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结束了,今年的注会考场,大家遇到什么新鲜事了吗?为了让考生放松长久以来备考的紧张心情,网校论坛策划了“叨叨一下你的考场新鲜事儿”活动,大家都来聊一下吧……详见本期网校关注!
【本期导读】
>免、抵、退税的五步计算法
>票据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对固定资产增加的审核
>精华:激励的五个关键
>猜猜今年会计职称考点
>说说你的考场新鲜事儿
【名师专栏】
叶青老师对《税法》科目中“免、抵、退”税“五步计算法”的讲解(税法)出口企业全部原材料均从国内购进,“免、抵、退”办法基本步骤为五步,公式如下:
第一步——剔税: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第二步——抵税: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内销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抵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第三步——算尺度: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第四步——比较确定应退税额
第五步——确定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理解:实务中,我国增值税退税并非是支付了多少增值税,就退多少税。而是分为几栏退税率。所以,企业出口一般存在征退税率差。对于这个税差既不能办理退税,也不能用于抵减内销的销项税,只能计入销售成本中。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的理解:在出口退税中,只退还已经在境内缴纳过的增值税,如果出口货物中包含没有纳过增值税的材料等(如免税材料,本来就没有征税的材料等),则这部分材料不涉及退税的问题。只对其中已经交过增值税的材料退税。因此在计算“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时”自然就要把没有交过税的部分给予扣除,则这时扣除的部分就是“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