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行业生命周期的特点和对策总结(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1.起步期
特征:在起步期,企业的规模可能会非常小,关于该行业的企业如何发展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且产品类型、特点、性能和目标市场方面尚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这个时期的产品设计尚未成熟,行业产品的开发相对较缓慢,利润率较低,但市场增长率较高。
对策:管理层需要采取战略来支持产品上市,并定期审核投资项目和监控竞争对手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情况。
2.成长期
特征:行业已经形成并快速地发展,大多数企业因为拥有高增长率而在行业中继续存在。
对策:管理层必须确保充分扩大产量以达到公司所设定的目标市场份额。通过专利权或其他扩产和降低成本的方式来设置阻止竞争者进入行业的“进入壁垒”也非常重要。
3.成熟期
特征:增长率降到正常的水平,各年销售量之间的变动较小,利润增长幅度也较小,但是市场内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消费者的见识更广,要求也更加严格,并非所有原先存在的产品、企业或战略都继续适用于该阶段。在成熟期的后期,一些企业会从市场中退出,一小部分企业通过收购或依靠其自有产品的优势开始主导该行业。
对策:在成熟期的前期,企业应重点关注效率、成本控制和市场细分。在成熟期的后期,要监控行业是否存在潜在的兼并机会,通过探索新市场或研发新技术来继续扩张发展,或开发出具有不同特色或功能的新产品,进行战略管理至关重要。
4.衰退期
特征:行业进入衰退期之后,会出现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技术被模仿后出现的替代产品充斥市场,市场增长率严重下降,产品品种减少,行业的活动水平随着各公司从该行业中退出而下降等情况。最终,某一行业可能不复存在或被并入另一行业。
对策:要确定如何在这样一个非赢即输的环境中保持独特优势,充分运用战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疑难问题解答】
营业税的税目很难记忆,常见的需要按服务业5%缴纳营业税的内容有哪些?(税法)
解答:
1.远洋运输企业的光租业务、航空运输企业的干租业务。
2.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社保基金托管人从事社保基金管理活动取得的收入,依法征收营业税。
3.单位和个人在旅游景点经营索道取得的收入,按“服务业”税目“旅游业”项目,征收营业税。
4.交通部门有偿转让高速公路收费权行为,按“服务业”税目“租赁业”项目,征收营业税。
5.无船承运业务,应按照“服务业”税目“代理业”项目,征收营业税。
6.酒店产权式经营业主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供房产使用权与酒店进行合作经营,如房产产权并未归属新的经济实体,业主按照约定取得的固定收入和分红收入均应视为租金收入,应按照“服务业—租赁业”征收营业税。
7.对港口设施经营人收取的港口设施保安费,按服务业全额征营业税。
8.单位和个人受托种植植物、饲养动物的行为,应按照营业税“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
【易错易混辨析】
一、几种非货币性薪酬的计量方式的区分(会计)
1.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2.以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款
3.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4.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其他应付款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提示]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职工福利,计入当期损益
5.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
(1)合同规定职工应提供服务的年限
借:银行存款
长期待摊费用
贷:固定资产等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长期待摊费用(按年限分摊)
(2)合同没有规定职工应提供服务的年限
借:银行存款
管理费用(一次性计入)
贷:固定资产等
二、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经济法)
无权代理包括“狭义的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
狭义的无权代理所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被代理人拒绝追认或者善意第三人行使了撤销权,合同归于无效;如果被代理人追认了无权代理人的代理权,合同有效。
而表见代理所订立的合同,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属于有效的合同。
两者的区别在于:狭义的无权代理的发生,被代理人没有过错,故对其后果被代理人享有追认或拒绝追认的选择权;表见代理的发生,被代理人对于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有代理权的表象有过错,故对其后果被代理人没有被赋予像狭义无权代理那样的选择权,而是由法律强使其发生有权代理的后果。
实践中,有关表见代理的表象主要有以下三类:
(1)基于某种原因有授权表象,而实际上并无授权的情形,如被代理人以书面或口头形式直接或间接告知第三人授予他人代理权,而事实并未对他人授权;被代理人将有证明代理权之存在意义的文件,如单位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交给他人,但并无授予代理权的意图;被代理人知道他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而不表示否认的。
(2)实际授权小于授权表象导致行为人越权,第三人却无法看出的情形。如代理证书授权不明,代理人超越代理权进行代理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代理权限加以特别限制却不为第三人所知。
(3)代理权消灭后,基于某种原因仍存有代理权继续存在之表象。如代理权消灭后,被代理人未及时收回代理证书,或通知第三人,也未公告代理证书失效的。
【历年考题剖析】
在确定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时,A注册会计师不应将其包括在内的是( )。(审计-单选题-2010)
A.本期审计中已识别但尚未更正的具体错报
B.以前期间审计中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对本期的净影响额
C.对不能明确识别的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
D.可容忍错报
答案:D
解析: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包括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误差。推断误差,也称“可能误差”,是注册会计师对不能明确、具体地识别的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可能错报总额一般是指各财务报表项目可能的错报金额的汇总数,但也可能包括上一期间的任何未更正可能错报对本期财务报表的影响。上一期间的未更正可能错报与本期未更正可能错报累计起来,可能会导致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因此,注册会计师估计本期的可能错报总和时,应当包括上一期间的未更正可能错报。
【备考提示】
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公式(财务成本管理)
1.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
=股东权益本期增加/期初股东权益
=留存收益增加/期初股东权益
=(本期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期初所有者权益
=(本期销售收入×资产×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资产×期初所有者权益)
=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净利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利润留存率
重要说明:直接应用公式的前提——本年不增发新股,如果增发新股,期初权益=期末权益-留存增加
2.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期末资产/期初权益)×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利润留存率
=[期末资产/(期末权益-留存收益)]×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利润留存率
=[(期末资产/期末权益)/(1—留存增加/期末权益)]×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利润留存率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利润留存率/(1—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利润留存率)
分析:(1)影响可持续增长率的因素有四个,即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而且,这四个因素与可持续增长率是同方向变动的。
(2)可持续增长率的公式可以结合杜邦系统进行记忆和灵活应用。
可持续增长率=权益净利率×留存收益率/(1—权益净利率×留存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