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40+还在备考的中年人,以前我考CPA的时候用了3年的时间,后面想着税务师也不是很难,顺带也把他考完,我想了想从CPA考完开始断断续续的税务师也备考了很多年,去年备考的时候我一定在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上述的结果,我想大致原因有以下几个,1:主观上太轻视了,觉得自己连CPA都能通过,税务师的难度相对比较低,所以从第一次备考一直到去年之前,基本在心态上没有重视这个考试,表现在:1)一直都没有买教材、也没有听网课,2)考试是报了名,但没有基本的应考准备或根本没去参加考试3)因为平时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原因,也常常给自己找借口没有持续的备考,2:客观上的原因,税务师虽然在整体难度上低于CPA,但税务师和CPA一个比较大的差异是税务师考试的面比较大,考试的知识点比较细,很多题目看着整体上都挺常规的也不难,但是他会在题干当中嵌入一些小的知识点,因为很多主观题都是连贯,一旦计算的基数出错了,后面的所有答案都是错了,所以这个是税务师考试的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给在职备考伙伴的一些小建议
1、必须上岸的信念
我之所以税务师的备考周期这么长,主要是心态上的轻视或不重视,没有必须要考下来的执念,我想这是我备考CPA和税务师的最大区别。所以只有自己退无可退的时候,你才能激发自己看不见的潜能。
2、应考科目要量力而行
根据自己的实际可备考时间来选择应科的科目,每天可以抽出多长时间来备考,这里面要平衡正常的工作、生活及一些突发情况发生,切莫一味的贪多,那样会无形中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毕竟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如果本末倒置就得不偿失了。
3、跟着对的老师事半功倍
大家平时如果工作比较忙,教材每年有那么多的变化部分,自己啃书消化根本不现实。我以前就是自己应试没有一定的方向和侧重,常常干的是事半功倍的事,所以一个好的老师是非常重要(如欧理平老师、赵玉宝老师、杨军老师等等),网校老师整理的考点讲义很有用,我没有专门去买书,把老师的讲义直接打印出来,讲义里面是老师已经归纳好的知识点及前后知识章节的关联方式,比自己独自备考效率要强很多。还有一个就是大家最好能跟着课程来走,基础精讲班、习题班、冲刺班、循序渐进这样备考效率会比较好,针对备考时间紧课件时间长的问题,网校的课件还有两个比较好的功能,一个是倍速,我这次备考科目多,所以我基本用的是两倍速来听课件,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另一个是课件的在线实时答疑,这个也特别重要,针对容易混淆的内容可以及时得到解答并强化记忆。
4、拼的就是坚持
可能是年纪大了,如果半个月不看书,前面的很多内容都会感觉有点陌生了,所以每天的坚持很重要,尽量形成每天看书的习惯。还有一个重点是一定要保持一定量的刷题量,网校的习题班和模拟试卷一定要先做再听课,尤其是针对错题,一定要反复来练习。
今年我要冲刺最后一门了,用欧理平老师的话给自己打气:“学习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漂亮,证书只是顺手摘的果子。”这句话也送给所有大龄备考的朋友——咱们这个年纪还愿意学,本身就已经赢了!
事实证明,只要跟对老师、用对方法,中年大叔也能顺利通过。祝大家都能在网校找到自己的“开挂”秘籍,工作和证书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