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课程:真账实训纳税实训招生方案免费试听 初当会计岗位认知会计基础财务报表会计电算化

 综合辅导:会计实务行业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业务 初当出纳岗位认知现金管理报销核算图表学会计

您的位置:首页>实务操作>业界动态> 正文

四大行青睐“四大”或合理

2010-6-18 10:24 中国会计报 【 】【打印】【我要纠错

  简介:四大行青睐“四大”或合理 本土所公平竞争无门不合情

  日前,国有三大上市银行之一的中国建设银行完成外部审计师市场化选聘试点。这个“市场化”只能打上引号——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无一例外被排除在外,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四大行外部审计,仍然只是“国际四大”之间的游戏。

  受访的业内人士中亦有人为此鸣不平。他们认为,四大行牵手“国际四大”或许合理,但本土所目前最为缺乏的就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牵手“四大”最初为上市

  长期以来,四大行的审计业务均被“国际四大”瓜分。其中,安永已连续6年为中国工商银行审计,中国银行的审计方为普华永道,即将上市的中国农业银行的审计方是德勤,中国建设银行此前的审计方一直是毕马威。

  “已经上市的国有三大银行一直由‘国际四大’审计,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日前,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专访时,注册会计师行业知名学者、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立民说,这三大银行首先是在香港的H股上市,而香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由“国际四大”或当时的所谓“六大”、“八大”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操作以及后续审计,更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事实的确如此。以农行为例,从2004年甚至更早时间开始,该行的审计方一直是中天银会计师事务所,这家事务所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刚刚公布的《2010年会计师事务所百强排行榜》中仅位列第82位。而到了2008年,在农行上市准备的关键阶段,其审计方更换为德勤。

  工行的情况也是如此。从1998年到2004年间,工行的审计方一直是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而到了2005年,才变更为安永。

  2006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日挂牌上市。

  张立民还分析,“商誉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这也是上市企业最为看重的”。对于已上市的三大行这样的特大型金融机构来说,也需要有相应规模的事务所进行审计。而当时,本土所发展刚刚起步,无论是在品牌还是在规模及业务能力等方面,其与“国际四大”的差距悬殊,尚未“做好准备”。

  张立民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并指向了银行业的管理层。“‘国际四大’在中国的认知度非常高,选择它们可以为管理层分解部分经营风险。”张立民说,这也可看作是四大行更愿意选择“国际四大”的一个隐性原因。

  本土所面对冰冷现实

  本土所对于审计大型银行并非从未接触。张立民表示,早期的中华所、中天勤等老牌本土所,一直是国有大银行的审计方,而他本人也曾多次参与银行审计业务。“对于银行业的业务特点、管理机制、企业制度、信息化系统等,本土所还是有一定经验的。”记者了解到,即便是现在,也有一些大型银行的审计方是本土所,如全国性银行之一的华夏银行多年来就由京都天华审计,还有部分地区性银行也由一些大型本土所审计。

  但目前,这种现象越来越成为“个案”。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审计方几乎都是“国际四大”,连浙商银行等地区性银行也由本土所审计改为“国际四大”审计,还有部分银行由本土所与“国际四大”共同审计。“浙商银行原本是我们的客户,可现在也转到‘四大’手中了。”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一位内部人士说。

  近年来,随着事务所做大做强步伐的不断加快,本土所中涌现出一批如中瑞岳华、信永中和等“巨无霸”型企业。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尽管本土所的规模起来了,但客户的质量并没有太大变化。一位注册会计师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从今年的百家信息来看,本土所同“国际四大”相比,业务总体收入的差距在缩小,但在客户质量方面来看,差别依然十分悬殊,尤其是银行这种优质客户,屡屡被“国际四大”收入囊中。

  银行青睐“国际四大”理由很多

  痛失银行业务令本土所“黯然神伤”,但从此在这一领域内的缺席却成为本土所的痛中之痛。

  广东发展银行(下称“广发行”)北京分行马文阁博士介绍说,广发行在2006年年底重组后,就选择了毕马威作为审计方,主要考虑到毕马威的国际公信力。而且,“国际四大”手中握有国际上多家银行的审计业务,在广发行的未来发展道路上,毕马威有可能提出有助于广发行发展的建议。

  中国进出口银行相关人士也表示,四大行选择“国际四大”一方面看重的是其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看重的还有其品牌效应。“更换审计方对于银行而言,是一个重大事项,董事会在选择审计机构上非常慎重,频繁更换审计方对于银行并不现实,因此四大行与‘国际四大’持续多年的合作也是可以理解的。”除此以外,上述中国进出口银行人士还表示,以往,四大行选择“国际四大”有部分原因在于其相较于本土所对国际会计准则更加熟悉。但是,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这已经不能成为四大行选择事务所的一个“壁垒”。

  那么,本土所为何难入四大行“法眼”?马文阁表示:“本土所中有能力胜任大型银行审计工作的机构并不是不存在,但部分本土所受高管层意志影响的现象却让这些已经准备拧上‘发展发条’的金融机构不寒而栗,上市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而选择“国际四大”却似乎从某种程度上给企业买了一项保险。

  应为本土所营造公平竞争机会

  大型银行这样的优质客户资源逐渐集中到“国际四大”手中,而本土所对于这些资源的渴求却越来越强烈。

  “事务所做大的很大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有资格获得更高层次的业务。”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黄锦辉说。实际上,这种观点在近期的H股放开引发的新一轮事务所大规模合并潮中就有明显体现。这也可以让人理解,在四大行抛开本土所轮换外部审计师时,那几家本土大所的老总们为何愤愤不平。

  然而,四大行和央企对“国际四大”的“青睐”已经使本土所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位大型事务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事务所陷入了一个怪圈——事务所做大了,但我们的客户还是那些客户。

  有关部门为国有大型企业设置的外部审计方门槛,让事务所做大成了无用功,但如果不做大则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失去很多大型企业的业务,一方面的确是因为本土所不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关部门没有培养、支持本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意识,只是单纯看眼前的情况,一味信赖外资大所。”张立民说,“国际四大”目前的行业地位,也是由欧美尤其是美国政府和企业长期扶持、培养而成的,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也亟需这样的支持。

  “四大行这样的国企,至少应当给本土所一个参与竞争的机会,或者支持本土所参与部分审计工作,甚至即便不选择本土所作为审计方,也能让它们知道差距,而绝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将它们直接拒之门外。”张立民说。

  张立民的这种观点得到了黄锦辉的支持。“目前我们事务所甚至规模更大的本土所,谁也没有能把四大行业务吞下来的本事,无论是在业务水平、人员素质还是在对金融行业的了解方面,都暂时不可能完全胜任独立审计的任务。”黄锦辉说,“但我们的确需要参与的机会,只有通过实际磨练才能提高水平,不然我们跟‘国际四大’的差距只能越来越大。”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zoe
发表评论/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