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关于销售的几种情况下的账务处理(初级会计实务)
一、销售退回的处理
(一)对于未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的销售退回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若原发出商品时增值税纳税义务已发生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二)对于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的销售退回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除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外,一般应在发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同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成本。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增值税税额的,应同时扣减已确认的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该项销售退回已发生现金折扣,应同时调整相关财务费用的金额。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2009年3月20日销售A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35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95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182000元。A商品于2009年3月20日发出,购货方于3月27日付款。甲公司对该项销售确认了销售收入。2009年9月15日,该商品质量出现了严重问题,购货方将该批商品全部退回给甲公司,甲公司同意退货,于退货当日支付了退货款,并按规定向购货方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答案:
(1)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409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82000
贷:库存商品182000
(2)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409500
贷:应收账款409500
(3)销售退回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3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00
贷:银行存款409500
借:库存商品182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82000
二、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处理
预收账款销售方式下,销售方直到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才将商品交付购货方,表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只有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转移给购货方,销售方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预收账款。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采用预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该批商品实际成本为600000元。协议约定,该批商品销售价格为800000元,增值税额为136000元;乙公司应在协议签订时预付60%的货款(按销售价格计算),剩余货款于2个月后支付。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答案:
(1)收到60%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480000
贷:预收账款480000
(2)收到剩余货款及增值税税款并交付商品时:
借:预收账款480000
银行存款45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00000
贷:库存商品600000
三、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的处理
采用支付手续委托代销方式下,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受托方,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为销售商品收入,同时应将支付的代销手续计入销售费用;受托方应在代销商品销售后,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方式计算确定代销手续费,确认劳务收入。
确认代销手续费收入时,借记“受托代销商品款”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委托丙公司销售商品200件,商品已经发出,每件成本为60元。合同约定丙公司应按每件100元对外销售,甲公司按售价的10%向丙公司支付手续费。丙公司对外实际销售100件,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款项已经收到。甲公司收到丙公司开具的代销清单时,向丙公司开具一张相同金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甲公司发出商品时纳税义务尚未发生;甲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丙公司采用进价核算代销商品。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答案:
(1)发出商品时:
借:委托代销商品12000(成本价)
贷:库存商品12000(成本价)
(2)收到代销清单时:
借:应收账款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000
贷:委托代销商品6000
借:销售费用1000
贷:应收账款1000
代销手续费金额=10000×10%=1000(元)
(3)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10700
贷:应收账款10700
丙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答案:
(1)收到商品时:
借:受托代销商品20000(售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20000(售价)
(2)对外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11700
贷:受托代销商品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3)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应付账款1700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10000
贷:应付账款10000
(4)支付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费时:
借:应付账款11700
贷:银行存款10700
其他业务收入1000
四、销售材料等存货的处理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还可能发生对外销售不需用的原材料、随同商品对外销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等业务。
企业销售原材料、包装物等存货实现的收入以及结转的相关成本,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包括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和商品、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等实现的收入。
“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销售一批原材料,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款项已由银行收妥。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9000元。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答案:
(1)取得原材料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11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2)结转已销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9000
贷:原材料9000
【疑难问题解答】
如何理解无船承运?(经济法基础)
解答:无船承运业务是指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以承运人身份接受托运人的货载,签发自己的提单或其他运输单证,向托运人收取运费,通过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完成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担承运人责任的国际海上运输经营活动,应按照“服务业——代理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纳税人从事无船承运业务,以其向委托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的海运费以及报关、港杂、装卸费用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申报缴纳营业税;纳税人从事无船承运业务,应按照其从事无船承运业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向委托人开具发票,同时应凭其取得的开具给本纳税人的发票或其他合法有效凭证作为差额缴纳营业税的扣除凭证。
【易错易混辨析】
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初级会计实务)
一、存货减值:可以转回,如果已经计提减值的产品已经销售,要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
二、固定资产:不可以转回。
三、无形资产:不可以转回。
四、投资性房地产:1.成本计量不可以转回。2.公允价值计量不计提减值。
五、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
2.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转回。
3.应收账款和贷款可以转回。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转回。(如果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投资不是通过损益转回)
六、长期股权投资:不可以转回。
【历年考题剖析】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金融业务中,应征收营业税的是( )。(经济法基础-单选题-2010年)
A.金融机构往来业务
B.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
C.金融机构买卖金银业务
D.人民银行委托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
答案:D
解析:选项A、B、C均不征收营业税;人民银行对企业贷款或委托金融机构贷款的业务应征收营业税。
点评:本题考核营业税的税目。该知识点在考试中经常涉及,可以单独文字考核出题,也可以穿插到计算性的题目中,所以考生需要多加注意。建议结合教材,总结出营业税税目中“不征税”的项目,单独记忆。
【答疑精华】
关于递延所得税的理解(初级会计实务)
解答:递延所得税资产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
递延所得税负债属于负债类科目,贷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
递延所得税费用来源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发生时借方记入递延所得税资产,当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借方记入递延所得税费用,当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发生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减少了所得税费用,当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加大了所得税费用,这个加大的所得税费用称之为递延所得税费用,是由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而产生,故称为递延所得税费用,如果所得税费用是和应交所得税对应的就叫所得税费用,如果所得税费用是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就叫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