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经济法)
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具有其特殊性,各类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是不尽相同的。
(一)主体资格取得的法律依据的差异性
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规制主体与受制主体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是不同的。
1.通常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主要是立法机关和部分执法机关,其主体资格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特别是专门的组织法的规定才能取得。
2.对于接受调控或规制的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资格
(1)一般不需要有专门的法律作出特别规定,因为它们首先必须是通常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而市场主体资格取得的基本条件应当是一视同仁的。因此,其资格取得主要是依据反映主体平等精神的民商法。(例如,公民自出生即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再例如,任何人满足公司法的规定都可以设立公司,取得市场主体的资格)
(2)在经济法领域,基于社会公益的考虑,也不排除对某些特殊行业的市场主体作出特殊的要求。(例如,设立保险公司或证券公司,不同于设立一般公司)
(二)经济法主体资格取得的特殊性
如前所述,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具有多源性或称非单一性。经济法主体资格取得的特殊性表现在:
1.在主体职权方面,更强调有关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职能的行使,更强调其经济管理职能,这已经体现在一些专门的法律规范中。如中央银行、反垄断执法机构等的职能、职权等,都有专门的法律作出具体规定。
2.虽然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主要由民商法确定其资格,但不排除在市场准入方面,基于产业政策的考虑,由专门的经济法规范对其主体的资格或资质条件等作出专门的限定。(比如《证券法》中对于设立证券公司作出具体限制条件)
【疑难问题解答】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大股×小股-大利×小利)/(大股-小股)”的原理(财务管理)
解答:这是通过推导计算得出的,这是每股利润无差别的简化公式,它的具体推导如下:
令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为EBIT,则教材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的公式
第一步,等式两边同时约掉(1-T)得:(EBIT-I1)/N1=(EBIT-I2)/N2
N2(EBIT-I1)=N1(EBIT-I2)
N2×EBIT-N2×I1=N1×EBIT-N1×I2
(N2-N1)EBIT=N2×I1-N1×I2
EBIT=(N2×I1-N1×I2)/(N2-N1)
数字1和2代表的是筹资方式的不同,没有硬性规定,如果1代表股权筹资,2就代表债务筹资,那么N1、I1分别代表的是普通股筹资下的股数和利息,N2和I2分别代表的是债务筹资下的股数和利息。反过来,如果1代表债务筹资,2就代表股权筹资,那么N1、I1分别代表的是债务筹资下的股数和利息,N2和I2分别代表的是普通股筹资下的股数和利息。
您在记忆该公式时可以用文字表示,这样不容易弄混,即:“(大股×大利-小股×小利)/(大股-小股)。
【易错易混辨析】
以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中级会计实务)
条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注意的问题:
1.对换出资产不确认损益。
2.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处理方法如下:
①如果增值税不单独收或付,则增值税应直接计入损益;
②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以外的,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损益。
(例题-单选题)A公司以库存商品交换B公司生产经营中使用的固定资产,B公司另向A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12.5万元。A公司、B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①A公司换出: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1080万元,已计提跌价准备90万元,计税价格为1125万元;②B公司换出: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350万元,累计折旧为27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则B公司换入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001.25
B.1192.5
C.1102.5
D.1082.25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B公司换入库存商品入账价值=(1350-270)+112.5-1125×17%=1001.25(万元)。
【历年考题剖析】
下列各项中,将会导致经营杠杆效应最大的情况是( )。(财务管理-单选题-2012年)
A.实际销售额等于目标销售额
B.实际销售额大于目标销售额
C.实际销售额等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D.实际销售额大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答案:C
解析: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DOL=(EBIT+F)/EBIT,当实际销售额等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时,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为0,公式中分母为0,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这种情况下经营杠杆效应最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参见教材82页。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经营杠杆效应”知识点,该知识点与正保会计网校2012年实验班模拟试题五单选题第13题、竞赛一的单选第9题考点基本相同。与2012年“梦想成真”系列辅导丛书之《应试指南-中级财务管理》57页“十七、杠杆效应”
提示:第(3)条有所涉及。在正保会计网校2012年《中级财务管理》基础班、习题班练习中心中均有所涉及,另外,在正保会计网校陈华亭老师考前串讲班中重点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