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正文

每日一学(2012.12.13)

2012-12-13 18:20  【 】【打印】【我要纠错

【考点精讲】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初级会计实务

存货发出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又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如果采用实际成本法则在存货发出时,要在先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中作出选择。如果按照计划成本进行存货核算,则要对存货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单独核算,最终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下面先就实际成本核算说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略)

(2)先进先出法:在物价上涨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月初库存材料60件,每件为1000元,月中又购进两批,一次200件,每件950元,另一次100件,每件1046元,则月末该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为( )元。

A.980

B.985

C.990

D.1182

答案:B

解析:加权平均单价=(60×1000+200×950+100×1046)/(60+200+100)=985(元)。

【疑难问题解答】

如何理解最低工资制度?(经济法基础)

解答: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制度是国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确保公平分配、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最低生活,用法制化的工资分配制度保证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的运行,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手段。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综合参考下列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易错易混辨析】

材料的实际成本法核算与计划成本法核算的区别(初级会计实务)

解答:首先,题目条件中一般会给出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或计划成本法核算的,不会同时采用两种核算方法。

(1)实际成本法核算下,企业购入的尚未入库的材料的实际成本是通过“在途物资”科目核算,入库时,直接结转到原材料科目即可。

相关会计核算:(不考虑增值税

未入库时:

借: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贷: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领用时:

借:生产成本等

贷:原材料(实际成本)

(2)计划成本法核算下,企业购入的尚未入库的材料的实际成本通过“材料采购”科目核算,材料入库时,直接按照材料的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按照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差额记入“材料成本差异”中。

相关会计核算:(不考虑增值税)

未入库时: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入库材料的实际数量*计划单位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差额,借或贷)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领用时:

借:生产成本等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或相反的分录)

【历年考题剖析】

1.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经济法基础-多选题-2011年)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

B.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继续续订的

C.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5年的

D.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答案:AD

解析:根据规定,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不具有法定情形”(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选项B不正确;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选项C的说法错误。

点评:本题考核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该知识点一般是直接考核法律条文本身,考生需强化记忆。

2.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合同订立原则的有( )。(经济法基础-多选题-2011年)

A.公平原则

B.平等自愿原则

C.协商一致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答案:ABCD

解析: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包括:(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

点评:本题考核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该知识点考核可以出单选题,也可以在多项选择题中涉及,考生应结合课程以及教材的规定,认真细致的掌握该知识点。

【答疑精华】

1.采购存货出现短缺时,如何计算存货单位成本?(初级会计实务)

解答:单位成本=存货总成本/存货入库数量

对于分母——存货入库数量,是存货的实际入库数量,所以应该是最初购买的数量,减去短缺的数量,不管这个短缺的是合理损耗还是非合理损耗,总之是不存在了,它使实际入库的数量减少了,所以应该扣除掉。

而分子——存货总成本,则要看短缺的是合理损耗还是非合理损耗,对于合理损耗,是要计入存货成本的,所以不影响分子的计算。对于非合理损耗,它是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所以要从存货总成本中扣除掉。即分子=最初的进货成本×(1-非合理损耗比例)

2.存货毁损的处理的口径(初级会计实务)

解答: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先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2)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