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对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销售额的确定(税法)
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包括8种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如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等。这8种视同销售行为中某些行为由于不是以资金的形式反映出来,会出现无销售额的现象。因此,税法规定,对视同销售征税而无销售额的按下列顺序确定其销售额:
(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征收增值税的货物,同时又征收消费税的,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上消费税税额。其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税额
或: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但属于应从价定率征收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为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成本利润率。
【疑难问题解答】
1.如何理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计算摊余成本时不考虑暂时性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而要考虑计提减值的影响?(会计)
解答:解释1:摊余成本的计量属性为历史成本,并不是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是两种不同的会计要素计量属性,所以在计算摊余成本时,不应考虑其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
解释2:源自于企业会计准则对摊余成本的定义。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而公允价值的暂时性变动不属于上述内容。
解释3:摊余成本简单讲就是对方企业占用本企业的资金,而公允价值变动并不是对方企业占用本企业的资金。
解释4:摊余成本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而公允价值的暂时性变动并不影响未来现金流量,因此不需要考虑此因素。
2.如何理解“在民法规则的最长的诉讼时效期间内,诉讼时效中止的持续时间没有限制”。(经济法)
解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的最后6个月,如果发生了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那么在最长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只要中止的事由不消失,那么诉讼时效期间可以一直中止下去,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
比如说,侵害行为于2001年1月1日发生,权利人于2002年1月1日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计算,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2003年11月1日,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诉讼时效期间中止计算,那么,只要在2021年1月1日之前,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不消失,诉讼时效期间可以一直中止到2021年1月1日,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
【易错易混辨析】
如何区分经营失败、审计失败和审计风险?(审计)
(1)经营失败是指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而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经营失败的极端情况是申请破产。
(2)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例如,注册会计师可能指派了不合格的助理人员去执行审计任务,未能发现应当发现的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
(3)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三者区别:经营失败不等于审计失败,但在经营失败的同时,很可能会追究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审计失败;
审计失败是注册会计师没有执行好审计准则造成的,只要存在审计失败,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有过失,有过失就有责任,因此,在发生审计失败的情况下,很可能就发生了审计风险变为实际的损失,进而被追究法律责任。
由于审计中的固有限制影响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特别是,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精心策划和掩盖舞弊行为,注册会计师尽管完全按照审计准则执业,有时还是不能发现某些重大舞弊行为。
【历年考题剖析】
下列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财务成本管理-多选题-2010年)
A.根据MM理论,当存在企业所得税时,企业负债比例越高,企业价值越大
B.根据权衡理论,平衡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与财务困境成本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基础
C.根据代理理论,当负债程度较高的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股东通常会选择投资净现值为正的项目
D.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当存在外部融资需求时,企业倾向于债务融资而不是股权融资
答案:ABD
解析:根据MM理论,当存在企业所得税时,有负债企业的价值=具有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债务利息抵税收益的现值,企业负债比例越高,则债务利息抵税收益现值越大,所以,企业价值越大,即选项A的说法正确。所谓权衡理论,就是强调在平衡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与财务困境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佳资本结构,因此,选项B的说法正确。根据代理理论,当负债程度较高的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即使投资了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股东仍可能从企业的高风险投资中获利,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优序融资理论是当企业存在融资需求时,首先选择内源融资,其次会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股权融资,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