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1.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会计)
政府补助表现为政府向企业转移资产,通常为货币性资产,也可能为非货币性资产。政府补助主要有以下形式:
(一)财政拨款
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通常在拨款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用途。比如,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拨付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等,均属于财政拨款。
(二)财政贴息
财政贴息是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三)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除税收返还外,税收优惠还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这类税收优惠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会计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
(四)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企业取得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比如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都属于政府补助。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取得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都应计入收入总额。
2.汇兑的撤销和退汇(经济法)
汇兑是指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汇兑简便灵活,适用于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的结算,且不受金额起点的限制。汇兑分为信汇和电汇两种。
(1)撤销
汇款人对汇出银行尚未汇出的款项可以申请撤销。汇出银行查明确未汇出款项的,收回原信、电汇回单,方可办理撤销。
(2)退汇
汇款人对汇出银行已经汇出的款项可以申请退汇。对在汇入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收款人,由汇款人与收款人自行联系退汇;对未在汇入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收款人,汇款人应出具正式函件或本人身份证件以及原信、电汇回单,由汇出银行通知汇入银行,经汇入银行核实汇款确未支付,并将款项汇回汇出银行,方可办理退汇。
汇入银行对于收款人拒绝接受的汇款,应立即办理退汇。汇入银行对于向收款人发出取款通知,经过2个月无法交付的汇款,应主动办理退汇。
3.委托收款中,拒绝付款的处理(经济法)
(1)付款人在审查有关债务证明后,对收款人委托收取的款项需要拒绝付款的,可以办理拒绝付款:
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应自收到委托收款及债务证明的次日起3日内出具拒绝证明,连同有关债务证明、凭证寄给被委托银行,转交收款人;
以单位为付款人的,应在付款人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3日内出具拒绝证明,持有债务证明的,应将其送交开户银行。
(2)银行将拒绝证明、债务证明和有关凭证一并寄给被委托银行,转交收款人。
【疑难问题解答】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过程中是否需要遵守保密原则?(审计)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沟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即使未接受委托,后任注册会计师仍应履行保密义务。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六条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因此,在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过程中,无论是前任还是后任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沟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根据本准则对后任注册会计师的界定,后任注册会计师有可能是正在考虑接受委托的注册会计师,因此,存在着一种可能性,即经过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后决定不接受审计业务委托。在这种相对特殊的情况下,后任注册会计师仍然应当履行保密义务。
【易错易混辨析】
流动资产投资政策(财务成本管理)
1.适中型政策
(1)含义:就是按照预期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销售额及其增长,成本水平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确定的最优投资规模,安排流动资产投资。
(2)特点:流动资产最优的投资规模,取决于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总计的最小化。
2.保守型政策
(1)含义:就是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和有价证券,充足的存货,提供给客户保守型付款条件并保持较高的应收账款水平。保守型流动资产投资政策,表现为安排较高的流动资产/收入比率。
(2)特点:承担较大的流动资产持有成本,但短缺成本较小。
3.激进型政策
(1)含义:就是公司持有尽可能低的现金和小额的有价证券投资;在存货上作少量投资;采用严格的销售信用政策或者禁止赊销,激进型流动资产投资政策,表现为较低的流动资产/收入比率。
(2)特点:节约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但公司要承担较大的短缺成本。
【历年考题剖析】
甲公司是一家食品加工企业,需要在3个月后采购一批大豆。目前大豆的市场价格是4000元/吨。甲公司管理层预计3个月后大豆的市场价格将超过4600元/吨,但因目前甲公司的仓储能力有限,现在购入大豆将不能正常存储。甲公司计划通过衍生工具交易抵消大豆市场价格上涨的风险,下列方案中,甲公司可以采取的是(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单选题-2011年)
A.卖出3个月后到期的执行价格为4500元/吨的看涨期权
B.卖出3个月后到期的执行价格为4500元/吨的看跌期权
C.买入3个月后到期的执行价格为4500元/吨的看涨期权
D.买入3个月后到期的执行价格为4500元/吨的看跌期权
答案:C
解析:企业需要在3个月后采购一批大豆,并且由于价格要上涨,应买入看涨期权。
点评:本题考核“衍生金融工具”的知识点。该知识点在正保会计网校2011年《注会战略》课程“考试中心”模拟试题(二)单选第14题涉及,在正保会计网校2011年《注会战略》课程基础班、习题班练习中心第10章中均有所涉及,另外在2011年“梦想成真”系列辅导丛书之《应试指南-注会战略》、《经典题解-注会战略》第10章均有所涉及。
【答疑精华】
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的征税方法(税法)
1.基本规定
(1)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超标计税。
(3)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4)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已纳税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
2.计税规定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平均计算。方法为:以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计算方法
(1)计税补偿收入=一次性补偿收入-上年平均工资3倍
(2)计税补偿收入/工龄(最长12)商数视为月工资计税
(3)应纳税额=[(月工资-费用减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工龄(最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