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审计局强调应找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着眼点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提高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水平,维护财经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进行全面总结,大胆探索,找准其工作着力点十分重要。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传统审计项目的根本属性,作为新生的项目类型又存在着自身的特性,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着眼点不同于常规审计项目,审计机关要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摸索如何主动沟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如何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框架内,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展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非常重要。
一、加强计划协调,优化项目组织
经济责任审计起源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的重要手段。由于其性质的特殊,目前经济责任审计是受托性审计,审计部门在项目立项上没有自主性。但作为实施具体项目的主体,审计部门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做好汇报和沟通协调工作,主动介入到项目的立项过程中,引导立项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总体任务协调委托数量。一般一个地区对干部监督要实行计划管理,原则上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行政主管领导都要实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做到三年轮审一遍,年初由组织部门列出需审计的名单,通过联席会议确定,审计部门就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承担,笔者通过了解:基层审计部门普遍存在任务繁重、力量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确定每一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问题,既要服从于委托方的总体要求,也要根据审计项目年度计划的规模进行调整。就赛罕区审计局实际而言,每年初主动与组织部门进行协调,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干部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工作规划,从着眼于任中审计为主,来共同确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这样既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均衡地覆盖到审计范围的领导干部,又能保证必要的审计投入,达到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工作目标,利于审计部门年度计划的统筹安排,也有利于领导干部在任中根据审计查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及时纠正和改进,起到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目的,也为组织、人事部门选人用人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根据领导干部任职任期特点优化计划结构。审计部门应主动与委托方沟通,共同分析领导干部任职任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每年的审计对象。一般情况下按照领导干部任职时间的长短、年龄结构及所在岗位的性质安排项目。特别是各个乡的书记、乡长共同决策或者共同管理一个地方的经济运行,就要一并进行审计。
根据年度其他审计项目计划组合项目配置。一方面,在年度其他审计项目确定后,审计部门可以将计划项目通报委托方,便于委托方在拟定委托的具体对象时进行参考,使审计项目的确定能尽可能兼顾双方的目标;另一方面,对于委托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审计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与有既定的计划项目相融合,包括与预算执行审计、财政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以及其他环保、民生等专题审计相结合。通过项目整合,使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的责任相连,这样不仅整合了审计资源,更为重要的是拓宽和深化了审计项目之间的关联度,有效地提升审计质量,也对改善审计现场环境,推动审计整改也有积极作用。如赛罕区近几年对巧报镇、金河镇等进行了与财政决算结合审计,对教育局进行了与预算执行结合审计,对西把栅乡进行了书记、乡长一并审计,成效显著。这样审计一次进点,完成了两项以上审计任务,对节约审计资源、优化审计环境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规范乡镇、部门今后的经济决策、财政财务收支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发挥职能作用,注重突出要点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对象既对事又对人,在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把国家审计定位于经济发展的“免疫系统”,那么审计部门如何在“免疫系统”功能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需要:
1.突出反映,注重评价,科学界定领导干部履职实际情况。主要围绕领导干部履经济责任的决策权、管理权、经济执行权和遵守廉政等规定,科学鉴定评价任期经济业绩和工作绩效,实施审计时注重全面检查,突出重点,注重综合分析,客观反映实际履职效果,注重查处决策失误,监管不力等问题。具体地审计重点放在财务管理责任方面,是否提供真实合法的会计信息,是否安全完整保护好单位资金和资产。在经济决策责任方面,作为第一责任人,是否认真履行职责,完成上级或各级党委政府交办的任务。审计要在获得充分有效的证据下,对审计对象在经济决策中的成败责任进行评价;在法纪责任方面,对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等是否严格准确,审计所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负有的责任作出界定;在社会责任方面,对保护广大群众利益,节能减耗应负有的责任。
2.突出预防,注重保护,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威慑机制。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健全发现问题的预警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惩戒机制,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的免疫机制,不断优化、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3.突出效果,注重透明,切实加强审计成果的利用和转化。审计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和状况的进行审查、鉴证与评价,事实上就是对受托人权力运行情况的约束与监控。在经济管理方面,常规国家审计,都是围绕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审计调查来展开的,与传统审计监督相比,经济责任审计就是要对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检查和评价,对被审计人行使的所有种类的国家经济权力进行监督。在揭露错弊、治理效率方面,审计机关对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执行财经纪律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领导干部是否正确履行其经济职责,是否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经济责任审计正是揭露错弊、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同时,它更是预防错弊,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手段。在决策服务方面,与传统国家审计不同的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服务对象既是党委又是政府,通过向党委提供重大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的相关信息,能够服务于党委在经济工作方面的决策,从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同时,通过对政府部门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领导干部进行审计,就经济运行中一些重大问题,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提出预警和建议,为决策机构提供翔实、科学、准确的信息,同时揭露和查处由于决策失误导致的重大损失浪费问题。在党对经济工作领导方面,经济责任审计一方面能够通过为党委进行经济决策服务,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政治领导,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干部管理监督,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干部管理方面,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在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时,“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委托审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在实践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考核和管理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抓好落实整改,实现目标最大化
追踪落实整改。审计整改的责任主体包括被审计方、委托方和其他管理部门,在审计整改的刚性约束尚不到位的情况下,审计部门应主动推进审计整改工作。一方面是追踪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审计部门通过要求被审计单位反馈整改情况,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群合回访、报请纪委或政府督查部门实行专项督查、在一定范围进行通报等方式,着力构建整改机制。另一方面是追踪被审计领导干部落实整改。对每一个领导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都应尽力获取其个人接受审计或其他检查的历史资料,着力从其意识形态和管理能力上推进整改,从源头提高审计整改效果。
提炼总结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总结,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已基本成形。随着我国责任政府、透明政府的进一步构建,相对于干部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在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问责”和“问效”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审计部门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探寻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律性特征,着重归纳总结经济责任审计起步发展以来的实践经验,形成阶段性的经验总结和创新型的理论成果,从更高的层面来指导和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宣传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扩大审计影响,提升审计地位。
下一篇: 酒泉市审计局认真落实定向帮扶工作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