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协调(财务管理)
协调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要把握的原则是:尽可能使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通常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解聘
这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所有者对于经营者予以监督,如果经营者绩效不佳,就解聘经营者,经营者为了不被解聘就需要努力工作,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服务。
(2)接收
这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如果经营者决策失误,经营不力,绩效不佳,该企业就可能被其他企业强行接收或吞并,相应经营者也会被解聘。经营者为了避免这种接收,就必须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3)激励
激励就是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直接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提高所有者财富的措施。激励通常有两种方式:股票期权、绩效股。
所有者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限制性借债
债权人通过事先规定借债用途限制、借债担保条款和借债信用条件,使所有者不能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削弱债权人的债权价值。
(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
当债权人发现企业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或不再给予新的借款的措施,从而保护自身权益。
【疑难问题解答】
1.抵销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中级会计实务)
在针对集团内部的固定资产交易进行抵销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交易中涉及的增值税不得抵销,如果固定资产售价为含税的价款,应转换为不含增值税的价款;
(2)集团内部购进固定资产时支付的运杂费和安装费用等不得抵销;
(3)抵销多计提的折旧时,应考虑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因素;
(4)应考虑因抵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而导致的集团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个别纳税主体计税基础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确认。
2.合并报表为何要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呢?(中级会计实务)
合并报表将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原因:这样处理是为了准确真实地反映在购买日(或合并日)和资产负债表日母子公司这个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由于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以及反映的资产增值都已经反映在资产中,合并报表所体现的是实质上的权益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企业达到控制要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而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将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与投资方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抵销,在成本法下投资方除了分得股利外,对被投资方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是不做处理的,因此如果不进行权益法的调整的话,就无法实现抵销。
【易错易混辨析】
合营企业与合作企业的关系与区别(中级经济法)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简称合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简称合作企业。这二者都属于外商投资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是指中国合资者与外国合资者依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的,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作者与外国合作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按照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分配收益或者产品,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业。
其区别在于:
(1)企业法律地位不同:合资企业必须是法人,而且是以有限责任公司为形式的法人;合作企业则不一定是法人,只有当其具备法人条件时,才可以依法核准登记为法人。不具备法人条件的合作企业相当于一种合伙型的联营体。
(2)企业性质不同:合资企业各方投资应以货币计算股权比例,并按股权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而合作企业各方以货币以外的方式出资,无须以货币作价。
(3)利润分成不同:合资企业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而合作企业的合作者依照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分配收益或产品,承担风险和亏损。而且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外国合作者先行回收其投资,同时,中外合作者应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和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对合作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
(4)合营企业的组织机构主要是董事会;合作企业的组织机构可以是董事会,也可以是联合管理委员会,还可以是委托管理制。
【历年考题剖析】
1.报告中期新增的符合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条件的子公司,如无法提供可比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可不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中级会计实务-判断题-2009年)
答案:错
解析: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这里既然已经符合条件,就应该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2.企业在报告期出售子公司,报告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中级会计实务-多选题-2009年)
A.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
B.应将被出售子公司年初至出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C.应将被出售子公司年初至出售日的相关收入和费用纳入合并利润表
D.应将被出售子公司年初至出售日的净利润计入合并利润表投资收益
答案:ABC
解析:选项D,不能将净利润计入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