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战略目标的理解和确定战略目标的原则(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1)战略目标与使命的关系:
企业在实现使命过程中所追求的结果,构成了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对企业使命的进一步具体化。战略目标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是战略实施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控制的评价标准。
(2)在确定战略目标时使用SMART基本原则:
S(Specific,目标要具体)
M(Measurable,目标可以量化)
A(Attainable,目标要可以达到)
R(Relevant,目标与使命一致)
T(Time-Based,目标要有完成期限)
[例子]某企业的战略目标:改善企业的销售业绩
缺点:销售业绩的表述含糊,目标不具体(销售收入、订单数、完成的订单数等);改善的表述不够准确,没有定量化;没有时间限制
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在三年内提高销售收入18%”。
【疑难问题解答】
什么是以旧换新业务,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如何纳税?(税法)
以旧换新是指纳税人在销售自己的货物时,有偿收回旧货物的行为。根据税法规定,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的,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之所以这样规定,既是因为销售货物与收购货物是两个不同的业务活动,销售额与收购额不能相互抵减,也是为了严格的计算增值税,防止出现销售额不实、减少纳税的现象。考虑到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的特殊情况,对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可以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收增值税。
提示:一般以旧换新,很多都是直接跟消费者发生业务,所以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但是,也要根据具体业务具体分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规定,销售商品以旧换新的,销售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由此可见,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确认收入的处理方法是相同的。
【易错易混辨析】
1.如何区分长期股权投资知识点中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入账价值”?(会计)
(1)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按照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同时也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是直接以应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同时也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3)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是以成本法核算则以支付的对价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支付的对价是现金,则支付的对价包括税金及其他必要的支出;如果是发行股票,则按照发行股票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也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4)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是以权益法核算就将实际支付的对价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支付的对价是现金,则支付的对价包括税金及其他必要的支出;如果是发行股票,则按照发行股票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与享有的被投资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如果大于享有的被投资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按照初始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如果小于,则按照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同时确认营业外收入。
2.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经济法)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例如《继承法》规定,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的2个月内不作出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这里的2个月就是除斥期间。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1)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虽然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法律后果都表现为某种权利的消灭,但是,诉讼时效所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胜诉权(程序权利),而除斥期间则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
(2)两者的期间不同。虽然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都以一定事实状态存续一定时间为内容。但是,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适用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而除斥期间则一般是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3)两者的适用依据不同。诉讼时效规定的是权利受害人请求法律保护的期限,仅适用于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不行使请求权的情况,而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以权利人不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作为适用依据。
(4)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诉讼时效是在当事人主张时,人民法院予以援用,而除斥期间则是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予以援用,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
(5)两者的起算时间不同。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算。而除斥期间则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历年考题剖析】
人民法院受理了利害关系人提起的诉讼,初步判断ABC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相应的责任。下列有关赔偿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审计-单选题-2011年)
A.如果利害关系人存在过错,应当减轻ABC会计师事务所的赔偿责任
B.ABC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所有使用了其不实审计报告的机构或人员承担赔偿责任
C.ABC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赔偿责任应以其收取的审计费用为限
D.ABC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与被审计单位发生交易的利害关系人承担第一位责任
答案:A
解析:事务所应当对一切合理依赖或使用其出具的不实审计报告而受到损失的利害关系人承担赔偿责任,选项B不正确;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赔偿责任应以其不实审计金额为限;选项C不正确;与利害关系人发生交易的被审计单位应当承担第一位责任,选项D不正确。
【备考提示】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市价的公式M/(1+Ds)的推导过程(财务成本管理)
这里隐含一个假设,即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影响股票的总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发放股票股利前的股数×发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市价=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数×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市价
=发放股票股利前的股数×(1+股票股利发放率)×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市价
所以,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市价=发放股票股利前的股数×发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市价/[发放股票股利前的股数×(1+股票股利发放率)]
=发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
=M/(1+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