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审计>复习指导> 正文

充分利用审计成果全面提升审计质量

2008-4-21 10:39 黑龙江审计厅 【 】【打印】【我要纠错

  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审计项目从立项到调查乃至审计实施过程的最终结果的体现。审计成果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项目的成败优劣,其利用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审计的价值实现和审计质量的高低。要提高审计质量,就必须充分利用审计成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抓好成果的宣传利用,扩大审计成果的影响。

  多年来,审计报告及审计信息仅对被审单位及上级做单项报送,审计成果的利用率不高,一方面大量的审计信息和成果被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需要掌握审计情况的部门又得不到这些信息,形成浪费和重复检查。要抓好审计成果的利用,必须要做好审计成果的上报工作,重点是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同时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宣传力度和宣传广度。要向社会公布审计成果,引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扩大审计影响。我们惊喜地看到近几年国家审计署对社会的审计公告,引起了媒体及全社会对审计的关注。

  其次要抓好审计成果的分析工作,全面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审计成果的分析是指在审计查实问题后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看提出的问题是否符合客观情况,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是否从体制、机制上和制定、修改和完善法规的高度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如果只揭露处理问题,不做研究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就没有实现审计成果的提升。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要从大量的数据资料中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提炼出问题最核心的、最本质的东西;二是提高分析研究的综合性,一篇分析材料能否引起重视,发挥作用,很重要的是看反映问题的普遍性和倾向性;三是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审计揭露和反映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整改,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完善制度和法规,堵塞漏洞,标本兼治。要针对问题提出建议,要有宏观意识,不能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能泛泛而论,为建议而建议。

  最后要狠抓成果的落实,要尽可能将审计成果的作用发挥到及至。

  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被审计单位固本清源、规范行为。要真正提高审计质量,不仅要查处问题,提出建议,还要问题是不是得到了整改,建议是不是被有效采纳,简单地说,就是审计成果有没有转化为社会效益,实现审计成果的作用,确实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要坚持审计结论跟踪检查,实行结论落实反馈制度以及审计回访制度,进而督促结论真正落实,同时还要关注和督促移交案件的查办情况。

  总之,要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就要充分利用审计成果。要在成果的利用、分析和落实上狠下工夫。审计成果的利用是前提、是基础,而对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是成果利用的进一步延伸和升华,审计成果的最终落实则是前二者的根本保障,三者相互关联,共同促进审计质量的提升。

相关热词: 审计成果 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