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正文

每日一学(2012.9.21)

2012-09-21 11:46  【 】【打印】【我要纠错

【考前冲刺特辑】

1.《中级会计实务》重要考点归纳

第八章:

(1)资产减值的范围,减值准备不可以转回的资产的范围;

(2)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3)外币未来现金流量及其现值的确定;

(4)资产组的认定标准;

(5)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确定;

(6)资产组减值的会计处理,减值损失金额的分摊顺序及原则;

(7)总部资产减值测试方法;

(8)商誉减值测试方法,减值损失金额的分摊顺序。

2.《财务管理》重要考点归纳

第四章(一):

掌握投资的概念和种类;项目投资的特点及意义;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的确定;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包括建设投资的估算、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经营成本的估算、运营期相关税金的估算;产出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包括营业收入估算、固定资产余值的估算、回收流动资金的估算;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测算方法。各种静态评价指标即静态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计算方法及特征。(未完待续)

3.《经济法》重要考点归纳

第三章(一):

(1)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与设立,注意投资人的限制(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以及责任承担(无限责任);

(2)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管理,投资人可以聘请他人管理企业事务,注意受托人对外交易的限制;

(3)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与清算,注意解散原因与债务清偿顺序;

(4)普通合伙企业与有限合伙企业的区别,主要是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的不同规定;

(5)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注意哪些主体不能成为普通合伙人、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未完待续)

【名师专栏】

财管名师陈华亭考前寄语(财务管理)

我们——

走在努力的路上

几个月积累的知识

将在一个月后向世人展示

也许

有过犹豫之念

有过焦虑之情

真正的勇者绝不会退却

既然

为了成功,牵手网校

那么

就一定要在这里留下一段

属于自己的美丽传说

【考点精讲】

作业成本管理(财务管理)

(1)作业成本计算法及相关概念

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它是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中最小的成本归集单元。

成本动因,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即成本的诱因。成本动因通常以作业活动耗费的资源来进行度量,如质量检查次数、用电度数等。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是成本分配的依据。成本动因又可以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在作业成本法下,首先根据作业中心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资源耗费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去,然后再将上述分配至作业中心的成本按照各自的成本动因,依据作业的耗用数量分配到各产品。

(2)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既是精确的成本计算系统,也是改进业绩的工具。

作业成本管理包含了两个维度的含义,即成本分配观和流程观。

(3)流程价值分析

流程价值分析关心的是作业的责任,包括成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和业绩考核三个部分。基本思想是:以作业来识别资源,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把作业和流程联系起来,确认流程的成本动因,计量流程的业绩,从而促进流程的持续改进。

成本动因分析,能帮助人们找出形成作业成本的根本原因。

作业分析是流程价值分析的核心,主要目的是认识企业的作业过程,以便从中发现持续改善的机会及途径。

如果是增值作业,必须同时符合下列三条标准:一是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二是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三是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从作业成本管理的角度看,节约成本的途径主要是改善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和消除非增值作业。具体包括:作业消除、作业减少、作业共享、作业选择。

【疑难问题解答】

所得税核算的基本程序(中级会计实务)

①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②比较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除准则规定的特殊情况,应分别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③就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

④依据“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确定所得税费用。

(1)计算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2)计算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额,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期末余额

①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所得税税率

②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所得税税率

③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本期的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④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期初)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征是当期多交税,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递延到以后期间,减少以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征是当期少交税,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递延到以后期间,增加以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3)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易错易混辨析】

定金的分类(经济法)

在担保法理论上,根据定金担保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其区分为订约定金、成约定金、解约定金和违约定金。

(1)订约定金

订约定金又称为立约定金,是指为担保合同的订立而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司法解释第11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订立主合同担保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2)成约定金

成约定金是以担保合同的成立或生效为目的而给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司法解释第116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要件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未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经履行或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响主合同成立或生效。该规定所涉及的定金为成约定金,其规定的角度则是当事人未支付定金,而实际履行了合同,此时视为以实际履行行为变更了定金合同,而定金合同实际上因未交付而没有生效。

(3)解约定金

解约定金是指以担保合同的解除为目的而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司法解释第117条规定,定金交付后,交付定金的一方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以丧失定金为代价而解除合同。

(4)违约定金

违约定金实际就是履约定金,即以担保合同的履行而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担保法》第8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务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上述四种定金的性质各不相同,适用的条件也各不相同。如定约定金是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为适用条件;解约定金是以一方解除合同为适用条件,但设立解约定金必须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否则对合同规定的定金只能解释为违约定金,这一理解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否则的话,一方当事人有利可图时,就会以返还双倍定金或放弃定金以解除合同,这就有损诚实信用的原则;违约定金是以一方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为适用条件的。

【历年考题剖析】

企业对境外子公司的外币利润表进行折算时,可以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 )(中级会计实务-判断题-2008年)

答案:正确

解析: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