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正文

每日一学(2012.12.13)

2012-12-13 18:37  【 】【打印】【我要纠错

【考点精讲】

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时点(财务与会计)

下列商品销售,通常按规定的时点确认为收入,有证据表明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除外:

(1)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2)销售商品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

(3)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前,不确认收入,待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4)销售商品采用以旧换新方式的,销售的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5)销售商品采用委托代销的方式:

①支付手续费方式,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②视同买断方式。应分别下面两种情况来处理:

a.如果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协议明确标明,受托方在取得代销商品后,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委托方无关,在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时,委托方应确认相关销售商品收入;

b.如果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协议明确标明,将来受托方没有将商品售出时可以将商品退回给委托方,或受托方因代销商品出现亏损时可以要求委托方补偿,那么委托方在交付商品时不确认收入,受托方也不作购进商品处理;受托方将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售价确认销售收入,并向委托方开具代销清单;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时,再确认本企业的销售收入。

【疑难问题解答】

公司成立失败,为什么可以请求部分发起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税收相关法律)

解答:公司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成立时,原本可以由将要成立的公司承担的责任,却因公司不能成立而自然消失。如果没有人承担这些责任,无人偿还原本应当由将成立的公司偿还的债务和费用,债权人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应当收取的费用也无法收取,这势必损害债权人和其他有关各方的利益。有鉴于此,作为进行公司设立行为的发起人,就应当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承担责任。

【易错易混辨析】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税务代理实务)

来料加工是对方来料,我方按其规定的花色品种、数量进行加工,我方向对方收取约定的加工费用;进料加工是我方自营的业务,自行进料,自定品种花色,自行加工,自负盈亏。

进料加工:一般来说,进口时免税,出口时与一般贸易出口产品一样,应按免抵退税办法计算退税,但是,因为进口的材料是免税的,所以,要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来料加工:进口时免税,出口时也免税,只要单独核算,就不存在退税计算的问题。但如果来料加工耗用了国内材料,那么就要将所耗用的国内材料的进项税金予以转出。对于来料加工未分别核算的按比例分摊后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

下面提供的案例是以最简单的计算体现来料与进料加工在计算上的区别。

1.来料加工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l3%。2010年3月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款60万元,货已入库。上期期末留抵税额3万元。当月内销货物销售额l00万元,销项税额17万元。本月出口货物销售折合人民币200万元,其中来料加工贸易复出口货物9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本期免、抵、退税额。

答案:

来料加工贸易复出口货物所耗进项税额转出=60×90/(200+100)=18(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1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8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90)×(17%-13%)=4.4(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4.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4

应纳增值税额=100×17%-(60-18-4.4)-3=-23.6(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90)×13%=14.3(万元)

本例中,当期期末留抵税额23.6万元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14.3万元,故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14.3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一当期应退税额=14.3-14.3=0

借:其他应收款14.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4.3

2.进料加工

某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2010年8月从国内购进生产用的钢材,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68000元,已支付运费5800元并取得符合规定的运输发票,进料加工贸易进口免税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13200元人民币,材料均已验收入库;本月内销货物的销售额为150000元,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为42000美元。

(题中的价格均为不含税价格,增值税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13%,汇率为1:6.5)

答案:

免抵退税不得免抵额=6.5×42000×(17%-13%)-13200×(17%-13%)=10392(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1039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392

应纳税额=150000×17%-(368000×17%+5800×7%-10392)=-27074(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6.5×42000×13%-13200×13%=33774(元)

当期应退税额=27074(元)

当期免抵税额=33774-27074=6700(元)

借:其他应收款2707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67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3774

【历年考题剖析】

下列关于营业税计算的说法,正确的有( )。(税法Ⅰ-多选题-2011年)

A.某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取得业务收入72万元,应缴纳营业税2.16万元

B.某建筑队承包一宾馆改建工程,取得工程款120万元,该工程另耗用的由宾馆提供的材料价款56万元,该建筑队应缴纳营业税3.6万元

C.某邮局取得邮政服务业务应税收入64万元,销售集邮商品取得收入32万元,该邮局应缴纳营业税2.88万元

D.某文化公司举办文艺演出,取得门票收入40万元,出租文化场所取得租金收入6万元,该文化公司应缴纳营业税1.38万元

E.某航空公司取得客运收入9200万元,航空地面服务收入240万元,腹舱收入120万元,该航空公司应缴纳营业税286.8万元

答案:ACE

解析:选项B,工程耗用的由宾馆提供的材料价款56万元,应并入营业额中征收营业税,即应纳营业税=(120+56)×3%=5.28(万元);选项D,出租文化场所取得租金收入,按照“服务业——租赁业”征收营业税,即应纳营业税=40×3%+6×5%=1.5(万元)

点评:本题考查营业税不同税目的计算。每个选项中都需要考生先知道计税依据如何确定及适用税率,才能计算出最后的应纳税额。如果要想将各个选项都选对,需要有非常扎实的基础。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