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路建设的前提条件分析
地铁建设投资巨大,往往一个地铁车站就需要耗资人民币十几亿,而利用相同资金建设高架道路,至少能修2km,因此,真正制约地下铁路建设的因素是经济性问题。城市地下铁路建设必须考虑以下三点:
1)城市人口。按资料统计分析,城市人口100万,应作为城市地铁建设的宏观前提。
2)城市交通流量。按城市人口多少评估该城市是否需要修建地铁只能是一种宏观前提,我国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已有30多个,其中一些省会城市,是在建国后的40年中发展起来的,道路系统较完善,地面上各种原有的交通方式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虽然人口已超过百万,但除市中心区交通问题较多外,并未严重到必须修建地铁才能解决的地步。因此,有些专家认为,城市交通干道是否存在单向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h的情况(包括现状和近期预测),是判断是否修建地铁的“分水岭”。同时,即使存在这一情况,也只能是在采取增加车辆或拓宽道路等措施后仍无法满足客流量的增长时,才有必要考虑建设地铁。
3)城市地面、上部空间进行地铁建设的可能性。我国城市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相比,在交通等问题上存在如下不同点:国外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促使交通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中心区土地的超强度开发,建筑容量、商业容量、业务容量过分膨胀;原有道路框架不胜重负,其地面、上部空间已在可能的技术条件下充分开发,调整余地不大。我国城市中心区在交通问题上往往表象上与国外发达城市相似,但实质上还不尽相同。我国的地面、上部空间并未充分开发,地面存在很大的改造调整余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有这种特点。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正保会计网校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正保会计网校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正保会计网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tougao@chinaacc.com
电话:010-82319999-2110
Copyright © 2000 - 2024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