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初级会计实务)
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除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基本方法外,还有分类法和定额法等辅助方法。由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实际工作中,在一个工业企业中,不同的生产车间由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可能同时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使是同一车间的不同产品,企业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一)同一企业不同车间同时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一般都有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往往不同,因而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也往往不同。例如,纺织厂的纺纱和织布等基本生产车间,一般属于多步骤的大量生产,应采用分步法计算半成品纱和产成品布的成本,但厂内供电供汽等辅助生产车间,属于单步骤大量生产,应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
(二)同一车间不同产品同时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即使是同一生产车间,由于产品不同,其生产类型不同,因而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也可能不同。例如,木器厂所产各种木器,有的已经定型,已大量大批生产,可以采用分步法计算成本,有的则正在试制,只能单件、小批生产,则应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三)同一产品不同步骤、不同的半成品、不同的成本项目结合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即使是一种产品,其各个生产步骤、各种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之间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也可能不同,由此决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也可能不同,需要将它们结合起来应用。
1.一种产品的不同生产步骤,由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的不同,可能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小批单件生产的机械厂,铸工车间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铸件的成本,加工装配车间则可采用分批法计算各批产品的成本,而在铸工和加工装配车间之间,则可以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结转铸件的成本,如果在加工和装配车间之间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但在加工车间所产半成品种类较多,又不外售,不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的情况下,加工和装配车间可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结转成本。这样,该厂在分批法的基础上,结合采用了品种法和分步法,在分步中还结合采用的逐步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
2.在构成一种产品的不同零部件(半成品)之间,也可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机械厂所产产品的各种零部件,其中不外售的专用件,不要求单独计算成本。经常外售的标准件以及各种产品通用的通用件,则应按这些零部件的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采用适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单独计算成本。
【疑难问题解答】
如何理解“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经济法基础)
解答:举例理解这句话:如果咱俩签订了仲裁协议,后来出现了纠纷的,此时您直接跑到人民法院去起诉,起诉时不给人民法院看咱俩签订的仲裁协议,那么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受理后会通知被告人我,我一看,挺奇怪的,当初咱俩签了仲裁协议了,说了如果出现纠纷去仲裁机关解决的,你怎么一个人跑到人民法院告我去了?
此时我有两个选择:
(1)你小子不是告我吗!好,咱俩就在法庭上见,我也不告诉人民法院咱俩之前签订了仲裁协议,此时人民法院就有权审理咱俩的纠纷。这种情况就是属于一方(您)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另一方(我)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起诉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2)我在首次开庭前向人民法院提交了咱俩之前签订的仲裁协议,法院一看,你俩原来之前还有过此协议,仲裁协议具有排除诉讼管辖的作用,我就不管这事了。
【易错易混辨析】
问:在成本会计中,逐步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各自有什么优点与缺点?(初级会计实务)
答复: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其缺点是使用综合结转分步法时不能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不能同时计算产品成本;成本结转工作量大,特别是采用综合结转时,需要对成本进行还原,增加了成本核算工作。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点是各生产步骤能同时计算产成品成本,简化和加速了成本计算工作;能够按照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资料,无需进行成本还原。其缺点是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各个步骤的产品成本不包括所耗关成品的费用,不能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不能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历年考题剖析】
1.甲、乙因合同纠纷申请仲裁,仲裁庭对案件裁决未能形成一致意见,关于该案件仲裁裁决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经济法基础-多选题-2010年)
A.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B.应当由仲裁庭达成一致意见作出裁决
C.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D.仲裁庭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提请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核仲裁裁决。根据规定,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所以本题答案是选项A、C。
[点评]注意仲裁庭裁决时,也是“多数决”。而且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但是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
2.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经济法基础-多选题-2010年)
A.国有企业
B.集体企业
C.合伙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主体。根据规定,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自然人、机构和组织、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本题四个选项均可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点评]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1)公民(自然人)。(2)机构和组织(法人):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③各政党和事业团体。(3)国家(特定主体)。(4)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答疑精华】
问:我们企业生产很多种产品,一共有9大类,每大类都有不同型号,共有38种产成品,这样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是按什么方法好呢?(初级会计实务)
回复:1.根据您的描述,建议这里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品种法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
2.对于制造费用的分配,这里没有一个死板规定,应根据您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定,
(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用的比较多。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3)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这一方法适用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机器设备使用、维修费用大小与机器运转的时间有密切联系。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耗机器工时的完整的原始记录。
查账人员审查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的账务时,应首先对被查企业机械化程度及机器工时记录等情况进行核实,查明该企业是否适用这种分配方法,然后,再复核数字计算的正确性。该方法的计算程序、原理与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4)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采用这种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是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年度内如果发现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数发生较大的差额,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的生产企业,因为在季节性生产企业中,每月发生制造费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产量悬殊却很大,如果按实际费用分配,各月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将随之忽高忽低,不便于进行成本分析。
所以建议您对照上面的使用情况以及您单位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