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5 08:10 来源:
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功利的观点。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依旧成为我们灵魂的慰藉:在明媚光亮的白天,在灯火阑珊的夜下,它让灵魂安然的的落脚。
朴拙的辛格、善解人意的霍桑让人觉发最细微的毫末,设置迷宫的神秘的博尔赫斯让人感受不可思议的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聪明机智的张爱玲连同她的小说诠释着所有感情的痛痒和张满虱的华丽的袍,是警示他人,还是予己悔恨……
那些精妙的书替我们打开未知的世界,启蒙我们最早的思想,那些书让我们爱不释手,贴放在枕边,好让自己在睡着的最后一刻和醒来的第一时间最先看得到。
[今日话题]枕边的辉煌——谈影响我们的那些书。
说起书来,我们最早接触的就是童年里的少儿读物:格林童话,贝洛童话,安徒生童话,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最早的这些书带我们走入课本以外的一片领域,展现给我们精彩曼妙的世界,让我们向往,并期盼成长。
在成长的青春时期,思想萌动,却整日闭坐在学校学习课本教材。那时的一本课外书,对于单纯的少男少女,不亚于一场精神世界的饕餮大餐。学校里避讳的风花雪月,家长掩饰的浮世,以及虚幻的江湖武侠,手绘漫画书,极大地满足一个成长中的人。在那些书中:或惊讶,或震撼,或佩服,或向往,或迷蒙……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
“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一句被说得快烂掉的老话,放在这里依然适合。在那个成长时期读的书,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发展,思维模式以及谈吐言行。那些影响我们的书也是因为出现在我们思想萌动的时候,它带我们走过了焦躁而不安的青春期,所以牢牢封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换作现在的你去读当年的有些书,可能你会觉得好笑,也可能你会觉得作者肤浅、偏激,或是你被太多的事情所累,根本已毫无兴趣静下心去一页页的拜读。
90年代,电脑的出现和普及革新了整个世界,包括我们的很多生活方式。它让世界的文化、娱乐全球化,一个小小的互联网,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娱乐世界。过去物质单调,除了电视,收音机,人类文明流通最大的是书,报纸。我们通过书、报纸认识了解外界。现在,互联网能够便捷的取代这一切。电子书,电子期刊应由具有。
但是如果有条件,人们还是会选择买书,而不是在线阅读。手捧书卷,页页翻读,墨香袭人,这种感觉才像是在真正的读,不受网弹跳画面和花哨信息的影响,满眼只追随作者的文思。
看书,永远都只是一个过程,因为没有看完所有发行的书的那一天。帖子里的JACK_SPARROW 说得很好,“书的确能影响人,但看书最重要的是学会分辨。”不是看过的所有的书都值得我们引以借鉴,尽信书不如无书,看书只是充实丰富我们的过程而已。
枕边的辉煌——枕边的书!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