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审计)
1.审计报告的说明段
当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之后、审计意见段之前增加说明段,清楚地说明导致所发表意见或无法发表意见的所有原因,并在可能情况下,指出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包括量化财务影响)。
2.审计意见段
(1)标题
在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审计意见段使用恰当的标题,如“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等。
(2)发表保留意见
发表保留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意见段中使用“除……可能产生的影响外”等措辞。
(3)发表否定意见
当发表否定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可在审计意见段中使用“由于受……的重大影响”,或“由于……段所述事项的重要性”,“ABC公司的财务报表没有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未能公允反映ABC公司20×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措辞。
(4)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当发表无法表示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意见段中说明:
由于“(三)导致无法表示意见的事项”段所述事项的重要性,我们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基础,因此,我们不对ABC公司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疑难问题解答】
请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量各因素敏感系数简化公式及推导过程是怎样的?(财务成本管理)
解答:简化公式:
单价敏感系数=基期销售额/基期息税前利润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变动成本额/基期息税前利润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基期固定成本/基期息税前利润
销量敏感系数=DTL/DFL
推导:
单价敏感系数=(ΔEBIT/EBIT)/(ΔP/P)=Q×ΔP/EBIT/(ΔP/P)=Q×P/EBIT=基期销售额/基期息税前利润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ΔEBIT/EBIT)/(ΔV/V)=Q×(-ΔV)/EBIT/(ΔV/V)=-Q×V/EBIT=-变动成本额/基期息税前利润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ΔEBIT/EBIT)/(ΔF/F)=(-ΔF/EBIT)/(ΔF/F)=-F/EBIT=-基期固定成本/基期息税前利润
销量敏感系数=(ΔEBIT/EBIT)/(ΔQ/Q)=(ΔQ×(P-V)/EBIT)/(ΔQ/Q)=基期边际贡献/基期EBIT=DOL=1/安全边际率=DTL/DFL
【易错易混辨析】
辨析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1)按照内部控制缺陷的本质分类
按照内部控制本质上的不同,可以把内部控制缺陷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设计缺陷是指企业缺少为实现控制目标的必需控制,或现存的控制并不合理及未能满足控制目标。设计缺陷既可以是系统的设计缺陷,也可以是系统外手工控制的设计缺陷。而运行缺陷是指设计合理及有效的内部控制,但在运作上没有被正确地执行。这包括不恰当的人员执行,未按设计的方式运行,如频率不当等。
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评价部门或机构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最终认定。
(2)按照内部控制严重程度分类
企业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年度评价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的作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根据现场测试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①重大缺陷(也称实质性漏洞),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严重影响内部整体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或发现严重偏离整体控制目标的情形。例如,有关漏洞为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或造成企业财务报表重大的错报、漏报。
②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一般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但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或发现严重偏离整体控制目标的严重程度依然重大,需引起管理层关注。例如,有关缺陷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部分区域流传,为公司声誉带来损害。
③一般缺陷是指除重要缺陷、重大缺陷外的其他缺陷。
内部控制评价部门或机构和管理层应当合理确定相关目标发生偏差的可容忍水平,从而对严重偏离的情形予以确定。
【历年考题剖析】
企业收取的下列款项中,应作为价外费用并入销售额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有( )。(税法-多选题-2009年)
A.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返还收入
B.生产企业销售货物时收取的包装物租金
C.供电企业收取的逾期未退的电费保证金
D.燃油电厂从政府财政专户取得的发电补贴
答案:BC
解析: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燃油电厂从政府取得的财政专户发电补贴,不征收增值税。
点评:本题考核“增值税一般销售方式下的销售额”的知识点。该知识点与网校2009年“梦想成真”系列辅导丛书《经典题解-注会税法》50页多选题第12题,53页多选题第38题考核的知识点基本相同。
【答疑精华】
土地使用权在不同情况下应该通过什么科目核算?(会计)
解答:对于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区分下面不同情况进行核算:
(1)外购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单独核算,按要求计提摊销。
(2)企业在外购的土地上购建厂房、办公楼等自用固定资产时,在资本化期间内,相应的土地使用权的累计摊销计入购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即记入“在建工程”,待完工后停止资本化,土地使用权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3)企业将自用的厂房、办公楼等出租,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时,其占用的相应的土地使用权也应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因为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也是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
(4)企业持有的准备增值后出售的土地使用权,在企业董事会等做出相关决议时,要将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转入投资性房地产。
(5)外购土地及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建筑物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
(6)企业(房地产开发)取得土地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