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2 苹果版本:8.6.92
开发者: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预习:持有至到期投资账务处理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2/05/18 09:38:53 字体:

第三部分
第三章 非流动资产(一)

  知识点三、持有至到期投资账务处理

  明细科目:成本(面值)、应计利息(未到期利息,主要指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利息)、利息调整(其余)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1.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按公允价值计量和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注意】交易费用和债券的溢折价实际上计入了利息调整明细科目。

  ●某债券,其面值100万,买价为120万,买价中包含交易费用5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利息调整 20

    贷:银行存款 120

  2.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某分期付息债券,其面值100万,买价为120万(其中10万为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另支付交易费用5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利息调整 15

    应收利息 10

    贷:银行存款 125

  借:银行存款 10

    贷:应收利息 10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面值)

           ——利息调整 (倒挤,按其差额或借或贷)

           ——应计利息 (买入时未到期利息,比如到期一次还本债券)

    应收利息 (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实际支付的金额)

  【注意1】交易费用的总结: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交易费用入投资收益以外,其余金融资产交易费用一律计入入账成本中。

  【提示】读题时要注意“另计入”还是“包含”。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收益

  溢折价的理解:溢折价是由于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不同而引起的。票面利率也称名义利率,市场利率也称实际利率。

  若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投资者未来获得更多利息,购买时应溢价;

  若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投资者未来获得更少利息,购买时应折价。

  实际利率的理解:实际利率为未来收回债券本息价值折为初始确认金额的折现率。

  ●如某债券为三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面值100,票面利率10%,按年计息,实际购买价款为110,求实际利率。

   

  110=100*(1+3*10%)/(1+r)3,求得r,

  (1)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实际利息收入=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投资收益]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借: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2)摊余成本的理解:(持有到期投资可以理解为账面价值)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折溢价摊销额-已收回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票面利息-已收回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溢价购入→实际利息小于票面利息→摊余成本逐期变小

  折价购入→实际利息大于票面利息→摊余成本逐期变大

  ●如某债券为分期付息债券,面值100,票面利率10%,按年计息,实际购买价款为120,实际利率为8%.

  借:应收利息100*10%=10

    贷:投资收益 120*8%=9.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0.4

  借:应收利息100*10%=10

    贷:投资收益 (120+9.6-10)*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倒挤)

分期付息债券: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或借或贷)
▲注意: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投资收益)-名义(应收利息)=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名义=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票面利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或借或贷)
▲注意: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 

  ▲补充:做资产负债表日的分录时,一般是先确定应收利息或应计利息,然后确定根据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的乘积确定投资收益。利息调整可以根据借贷平衡原理来做;最后一年除外,最后一年先确定应收利息或应计利息,然后确定利息调整(把所有的利息调整减去已经摊销的利息调整),投资收益可根据平衡关系得到。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

  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转回: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不超过原计提部分)

  【注意】本教材中能转回的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其余一律不得转回。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金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

      应收利息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467号 京ICP证0304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14号

正保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