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中级会计实务)
换入资产的成本
方法一: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不含税的补价(-收到的不含税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提醒问题:
(1)不含税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不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
(2)支付或收到的银行存款(含税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
方法二: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含税的补价(-收到的含税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提醒问题:
含税的补价:支付或收到的银行存款=换入与换出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
(例题-分析题)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甲公司决定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换入乙公司库存商品。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1)甲公司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117万元。(2)乙公司库存商品公允价值为11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128.7万元。甲公司换入库存商品成本。
方法一:
乙公司收到不含税补价=110-100=10(万元)
甲公司换入库存商品=100+10=110(万元)
方法二:
乙公司收到银行存款=含税补价=128.7-117=11.7(万元)
甲公司换入库存商品=100×1.17+11.7-110×17%=110(万元)
【疑难问题解答】
1.经济法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双重性与非单一性(经济法)
解答:经济法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双重性,是针对经济法主体所承担的责任而言的,并不是说经济法责任本身具有双重性。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本法责任仅指经济法责任,而不包括“他法责任”,但是违反经济法时也有可能会承担其他法上的责任,这就是双重性。
而非单一性指的是多种责任竞合,比如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这些,这里的侧重点是在责任承担上。
2.横向对策行为与纵向对策行为(经济法)
解答:市场主体相互之间的行为为横向对策行为,市场主体针对国家调制行为的行为为纵向对策行为。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间的竞争是横向对策行为,而可口可乐给税务局缴税是纵向对策行为。又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甲公司与乙公司都是雨伞生产企业,这二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这些都是横向对策行为;甲公司依法纳税;甲公司偷税漏税;这些都是甲公司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这是纵向对策行为。
【易错易混辨析】
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方式(财务管理)
(1)首次上市公开发行股票(IPO)
首次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对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流通和交易。
实施IP0发行的基本程序是:①公司董事会应当依法就本次股票发行的具体方案、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及其他事项作出决议,并提请股东大会批准。②公司股东大会就本次发行股票作出的决议;③由保荐人保荐并向证监会申报:④证监会受理,并审批核准;⑤自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公司应在6个月内公开发行股票;超过6个月未发行的,核准失效,须经证监会重新核准后方可发行。
(2)上市公开发行股票
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上市后,通过证券交易所在证券市场上对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包括增发和配股两种方式。其中,增发是指增资发行,即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发售股票的再融资方式,而配股是指上市公司向原有股东配售发行股票的再融资方式。增发和配股也应符合证监会规定的条件,并经过证监会的核准。
(3)非公开发行股票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也叫定向募集增发。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和非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相比较,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优势在于:①有利于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②有利于利用上市公司的市场化估值溢价,将母公司资产通过资本市场放大,从而提升母公司的资产价值;③定向增发是一种主要的并购手段,特别是资产并购型定向增发,有利于集团企业整体上市,并同时减轻并购的现金流压力。
【历年考题剖析】
1.下列各项中,依照《企业国有资产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代表国家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 )。(经济法-多选题-2010年)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CD
解析:根据规定,“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分别代表国家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
点评:本题主要考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主要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也包括政府授权的其他部门、机构。
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资产中,计提的折旧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 )。(经济法-多选题-2010年)
A.生产性生物资产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D.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答案:AB
解析:根据规定,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4)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5)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6)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点评:本题主要考核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资产的税务处理”。列举性规定中的具体内容要有所记忆,做题时能够正确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