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垄断协议(经济法)
垄断协议行为,是指经营者为限制竞争而达成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一致的行为。
1.垄断协议的分类
(1)根据参与联合的经营者所处的产业链环节是相同还是相续,可分为横向垄断协议行为和纵向垄断协议行为。
(2)垄断协议行为的主体为经营者、行业协会。
2.横向垄断协议行为
横向垄断协议行为,是指处于产业链同一环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者所为的垄断协议行为。具体包括:
固定价格,即处于产业链同一环节的经营者通过协议、决议或其他协同一致的方式确定、维持或者改变价格的行为。
划分市场,即处于产业链同一环节的经营者通过协议、决议或其他协同一致的方式限定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行为。
联合抵制,即处于产业链同一环节的经营者通过协议、决议或其他协同一致的方式拒绝与特定交易相对人交易的行为。
不当技术联合,即经营者以排除或限制竞争为目的,制定技术标准,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行为。
3.纵向垄断协议行为
纵向垄断协议行为,是指处于同一产业链上下环节(即有交易关系或供求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者所为的垄断协议行为。比如,电脑整机生产商和电脑整机销售商之间所为的垄断协议行为。
(1)固定转售价格。即同一产业链中上一环节经营者,通过协议确定下一环节经营者销售价格的行为。
(2)限定转售最低价格。即在同一产业链中上一环节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通过协议确定下一环节经营者销售价格的行为。
4.垄断协议行为的豁免
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垄断协议行为有利有弊,并且可能利大于弊,因此,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于处罚: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同时,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
【疑难问题解答】
如何计算采购成本、期末应付账款和本期采购现金支出?(财务管理)
解答:在编制材料采购预算时,要求掌握采购成本、期末应付账款和本期采购现金支出的计算。
(1)采购成本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a.某种材料耗用量=产品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
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用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料期初结存量
某种材料采购成本=某种材料采购量×材料计划单价
b.采购成本=销售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
其中:销售成本中不包含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
(2)期末应付账款和本期采购现金支出的计算原理同期末应收账款和本期经营现金收入的计算。在计算时分两种情况:
a.如果已知采购成本的付现率,则期末应付账款和本期采购现金支出应根据付现率来计算。比如某企业分季度编制预算,若采购成本分两期付现,当季付现率为60%,下季付现率为40%,那么年末应付账款余额=4季度采购成本×40%,4季度采购现金支出=4季度采购成本×60%+3季度采购成本×40%;若采购成本分三期付现,当季付现率为50%,下季付现率为30%,下下季付现率为20%,那么年末应付账款余额=4季度采购成本×50%+3季度采购成本×20%,4季度采购现金支出=4季度采购成本×50%+3季度采购成本×30%+2季度采购成本×20%。
b.如果不知道采购成本的付现率,则应根据下列平衡等式计算期末应付账款和本期采购现金支出:
预算期初应付账款余额+该期预计采购金额=预算期末应付账款余额+该预算期采购现金支出。
【易错易混辨析】
投资性房地产在处置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其他业务成本与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本年利润的区别(中级会计实务)
解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与其他损益类科目一样,期末要将这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结转到本年利润了,结转后无余额。但是在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要将这个累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这里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到其他业务成本只是为了真实的反应投资性房地产的实际成本,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由于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该损益并没有真正实现,只有在处置了该资产将其结转到其他业务成本时,说明这部分损益才真正实现,这笔结转分录由于是损益类科目之间的结转,因此不影响当期损益,主要是为了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而做的这笔结转分录。
【历年考题剖析】
下列预算编制方法中,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是( )。(财务管理-单选题-2011年)
A.增量预算
B.弹性预算
C.滚动预算
D.零基预算
答案:A
解析:增量预算是指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的缺陷是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为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费用项目,可能使原来不合理的费用继续开支而得不到控制,形成不必要开支合理化,造成预算上的浪费。所以本题选A。
点评:本题考核“预算的编制方法”的知识点。该知识点与网校2011年考试中心开通的普通班模拟试题五单选第6题考点基本相同。与2011年“梦想成真”系列辅导丛书之《应试指南-中级财务管理》31页单选第7题、《经典题解-中级财务管理》30页单选题第1题基本一致。在正保会计网校2011年《中级财务管理》基础班、习题班练习中心中均有所涉及,另外,在网校陈华亭老师考前串讲班中重点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