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1.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经济法基础)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提示]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2)对于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劳动合同的类型(经济法基础)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出现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解除或终止条件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终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3)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下述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①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②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③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④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⑥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⑦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疑难问题解答】
1.对于工程报废及毁损应如何处理?(初级会计实务)
解答:(1)由于正常原因,建设期间发生的单项工程报废及毁损,减去残料价值以及保险公司,过失人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
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工程物资等(残料价值)
其他应收款
贷:在建工程
如果工程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属于筹建期间的:
借:管理费用
原材料等(残料价值)
其他应收款
贷:在建工程
如果工程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属于筹建期间的:
借:营业外支出
原材料等(残料价值)
其他应收款
贷:在建工程
(2)由于非正常原因,发生的单项工程报废及毁损,全部计入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在建工程
非正常损失是指火灾、水灾、偷盗等,如发生自然灾害(比如雨季,但该地方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属于非正常原因;正常原因比如说由于工作人员在建造过程中看错图纸了等造成的工程报废。
2.定额备用金的基本处理流程是什么?(初级会计实务)
解答:定额备用金制度下在拨付(按定额)的时候: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库存现金
在报销的同时拨补了(即直接将库存现金给备用金部门,不再单独通过账户核算):
借:管理费用(或其他)
贷:库存现金(这时就随时补足备用金不再通过备用金科目核算)
实务中报销时先由备用金管理人给报销人报销,然后再由备用金管理人拿着报销的各种票据在一定时间内找出纳报销,而出纳就直接把库存现金给备用金管理人,这时备用金又成了以前定额的金额,这样备用金始终是个定额数。
【易错易混辨析】
合同的解除与合同终止的区别(经济法基础)
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基于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合同关系客观上不复存在。
根据定义来看,二者极为相似,即都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效力。
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其区别主要在:
(1)二者的效力不同。合同的解除即能向过去发生效力,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消灭,发生恢复原状的效力,也能向将来发生效力,即不发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合同的终止只是使合同关系消灭,向将来发生效力,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效力。
(2)二者适用的范围不同。合同解除通常被视为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对违约方的制裁。因此,合同的解除一般仅适用于违约场合。合同的终止虽然也适用于一方违约的情形,但主要是适用于非违约的情形,如合同因履行、双方协商一致、抵销、混同等终止。由此可见,合同终止的适用范围要比合同解除的适用范围广。终止合同是合同履行完毕而终止;解除合同是没有履行完合同而解除。
【历年考题剖析】
1.企业应收款项发生减值时,应将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高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初级会计实务-判断题-2011年)
答案:正确
解析: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2.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暴雨毁损库存原材料一批,其成本为200万元,经确认应转出的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收回残料价值8万元,收到保险公司赔偿款112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经批准企业确认该材料毁损净损失的会计分录是( )。(初级会计实务-单选题-2011年)
A.借:营业外支出114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14
B.借:管理费用114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14
C.借:营业外支出8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80
D.借:管理费用8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80
答案:A
解析:该企业材料毁损经批准前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的金额是200+34=234(万元),扣除收回残料价值以及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是234-8-112=1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