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会计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会计资讯

会计移动班
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重庆经济砺寒冬 蕴生机

2010-01-26 15:57 来源: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重庆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重庆市相继推出适应性政策和提振措施,全市经济一季度触底回升,上半年企稳向好,下半年强劲攀升,呈现出发展基础持续巩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的运行特征。但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全年重庆市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达到6528.72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6.80亿元,比上年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3447.48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2474.44亿元,增长13.3%。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一)农业经济增长平稳,畜禽生产增势强劲粮食产量有所减产。2009年重庆市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影响下,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3344.24万亩,增长0.6%。但受气候和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全市粮食产量1137.18万吨,下降1.4%。全年粮食平均亩产340.05公斤,下降2.0%。小麦总产量51.68万吨,下降11.2%。稻谷总产量511.30万吨,下降3.4%。薯类总产量284.40万吨,增长2.8%。经济作物增势良好。由于油菜补贴政策和油菜籽价格上涨,农民种植积极性有较大提高。油菜籽产量31.13万吨,增长17.3%。油料总产40.47万吨,增长13.2%。蔬菜产量1177.45万吨,增长18.4%。畜禽产品生产增长较快。由于大力扶持生猪规范规模化养殖和草食动物饲养基地的建设,全市畜禽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发展势头强劲。年内出栏肉猪2003.10万头,同比增长5.5%。全市猪肉产量146.50万吨,增长4.2%。出栏肉牛46.94万头,增长14.4%。牛肉产量5.93万吨,增长14.3%。出栏肉羊166.55万只,增长11.3%。羊肉产量2.06万吨,增长15.5%。出栏家禽1.79亿只,增长9.5%。禽肉产量28.54万吨,增长9.3%。加快经济作物结构调整和畜禽饲养结构调整有利于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第一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农牧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二)工业发展加快,向好基础持续巩固工业在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中比重最大,其发展变化对全市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200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接近3000亿元,达到2917.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占GDP的比重为44.7%。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月触底后呈快速回升态势,9月以后各月增幅都在20%。上,全年增速达到18.5%。与2008年的逐步下滑的态势相反,2009年增加值增速呈现逐月强劲回升的态势。

  作为重庆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今年以来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国家一系列汽车产业政策的刺激下以及为顺应全球汽车产业版图重组趋势,依托福特三工厂、上汽依维柯、铃木二期、长安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重庆市汽车产业逐步壮大,增长较快,汽车产量达到118.65万辆,增长59.8%。全年汽车摩托车业累计实现总产值2223.79亿元,增长21.3%。高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6.1个百分点,对工业快速回升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汽车消费市场的不俗表现,带动重庆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全年增长22.1%。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8.0%。拉动工业增长7.3个百分点。

  重工业发展回升明显。重工业受金融危机影响重于轻工业,上半年重工业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轻工业,下半年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重工业回升速度持续加快,各月增速均超过轻工业。全年重工业实现总产值4663.22亿元,增长16.9%。高出轻工业5.4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中,原煤、水泥和钢材分别增长18.5%、13.6%、6.3%。汽车增长59.8%。其中轿车增长46.7%。摩托车增长3.1%。企业效益回升。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逐步恢复,企业效益与经济增长呈相同趋势变化。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23.14亿元,增长16.4%。扭转了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增产不增效的局面。全年产品销售率达到97.8%。较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日益加快。全年新产品产值达到2202.65亿元,增长35.0%。新产品产值占比达到32.8%。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用电量增长迅速。重庆市全年工业用电量为351.21亿度,增长8.8%。工业用电量四季度呈现快速回升态势,从9月增长5.0%。一举增长到11月的28.8%。12月小幅回落至26.2%。工业用电量与工业增加值基本保持了同步的增长态势。

  (三)第三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金融业成为支柱产业,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逐渐显现2009年,重庆市金融业发展形势很好,全市增加值达到389.97亿元,增长31.2%。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对全市经济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金融业的良好发展为全市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丰裕的资金支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0%。历史性地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革创新成为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4个交易所挂牌,重庆市从此拥有国内有影响的要素市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地位日渐显现。

  全年本外币贷款余额8856.56亿元,增长41.7%。人民币贷款余额8766.06亿元,增长41.6%。本外币贷款新增额2605.46亿元,增长1.19倍。本外币存款余额11084.82亿元,增长36.8%。人民币存款余额10933.00亿元,增长36.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770.43亿元,增长58.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08.68亿元,增长23.1%。本外币存款新增额2985.34亿元,增长1.06倍。

