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1.关于从量定额征收资源税,课税数量的陈述,下列正确的有( )。(税法Ⅰ-多选题)
A.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
B.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C.对于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移送使用量的煤炭,可按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实际销量和自用量折算成原煤数量,以此作为课税数量
D.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原矿,因无法准确掌握纳税人移送使用原矿数量的,可将其精矿按选矿比折算成原矿数量,以此作为课税数量
E.纳税人以外购的液体盐加工固体盐,其加工固体盐所耗用液体盐的已纳税额不准在其应纳固体盐税额中抵扣
2.假定某企业2011年度取得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2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40万元,与收入配比的成本2100万元,全年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共计600万元,营业外支出70万元(其中公益性捐赠40万元),该企业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008年度该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税法Ⅱ-单选题)
A.67.50
B.68.80
C.72.50
D.73.80
3.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45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1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4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6.5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22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和乙公司取得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分别为( )万元。(财务与会计-单选题)
A.217.35,187.65
B.179.25,218.25
C.186.75,187.65
D.217.35,232.65
4.2011年1月甲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向乙公司购买潜水设备一套,价值10万元。约定首付2万元,余款分三期付清,分别为2万元、3万元、3万元,全部付清前乙公司保留所有权。甲收货后只付了首付和第一期款。2011年8月甲以2万元将该设备卖给职业潜水员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税收相关法律-单选题)
A.乙可以解除合同,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B.乙解除合同后可以要求甲支付设备的使用费
C.乙可以要求丙支付全部价款或承担违约责任
D.丙返还潜水设备后可以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5.2012年3月份,某汽车生产企业外购汽车轮胎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是300万元,当月将其中的70%用于本企业的汽车生产,当月销售自产小汽车150辆,每辆不含税价格8.50万元,同时收取包装费用每辆0.30万元,当月应纳的消费税税额( )万元。(汽车消费税税率9%,轮胎消费税税率3%)(税务代理实务-单选题)
A.108.21
B.118.21
C.98.78
D.96.08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BCD
解析:E选项中,纳税人以外购的液体盐加工固体盐,其加工固体盐所耗用液体盐的已纳税额准予在其应纳固体盐税额中抵扣。其他选项说法正确。
2.答案:B
解析:会计利润总额=3000+20+40-2100-600-70=290(万元)
捐赠限额=290×12%=34.80(万元)
纳税调增=40-34.80=5.20(万元)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3000+40-2100-600-70+40-34.80)×25%=68.80(万元)
或者,应缴纳企业所得税=(290-20+5.20)×25%=68.80(万元)。
3.答案:A
解析: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150+30+150×17%+30×17%)+支付的补价45-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225×17%=217.35(万元)。
乙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225+225×17%)-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50×17%+30×17%)-收到的补价45=187.65(万元)。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纠纷的处理。根据《合同法》规定,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1/5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要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所以选项A、B说法正确。本题中乙丙之间并没有合同关系,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
5.答案:B
解析:企业外购轮胎用于生产轮胎的,可以扣除已纳的消费税额,本题中是外购轮胎用于生产汽车,所以不得扣除已纳的消费税额。本月应纳的消费税额=(8.50+0.30/1.17)×150×9%=118.2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