会计工具书中,载有会计史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多以词条的形式出现,介绍了中外会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组织、方法等,对普及会计史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表现了编写者对会计史的研究结果。载有会计史方面内容的工具书主要有:《总会计师手册·会计史》(沈云、余秉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中国会计百科全书·会计史》、《会计全书·中国会计史、西方会计史》、《现代会计百科词典·中国会计史、世界会计史》、《会计百科全书·会计发展史》、《会计词典·会计史》、《会计法规知识大全·中国会计法规史》等。

  (二)会计资料汇编和会计年鉴

  这类成果指的是公开发表的各种会计制度与规则汇编、会计研究文献汇编、会计年鉴。这些资料和年鉴记载了某段时期我国会计的重要法规与制度、研究成果和重大事件,对于了解我国会计的历史情况很有帮助。

  汇集某时期会计制度与规则的资料,主要有各种工具书中的会计法规汇编,如《中国现代会计手册》(杨纪琬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中第一部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大事记”、第二部分“重要法规和制度”、第三部分“会计组织”、第六部分“统计资料”;《总会计师手册》(沈云、余秉坚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中的第十四篇“经济、会计法规”;中国会计百科全书》(余秉坚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中的第十二类“会计研究与会计教育”、第十三类“会计法规与会计组织、机构”等等。

  汇集某时期会计研究文献的资料,有的是专门的研究文献汇编,如由中国会计学会组织完成的“全面、系统地摘录并整理20年来中国会计各学科的研究成果”④,分为“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特殊业务会计与会计新领域”六卷的《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1979—1999)》(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葛家澍、吴水澎主编的《建国以来会计基本理论文章摘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也有各种工具书中收录的会计论文,如《中国现代会计手册》第四部分“重要文章与报告”等。

  会计年鉴是逐年编撰、连续出版的会计大型工具书,我国公开发行的会计年鉴只有由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杂志社主办的《中国会计年鉴》。该书1996年创刊,每年出版一卷,各卷的内容基本相仿但不完全一致。《中国会计年鉴》详细记录了中国会计工作的进程,且具有官方的权威性,是全面了解中国会计工作情况的重要资料。

  (三)会计历史名著重印

  我国会计历史上,曾有过一些对会计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著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中华会计思想宝库》丛书第一辑,重印了这些著作中的《连环账谱》、《银行簿记学》和《无形资产论》三部书。

  《连环账谱》是我国第一部复式簿记著作,由蔡锡勇(1850—1897)所撰;蔡氏病逝后,经其子校订、整理,于1905年出版。该书将借贷记账法为基础的西式复式簿记形象地称为“连环账法”,以中式簿记的用语,通过举例对西式簿记做出了全面介绍。《连环账谱》既是我国引进西式簿记的先导,又是后世改良中式簿记的先声,对于推动我国近代会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银行簿记学》是谢霖(1885—1969)、孟森(1868—1973)合编的中国第二部复式簿记著作,1907年出版于日本东京。该书通过介绍日本银行所采用的西方银行簿记,首次将西式簿记全盘引入中国,使中国会计界人士对借贷记账法有了明确的认识。

  《无形资产论》原名《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是杨汝梅(杨众先,1899-1985)1926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施仁夫先生1936年将其译为中文时改用此名。该书 “对于一切无形资产之性质及其会计处理之方法,分析至为详尽。……故其立论之精审,无与伦比,欧美学者久已奉为圭臬,即会计名家派登(W·A·Paton)氏,在其所编会计大全(Accountant‘ Handbook)一书中,亦数数引用其议论焉”⑤,是中国会计学者之著作中达到当时世界水平的第一部。

  (四)未公开发表的会计史研究资料和会计史硕士、博士论文

  在会计史的研究中,另有一批由会计人士尽心努力,编辑、撰写而成,但未予公开发表的资料,是会计史研究成果中所不可忽视的。这些资料相对分散,史料类主要有:《会计史学习参考资料(第一辑)》(成圣树、丁平准,江西冶金会计学会)、《延安时期财会工作的回顾》、《中国会计史资料选编(中华民国时期)、(东北根据地和东北大行政区事情)》等;硕士、博士会计史论文如《转轨时期企业会计制度的演进》(狄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论新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曹欲晓,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答辩而没有发表的有关会计史博士论文,大多对所涉及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是我国会计史研究成果中学术价值很高的一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

  [1] 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上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1988.

  [2] 郭道扬.会计发展史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

  [3] 郭道扬.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第一、二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2004.

  [4] 郭道扬.20世纪的中国会计改革.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200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5] 杨纪琬,主编.中国现代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6] 黄菊波.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7] 项怀诚.新中国会计5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8] 文硕.西方会计史(上)——会计发展的五次浪潮.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

  [9] 文硕.世界审计史.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

  [10] 文硕.文明古国的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11] 葛家澍.新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回顾.会计研究,1999.

  [12] 王建忠.会计发展史.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3] 付磊.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200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4] 付磊,刘志翔.21世纪早期的中国复式记账.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史评论,2005.

  [15] 陈信元,金楠.新中国会计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6] 中国会计年鉴.中国财政杂志社,1996—2007.

  [17] 李孝林,等.比较会计史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8] 杨时展.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19] 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文硕,董晓柏,等译.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20] 荷·海渥,著.文硕,付磊,译.会计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