  2.房地产业复苏,销售面积增长迅猛在推动可再生建筑应用示范工程、财政转移支付和扩大内需新增投资继续向西部倾斜、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暂免征营业税等多项优惠政策的助推下,重庆市房地产业快速回暖。2009年,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229.09亿元,增长20.3%。占GDP的比重3.5%。是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全年竣工商品房面积2907.05万平方米,增长22.8%。销售商品房面积4002.89万平方米,增长39.4%。住宅销售面积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94.2%。商品房销售面积比竣工面积多1095.84万平方米。经过10年的发展,重庆市房地产市场正逐步从一个区域性市场成长为全国性市场,这有利于吸引外来人口在重庆置业创业。

  3.货物旅客运输量增长较快,西部枢纽雏形初现货物和旅客运输量是经济发展冷热的晴雨表,经济复苏与活跃增大了人们对外出行交往的频率,出行或入境的人数随之增长。2009年,全社会货运量6.85亿吨,增长7.6%。其中航空运输量增长18.4%。空港旅客吞吐量突破1400万人,达到1424.68万人,增长26.5%。2009年,由于燃油税改革,养路费、运管费等停止征收,二级公路收费逐步取消,减少了市内运输成本,加快了物质流通和人口流动的速度,公路货物和旅客运输量分别增长7.2%。7.3%。

  (四)内需增势强劲,外需降幅收窄

  1.消费市场持续兴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重庆市加大对社保、医保、失业保险和个人养老金等社会安全网建设的投资,以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农机购置补贴、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车购税等一系列消费政策的刺激,给消费特别是农村市场带来了强劲的活力。2009年,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79.01亿元,增长18.6%。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9%。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平衡了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为巩固重庆市经济发展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力量,表明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增强。

  分城乡看,全年城镇消费1852.95亿元,增长18.7%。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4.8%。比2008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农村消费626.06亿元,增长18.5%。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2%。分行业看,全年批发和零售业消费2048.96亿元,增长18.3%。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7%。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2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消费381.27亿元,增长21.9%。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207.64亿元,增长31.1%。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个百分点。节日消费热点明显,吃穿用消费品快速增长,其中家具类增长67.5%。汽车类增长45.3%。金银珠宝类增长18.8%。书报杂志类增长23.7%。成为消费的亮点,这与当前消费持续升级和生活品位提升有较大相关性。居民消费结构将日益高档化和多元化,社会主导消费链将从穿衣保暖、低档家用电器向交通通讯、汽车、住房、IT等产品和服务过渡,也就是产业结构进入高级化阶段促使消费结构的高级化。

  2.投资高位运行,结构优化升级2009年,重庆市在国家“扩内需”政策的积极带动以及“五个重庆”建设的强力推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17.92亿元,增长31.5%。其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542.57亿元,增长28.3%。占全社会投资的29.0%。分属地看,中央投资440.37亿元,增长28.7%。地方投资4877.55亿元,增长31.7%。地方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91.7%。是中央投资的11.08倍。

  分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3560.77亿元,增长32.7%。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655.26亿元,增长15.4%。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58.74亿元,增长31.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3.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9.18亿元,增长36.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8%。比2008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分三次产业看,在“森林重庆”建设的推动下,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9.11亿元,增长1.24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7%。比2008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91.45亿元,增长31.6%。其中工业投资1793.07亿元,增长30.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3.7%。比2008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在“宜居重庆”和“健康重庆”建设的推动下,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227.36亿元,增长28.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7%。;其中房地产业投资1238.91亿元,增长25.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3%。比2008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投资比例较高,有利于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的收入。将转移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

  3.出口降幅收窄,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下滑,需求减弱,重庆市外贸出口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全年进出口总值实现77.09亿美元,下降19.0%。出口下降25.2%。比1-11月收窄了4.8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达到262.61亿元,下降18.4%。比1-11月收窄了2.8个百分点。

  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以及调整产业结构战略的指引下,全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外开放合作水平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0.44亿美元,增长47.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0.16亿美元,增长47.2%。实际利用内资1468.02亿元,增长74.2%。表明重庆市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合作进程加快。

  (五)财政、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1.财政收入继续增长,民生支出平稳加快与全市经济增长趋势相同,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也经历了下滑直至企稳回升。全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65.72亿元,增长21.0%。在大幅减税让利的情况下,全市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81.83亿元,增长18.1%。占财政收入的58.5%。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主要税种分别增长了7.0%、27.9%、18.4%、19.2%。15.3%。

  地方财政支出1806.04亿元,增长24.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317.46亿元,增长29.7%。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支出158.97亿元、194.48亿元和228.74亿元,分别增长14.3%、26.7%、32.8%。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原征地农转非和城镇用人单位超龄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全部解决,15个区县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区县全覆盖,扩大了农村低保覆盖面。在西部率先建立城乡一体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城乡低保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学费全部免除,31.7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足额兑现。这些民生措施的落实,使全市财政民生支出682亿元,是重庆市直辖以来民生支出的最高水平。

