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股权再融资(财务成本管理)
(1)配股。配股是指向原普通股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配售一定数量新发行股票的融资行为。配股价格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协商确定。配股条件:拟配售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配售前股本总额的30%;控股股东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承诺认配股份的数量;采用证券法规定的代销方式发行。配股除权价格=(配股前股票市值+配股价格×配股数量)/(配股前股数+配股数量)=(配股前每股价格+配股价格×股份变动比例)/(1+股份变动比例);配股权价值=(配股后股票价格-配股价格)/购买一股新股所需的认股权数。
(2)增发新股。公开增发: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愿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1个交易日的均价,通常为现金认购;非公开增发: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认购方式不限于现金,还包括权益、债权、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非现金资产。
【疑难问题解答】
1.寻求提高生产效率和区域经济效应有什么区别?(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解答:生产效率通俗来讲就是单位时间内可以干的活,例如一个工人原来可以生产5个零件,如果他可以生产7个零件,则生产效率提高了。
规模经济就是通过大批量的采购、生产、销售可以达到的一种节约成本,提高产出的效应。
区域经济效应就是将规模经济扩大到整个世界的范围。
2.五力模型中的同业竞争者的竞争因素中提到的战略重要性,如何理解?(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解答:这里为您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某企业可能涉足多个行业,其中一个是汽车生产和销售业务,如果该企业将汽车生产和销售业务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业务,而且对其战略目标的制定非常严格,要求每年销售增长率达到20%,如果完不成该任务,则会对相关领导进行一系列处罚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下,该企业负责汽车生产与销售的领导就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而且为了完成目标,会采取具有竞争力的行为,这样它的竞争强度就会比较强。但是如果该企业的汽车生产与销售业务仅占企业总体业务的很少一部分,企业对其要求也不严格,而是基本上放任其自身自灭,则这种情况下负责该业务的领导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完成相应的任务或指标,这样他也就不会千方百计地要提高销售增长率,相应的竞争强度就比较弱。
【易错易混辨析】
“真假”委托加工的消费税处理(税法)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或者受托方先将原材料卖给委托方,然后再接受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以及由受托方以委托方名义购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不论纳税人在财务上是否作销售处理,都不得作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而应当按照销售自制应税消费品缴纳消费税。
由此可见,委托加工分为两种情况:
(1)真委托加工,即委托方提供主材料,受托方提供辅料和加工劳务的合同,委托方提供的材料不贴花,受托方提供的辅料和加工费一并按加工承揽合同计税贴花。
真委托加工复合计税消费税的公式:
代收代缴消费税=(材料成本+加工费+辅料+委托加工收回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消费税比例税率+从量税
(2)假委托加工,即受托方提供主材料,辅料和加工劳务的合同,受托方提供的主要材料和辅料按购销合同贴花,加工费按加工承揽合同计税贴花。
假委托加工复合计税消费税的公式:
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判断真假委托加工,关键看原材料是哪方提供的。
【历年考题剖析】
1.20×1年11月20日,甲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A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设备价款为950万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61.5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安装A设备时,甲公司领用原材料36万元(不含增值税额),支付安装人员工资14万元。20×1年12月30日,A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会计-单选题-2011年)
(1)甲公司A设备的入账价值是( )。
A.950万元
B.986万元
C.1000万元
D.1111.5万元
答案:C
解析:入账价值=950+36+14=1000(万元)。
(2)甲公司20×4年度对A设备计提的折旧是( )。
A.136.8万元
B.144万元
C.187.34万元
D.190万元
答案:B
解析:计算过程如下:
20×2年的折旧额=1000×2/5=400(万元);
20×3年的折旧额=(1000-1000×2/5)×2/5=240(万元);
20×4年的折旧额=(1000-400-240)×2/5=144(万元)。
2.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500万元设立了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其中甲和乙各出资40%,丙出资20%。该公司章程的下列条款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经济法-多选题-2010年)
A.股东会表决时,甲、乙、丙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B.股东会表决选举公司董事和总经理时,须经甲、乙、丙一致同意,决议方为通过
C.公司分配利润时,丙有优先分配权;公司当年利润不足10万元的,仅分配给丙,超过10万元的部分,甲、乙、丙按出资比例分配
D.公司解散清算后,如有剩余财产,甲、乙、丙按照出资比例分配
答案:ACD
解析:根据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选项A的表述正确;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是董事会的职权,因此选项B表述错误;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分配,但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因此选项C的表述正确;公司财产解散后依法清算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因此选项D的表述正确。
点评:上面一个多选题,通过四个选项,考察了几个不同的知识点。因此在学习时,对于知识的掌握要扎实基础,才能提高多选题的正确率。
【答疑精华】
关键审计合伙人加入审计客户担任重要职位,是否影响独立性?(审计)
要想不对独立性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关键点:(1)该合伙人停止作为关键合伙人之后,该公众利益实体已经发布了已审财务报表。(2)该公众利益实体发布的已审财务报表涵盖期间不少于十二个月。(3)在已发布的已审财务报表的审计中,该合伙人已经不是项目组成员。
下面以举例的形式对这个知识点做相关的说明:
(1)该合伙人在2008年4月离职(离开事务所)并于同期加入该公众利益实体,该公众利益实体在3月份已经公布了2007年已审的年报(该离职的合伙人参加了2007年年报的审计工作),事务所在2008年10月承接该公众利益实体的2008年报表的审计工作,此时这个业务的承接是不允许的,因为不符合上面的第三个条件,即(3)在已发布的已审财务报表的审计中,该合伙人已经不是项目组成员。
(2)该合伙人在2006年10月已经不是关键合伙人,2008年4月份离开(此时已经公布了2007年的已审年报),该合伙人未参加对该公众利益实体的2007年的年报审计工作,此时事务所承接2008年的审计业务是可以的,因为同时满足上面的三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