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 | 单选题 | 多选题 | 案例题 |
题量 | 60×1 | 20×2 | 20×2 |
分值 | 60分 | 40分 | 40分 |
总分 | 140分 | 合格 | 一般为84分 |
特点 | 每题4个备选项,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 每题5个备选项,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 由单选或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
第一批 | 2022年11月12日上午 8:30-10:00 经济基础 10:40-12:10 专业知识 |
第二批 | 2022年11月12日下午 14:00-15:30 经济基础 16:10-17:40 专业知识 |
第三批 | 2022年11月13日上午 8:30-10:00 经济基础 10:40-12:10 专业知识 |
第四批 | 2022年11月13日下午 14:00-15:30 经济基础 16:10-17:40 专业知识 |
教材分两大部分 | 共十章 |
第一部分 财政部分 |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
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 |
第三章 财政收入概述 | |
第八章 政府非税收入 | |
第九章 公债 | |
第十章 政府预算管理 | |
第二部分 税收部分 | 第四章 税收基础知识 |
第五章 货物和劳务税制度 | |
第六章 所得税制度 | |
第七章 其他税收制度 |
第一节 财政产生的条件 | 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 |
第二节 市场效率、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市场效率、市场失灵、政府干预 |
第三节 财政的概念与特征 | 公共物品、财政的一般特征、财政概念的一般表述 |
第四节 财政的职能 | 资源配置职能(变化较大)、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
第一节 财政产生概述 | 财政支出的概念、财政支出的范围、财政支出的公平与效率 |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 | 财政支出的不同分类【按具体用途、级次、政府职能、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经济性质等】 |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原则 | 量入为出、收支结合;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厉行节约、讲求效益 |
第四节 购买性支出 | 购买性支出的一般性分析(政府消费性支出及投资性支出与经济运行);政府消费性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政府投资的范围与特点、基础产业发展与财政投融资、财政农业支出) |
第五节 转移性支出 | 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收支出 |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 | 含义、分类 |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 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结构 |
第三节 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 | 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财政收入原则; 利益兼顾原则;合理负担原则; 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
第四节 财政收入效应 | 财政收入效应的含义、财政收入对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税收概述 | 概念、特征、职能 |
第二节 税制要素 | 税收相关主体、征税对象、税率、减免税、纳税环节、纳税期限 |
第三节 税收分类 | 五种分类(按征税对象、征税标准、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收负担能否转嫁、税收管理权限) |
第四节 税制结构 | 税制结构的概念、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深化税制改革 |
第五节 税收征收管理 |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法律责任) |
第一节 增值税制 | 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征收管理 |
第二节 消费税制 | 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征收管理 |
第三节 关税制 | 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征收管理 |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制 | 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收入确认、税前扣除、资产的税务处理、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征收管理 |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制 | 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征收管理 |
第一节 财产税制 | 房产税、契税、车船税 |
第二节 资源税制 | 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 |
第三节 行为、目的税制 | 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烟叶税、车辆购置税、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 |
第一节 政府非税收入概述 | 概念与特点、性质与种类 |
第二节 取得政府非税收入的理论依据 | 公共物品、外部经济、国有产权 |
第三节 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 | 分类分级管理、分成管理、收缴管理、票据管理、预算管理、监督检查、法制建设 |
第一节 公债概述 | 含义、特征、功能、分类 |
第二节 公债的规模与结构 | 含义、负担、限度及衡量指标、结构 |
第三节 公债的发行 | 发行和推销机构、发行价格、发行方式、公债的利率 |
第四节 公债的偿还 | 偿还方式、付息方式、偿债的资金来源 |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 概念、基本特征、期限与组成 |
第二节 政府收支分类 | 分类的一般方法、分类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政府预算编制的管理 | 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部门设置与程序;政府预算收支测算的基本方法;部门预算的编制及管理;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地方债务预算管理;总预算的编制;政府预算的审批标准 |
第四节 政府预算执行的管理 | 政府预算执行的组织体系及其职责、预算收支的执行、预算执行中的调整和调剂 |
第五节 政府决算与绩效管理 | 决算草案的编制、审查批准、绩效管理 |
第六节 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管理 | 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全国政府预算管理一体化、各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全过程管理一体化、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一体化、全国预算数据管理一体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主要管理机制;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组成(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调整和调剂、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决算和财务报告) |
第七节 政府预算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 追究行政责任;降级、撤职、开除处分;撤职、开除处分;依法给予处分;追究刑事责任 |
Copyright © 2000 - 2025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
套餐D大额券
¥
去使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