  2.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新增就业平稳增长在重庆市宏观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资本市场回暖、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49元,增长9.6%。剔出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经营性收入1019元,增长29.2%。占总收入的6.0%。比2008年提高0.8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11824元,增长7.9%。占总收入的69.6%。对居民收入增长起重要的推动作用;转移性收入3894元,增长19.2%。占总收入的22.9%。财产性收入254元,增长23.3%。占总收入的1.5%。 2009年,重庆市全面启动“五个重庆”建设,同时出台了20多个涉农配套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密集政策、“三农”资金投向强农惠农项目中。预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21元,增长12.0%。其中工资性收入1998元,增长13.2%。占纯收入的43.2%。家庭经营性收入2173元,增长7.8%。占纯收入的47.1%。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财产性纯收入67元,增长31.5%。占纯收入的1.4%。对纯收入增长贡献最小;转移性收入383元,增长30.5%。占纯收入的8.3%。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能灵敏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冷热程度。2008年下半年以来,重庆市出台了一系列提振经济和促进就业的政策,在这些政策效应释放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13万人,增长1.2%。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70万人,增长22.3%。表明重庆市经济持续回暖保证了就业的平稳增长。

  (六)居民消费价格平稳波动,工业品出厂价格稳中有升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1.6个百分点,降幅较1–11月缩小0.2个百分点。全年食品价格平稳波动,工业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稳中有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表现比较平稳。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平稳中略有回升,比1–11月降幅缩小0.4个百分点。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下降4.5和5.0个百分点。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2009年,重庆市借助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效应,谋求支柱产业新跨越,加速规划产业能级提升。在金融危机中寻找产业突围新契机,推动重庆市经济在较短时间触底反弹、率先复苏,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良好态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一)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外需减弱、出口产品结构、贸易方式和对外市场的影响,重庆市外贸出口形势依然比较严峻。2009年,全市出口下降25.2%。由于2008年12月出口总额和增长速度的基数较低,虽然12月同比增长48.5%。环比增长33.7%。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情况依然比较严峻。

  (二)微观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四季度,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总体较年初有较大好转,但仍有部分行业和企业的效益状况不尽理想。2009年,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8.54亿元,增长6.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铝材同比下降0.2%。维伦纤维下降16.3%。冰醋酸下降20.0%。变压器下降17.4%。表明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低随着经济发展和家庭财富快速增长,居民财产性收入呈快速增长态势;但是,居民其他收入来源也在快速增长。

  2009年,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5%。对总收入的贡献率为2.7%。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对纯收入的贡献率为3.2%。据有关专家测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单位,会使当期支出增加0.82个单位;财产性收入增加1单位,会带来明后两年消费分别增长1.15和1.36个单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单位,会使次年居民消费支出增长0.57个单位。财产性收入增长1单位,会导致当年居民消费支出增长2.34个单位。

  这些数据表明,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还比较低,对提高居民收入形成瓶颈制约,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升级产生抑制作用,对重庆市建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财产性收入在推动消费增长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行为模式不同。城镇居民更多地融入到“现代金融体系”中。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将财产性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的投资(投机)行为紧密地联系起来,财产性收入增加相对较快,转化为实际消费能力更强。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更多依赖于土地流转带来的经营性收入,利息和租金收入较少,对消费支持的力度较小。

  三、政策建议

  2009年,全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增长8.7%。重庆经济在逆境中崛起,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但经济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以巩固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基础。

  (一)优化产品结构,努力扩大外部市场需求提升出口产品品质,加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的研发,提高自有品牌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全面稳固传统市场份额,努力扩大新兴市场比重。充分运用保税港区的政策条件,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产业链,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从2010年1月1日起,我国与东盟形成自由贸易区,90%。上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要充分利用此契机,推动重庆市产品出口到东盟地区,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扩大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

  (二)加大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2010年,国家将实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货币信贷增长将逐步从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非常态转向常态。2010年1月7日,央票发行利率提高4个基点,1月18日上调存款类大型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中小型金融机构暂不调整),都显示货币政策趋紧的信号。在此背景下,需要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有市场、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对中小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增强中小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充分利用重庆市要素市场的作用,综合发挥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风险替代、财税支持等各类市场功能的作用,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三)加快财产性收入增长,提高消费需求加快财产性收入增长,提高其所占份额,不但有利于促进消费增长;而且由于财产性收入对金融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加快财产性收入增长,对促进重庆市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应保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优化理财环境,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和理财金融工具的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林权改革。

责任编辑:桔梗
正保会计网校名师高清课程免费试听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资产评估师指南动态大纲试题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高级会计师指南动态试题评审复习
 注册会计师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会计基础知识指南动态政策试题复习
 税务师指南动态查分大纲复习 ACCA考试指南动态政策 试题复习

听过来人谈会计面试的九大经验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全文]

中级会计职称妈妈级考生经验分享

中级通过考生经验分享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全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移动学习完整体系
网校活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