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1.五力模型中的“购买商的议价能力”中的难点理解(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对于“购买商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占其成本的比例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购买商更有可能进行谈判以获得最佳价格。”的理解。
这里的意思是购买商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是决定公司自身成本的一个主要因素,决定了整体的成本水平,所以企业本身在采购时的成本压力是比较大的,所以必须获得较低的购买价格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所以企业在这种被迫的情况下议价能力是比较强的。
2.行业生命周期局限性(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行业生命周期在运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生命周期曲线是一条经过抽象化了的典型曲线,各行业按照实际销售量绘制出来的曲线远不是这样光滑规则,因此,有时要确定行业发展处于哪一阶段是困难的,识别不当,容易导致战略上的失误。而影响销售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关系复杂,整个经济中的周期性变化与某个行业的演变也不易区分开来,再者,有些行业的演变是由集中到分散,有的行业由分散到集中,无法用一个战略模式与之对应。因此,应将行业生命周期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不至于陷入分析的片面性。
【疑难问题解答】
个人出租、销售住房需要如何纳税?(税法)
解答:
1.出租住房:
财税[2008]24号文件规定,从2008年3月1日起,个人出租住房:
(1)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2)对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
(3)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在3%税率的基础上减半征收营业税,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2.出售住房:
营业税:根据财税〔2011〕12号,自2011年1月28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个人所得税: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居民个人转让住房一律免征土地增值税。
印花税:个人销售住房,按产权转移书据来纳税。
【易错易混辨析】
1.增资与减资两种情况下成本法核算变为权益法核算的处理的异同(会计)
(1)增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原“无重大影响”追加投资变为“重大影响”,实质是追溯调整,采用权益法的基准时点是追加投资日,即以追加投资日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基准点。
①追加投资时,要对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综合调整:[(原投资对价-应享有原净资产公允份额)+(追加对价-应享有追加时净资产公允份额)]<0;
②对原持股比例改按权益法核算,按照净利润和现金股利的份额,计入损益调整;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变动=(追加投资日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初始投资日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计入损益调整的金额,计入资本公积。
(2)减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减资导致丧失控制权转为重大影响或者共同控制的情况,实质是追溯调整,采用权益法的基准时点是初始投资日,即以初始投资日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基准点。
①对于剩余投资的成本按权益法调整:剩余投资成本<应享有原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剩余比例);
②对剩余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按照净利润和现金股利的份额,计入损益调整。
2.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经济法)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合同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侵犯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民事责任的责任形式有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以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这些责任形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比如:在买卖合同中,出卖人拒绝按照约定交付货物,即“违约”,此时他就要承担违约责任。这属于“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个人或者单位违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违反纪律的行为或者是尚未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行为给予的纪律制裁。其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等。
比如:某公司违法经营,被工商局吊销了营业执照,这属于“行政处罚”,是行政责任。
【历年考题剖析】
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无论下列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错报金额是否低于重要性水平,A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经济决策的是( )。(审计-单选题-2010)
A.甲公司的存货
B.甲公司的应收账款
C.甲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D.甲公司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薪酬
答案:D
解析: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那些金额本身低于所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特定项目作额外考虑。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运用职业判断,考虑是否能够合理地预计这些项目的错报将影响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如有这种情况)。注册会计师在作出这一判断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1)会计准则、法律法规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计量和披露的预期;(如关联方交易、管理层及治理层的报酬)
(2)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及其环境相关的关键性披露;(如制药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
(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特定业务分部(如新近购买的业务)的财务业绩。
【备考提示】
营运资本(财务成本管理)
公式: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非流动资产)
分析:(1)营运资本为正数,表明长期资本的数额大于长期资产,超出部分被用于流动资产,营运资本的数额越大,财务状况越稳定。极而言之,当全部流动资产没有任何流动负债提供资金来源,而是全部由营运资本提供时,企业没有任何短期偿债压力。
(2)营运资本为负数,表明长期资本小于长期资产,有部分长期资产由流动负债提供资金来源。由于流动负债在1年或1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而长期资产在1年或1个营业周期内不能变现,偿债所需现金不足,必须设法另外筹资,则财务状况不稳定。
(3)营运资本是绝对数,不便于不同企业之间比较。把这个指标变成相对数形式,就是流动比率。
注意:教材中,还提出了一个指标:营运资本配置比率=营运资本/流动资产,该指标与流动比率所反映的偿债能力是相同的,二者可以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